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雪豹日|这种威武大猫竟然叫成这个样子,不“丢猫脸”吗?

让我们先来听听“丢猫脸”的大猫——雪豹是怎么叫的吧!

听着是不是和雪豹威猛的形象不太搭调?雪豹作为徜徉于雪山之巅的雪山王者,它们叫起来的声音却和自己雪山王者的气场并不太搭,雪豹的吼叫声为何不能像同为大猫的狮子那般凶猛?今天是第九个世界雪豹日,让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这个高山王者吧!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01

咕哝的雪山王者

作为大型猫科动物的雪豹,之所以没能点亮“虎啸山林”的高声技能,并不是怕它们声音太大把雪山“吼出雪崩”,而是因为它们的上舌骨骨化程度高,其声带与小型猫科动物类似,所以无法像狮、虎、豹等大型猫科动物那样发出吼声。

视频来源:北京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由作者提供,不授权转载

此外,雪豹也能对同伴发出长长的咕哝声,在吸气和呼气时能像小猫一样发出呼噜声。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而狮、虎、豹等大型猫科动物之所以可以发出吼叫,是因为它们的上舌骨被弹性韧带所取代,声带大且厚、弹性十足。它们喉部加长,咽部及嘴部呈钟形,声带振动发出的低频声音被进一步放大,就成了响度很大的低频发声,俗称咆哮或吼叫。

不过,虽然雪豹的声音和它的地位很不“匹配”,但其咕哝似的声音却给人们留下了可爱“萌”兽的印象。

这个叫声配上这个脸,好像一下子就不那么凶猛了……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02

通往王座之路

作为雪山王者,雪豹的行踪非常隐秘,有些雪豹研究人员,更是研究雪豹多年,竟然从未真正在野外见过雪豹……

“我尽量忍住不笑出来”,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然而,比雪豹更隐秘的是雪豹的化石记录。

捷克、奥地利、俄罗斯,甚至中国周口店都曾声称发现过雪豹的化石,但最终都是误认。较为可靠的化石记录仅有两条:一个是在阿尔泰山的山洞,另一个是巴基斯坦上西瓦利克山脉发现的下颌骨化石。

随着一颗几乎完整的大猫头骨现世于西藏札达盆地,人们终于初步揭开了雪山之王的身世。这颗头骨形成于 440 万年前,是迄今为止最早的具有一定雪豹特征的化石,但它比现存的雪豹体型小约 10%。科学家称其为布氏豹Panthera blytheae),是与雪豹亲缘关系最近的化石种。

布氏豹(Panthera blytheae)的头骨,图片来源:J. Tseng

现有证据表明,所有的豹亚科物种都起源于中亚或北亚。在更新世时的东南亚地区,云豹一族出现,紧随其后的是老虎-雪豹这一支,而狮子、豹、美洲虎则是在更新世晚期才逐渐出现并扩散。雪豹虽然名字带“豹”,但与它亲缘关系最近的现存大猫却是虎。

老虎与雪豹究竟什么时候开始分道扬镳,并无定论。可以确定的是,它们的分化是大型猫科动物中最早的。最终,雪豹成了雪山之王,老虎成了丛林之王,而与雪豹关系最近的布氏豹,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

布氏豹(Panthera blytheae)的复原图,图片来源:Mauricio Antón

03

雪豹的秘密武器

也许是要减少食物竞争的压力,雪豹另辟蹊径,避开山林与草原,登上了中亚和中国西部的诸多高原和雪山。为了应对寒冷、缺氧的环境,并在陡峭山间生存和捕猎,雪豹进化出许多“秘密武器”。

秘密武器一: 短而宽的头骨

与其他大猫相比,雪豹的头骨宽而短,特别是眶后突部分拱起明显,鼻骨宽大。这使得雪豹的鼻腔更大,能给寒冷干燥的空气高效加温加湿。雪豹还长着大鼻孔(相较其颅骨长度和上颚宽度更大),每次呼吸可以吸进更多的气体,能在稀薄的空气中获取更多的氧气。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秘密武器二:一张“雪”盆大口

雪豹的犬齿横截面呈圆形,因此从各个方