数亿农民的新机会:农业数字化和三产融合的双重风口

新农人们所推动的农业数字化,并不是简单的“互联网+传统农业”,而是一个包含电商平台、农业合作社、农商、农户等多个角色在内的全新产业形态。

并且,它正面临着一二三产融合、数字化升级、直播助农等机会和风口。

原创|科技考拉

芒果TV正在播出的新时代纪录片《这十年》,有一期讲的是广西新农人的故事。一个红心火龙果基地改变了当地4万多人的生活,稳定的收入让农户们住进了现代化新家,女工们可以在家门口工作,有人从打包女工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冷库主管。

或许有人记得,2020年热播的电视剧《三十而已》中有一个感人又揪心的细节。顾佳接手位置偏远、濒临倒闭的茶厂后,一个女村民搂着女儿,对顾佳说出了这样一句台词,“你没有关闭茶厂,这样我就不用出去打工,在她需要我的时候,我就可以陪在她身边”。

从《三十而已》到《这十年》,理想照进了现实。农业数字化的迅速发展,在不知不觉中改变农村和农民的生活形态。随着越来越多的“顾佳”出现,乡村振兴的故事,正在更多地方不断上演。

新农人走进第二三产业

一个明显的变化是,在农业数字化的推动下,原本只扎根于农耕养殖的农户们,已经逐渐进入第二三产业,开始享受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红利效应。

玉公砍是云南普洱市景迈山古茶园的一个90后布朗族女孩。守着万亩茶山,玉公砍的祖祖辈辈都是茶农,但她决定,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只等着茶商上门收购原料茶。

玉公砍主动尝试制茶和售茶,并创立了自己的茶叶品牌“织茶女”。她也是村里第一批批接触互联网的人,通过电商平台,她的茶叶被卖到了全国各地,包括北上广。进入全国最大农产品上行平台拼多多的直播间后,玉公砍今年已经卖出20吨茶,“织茶女”也积累了一定的用户知名度。

对玉公砍来说,进入第二三产业后,除了销量大幅提升,更重要的是利润率的变化。相比于原料茶不到10%的毛利率,成品茶一饼的毛利率能达到30%以上。自有品牌“织茶女”的发展,让玉公砍从以前的茶农角色跳脱出来,开始有计划地考虑如何运营品牌、如何获取新客户、如何持续提升茶叶的销量和复购率。

玉公砍是这一代新农人的一个缩影。接触电商后,她感知到的不仅是互联网的巨大流量,更多的是如何用数字化思维去改造传统农业,用现代管理学的方式去优化经营和销售。

尽管玉公砍不是一个学历很高的人,她的这些决策却准确切中了当前的三农政策。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到,要“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乡村休闲旅游、农村电商等产业”。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发布会上,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吴宏耀总结出“三个着力”:一是着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二是着力发展县域富民产业,三是着力带动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增收。

在推动农产品上行这条路上,头部电商平台都在发力。

针对传统地标农业存在的规模小、产业链短、仓配运设施不齐全等普遍问题,京东今年提出了“高质量农产品十六项举措四大模式”,最终计划形成一套上中下游协同发展的地标产业带战略。

《阿里巴巴乡村振兴基金工作报告2021》显示,去年160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销售额48.6亿元,截至2022年4月,累计在全国71个区域建立人才培训基地。今年7月提出,计划推进50个县域的数字乡村建设等。

越来越多的“顾佳”们

澎湃新闻“农业与互联网”课题组在“蒜都”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调研时发现,农业电商和新农人对当地农户就近就业的带动效应明显。

一家平均日发货量在3万单左右的大蒜店铺,仅分练、打包、发货这一环节,就需要200余人规模的工人。其中,分拣工人的月收入在3000元左右,搬运工人的月收入则将近万元,这在当地算是很可观的收入。

大蒜卖得最好的2020年,蒜商张金鹏在拼多多的销售额约为2亿元,其中发给工人的工资就有500万元左右。除了搬运等岗位外,张金鹏请工人以30岁—60岁的女工为主,“金乡是个小县城,农民没有特别好的地方就业,妇女还需要照顾孩子,这种灵活就业的模式对农民增收起到了很大作用”。

对于当地的农户们来说,张金鹏其实就是现实版的顾佳。事实上,越来越多的“顾佳”们正出现在全国各地,因此有更多的妈妈们可以留在家人和儿女的身边工作,空巢农村、留守儿童等现象在不断被改变。

在“猕猴桃之乡”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农业电商的发展不止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就近就业的机会,还反过来吸引已经外出的年轻人们回到家乡工作,成为他们在北上广内卷之外的另一个选择。

张楠已经回到周至3年了。她工作的陕西初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里,80多人的团队很多都是和她类似的情况:90后、原本在北上广深打工。

事实上,张楠和她的同事们并不是个例,拼多多《2021新新农人成长报告》显示,过去两年,1995年之后出生的“新新农人”的数量爆发式增长了近10万人。他们普遍懂经营管理,善于利用技术和互联网,已经成为推动农产品上行的新力量。平均每个“新新农人”可以带动当地就业岗位超过50个——他们是更年轻的“顾佳”。

夏末秋初是很多水果和农作物的集中上市期,对农户、农商们来说,快速及时的售出是第一需求。玉公砍的茶、张金鹏的大蒜、张楠公司的猕猴桃都选择了拼多多“超级农货节”来冲击销量。

在最大的农产品上行平台拼多多上,今年已经是第四个超级农货节,覆盖的农业产区从2019年的500个扩展到了近2000个。公开资料显示,今年超级农货节将在生鲜农产品“零佣金”的基础上,再累计投入15亿资源,包括百亿补贴、秒杀万人团、多地助农直播等。

对农户和农商们来说,超级农货节的价值不只是销量,更在于有希望做出具有全网影响力的“超级农货”,形成带有地标属性的品牌价值。

从长期发展来看,这对他们至关重要。一个目标清晰、前景可观的良性闭环,才能保证企业、农户、员工和雇工等各个角色的收入和信心,在真正意义上改变农村的生活形态。

农业产研的“桃树枝”范本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势是,越来越多高学历、懂技术的年轻人加入新农人的队伍,除了带动就业外,也给农业产研增加了更多的变量和驱动力。

常年占据拼多多桃子类口碑榜第一名的绿养道旗舰店,就是一个例子。它背后是北京市平谷区有名的电商——绿养道合作社,以及马坊镇梨羊村的果农们。靠平谷大桃成为电商网红后,绿养道并没有止步于此。

对桃树枝的利用,成了绿养道的农研突破口。

果农每年剪下来的大量桃树枝,以前的用途是拿来烧火,后来因为环保要求,树枝不能焚烧,桃树枝就只能堆在家门口,对果农来说,不仅失去了它唯一的价值,还暗藏着火灾隐患。

绿养道给桃树枝找到的第一个突破方向是种赤松茸。他们发现,桃树枝粉碎发酵后做成的蘑菇生长料,非常适合种赤松茸。7月中下旬到10月初桃子成熟,之后果农接着种赤松茸,据介绍,一亩地种桃的年收入约为1万元,赤松茸的年收入也将近1万元,果农增收明显。

用现代管理的角度来看,种桃+赤松茸的套种组合,实现了农地坪效和果农人效的共同提高。更重要的是,北京是典型的北方气候,农业制度多为一年一熟,套种实打实的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变相突破了农业制度带来的限制。

桃树枝利用的第二个突破方向是提取木醋液,用于新品种农作物的培养。

木醋液在农业上用途丰富。在发达国家有机农业栽培中,木醋液已被广泛利用。经过不同的配比,木醋液可以用来预防种子立枯病、用作土壤消毒剂或植物生长调节剂、制造肥料、减少农药用量的虫害驱避剂等。

绿养道今年成立了博士农场,研发以桃树枝为原料提取木醋液,并成功培育出新品种水果玉米——甜度达27.4,可以直接当水果生吃。据绿养道方面介绍,水果玉米上市后市场反馈很好,未来会在更大范围试验木醋液,实验出更多新品种作物。

对农户来说,农作物品类的丰富,意味着可以降低过去单一作物对气候的高度依赖。如果绿养道可以利用木醋液培育出一个适合平谷的农作物矩阵,果农们就可以真正告别靠天吃饭。

没有谁生来就是网红,绿养道也不例外。总结来看,绿养道对桃树枝的研发利用,是一个参考性很强的农研落地案例:首先通过突破农业制度的限制,提高坪效和人效,最终实现全年产值的提高;其次尝试培育新品种,降低单一作物的气候风险。

这是农业产研最合理的方式——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在底层逻辑上优化农业发展的路径。

必须认识到,新农人们所推动的农业数字化,并不是简单的“互联网+传统农业”,而是一个包含电商平台、农业合作社、农商、农户等多个角色在内的全新产业形态。并且,它正面临着一二三产融合、数字化升级、直播助农等机会和风口。

这也意味着,农地里的学问和乡村振兴的故事,在未来还有更多新的可能。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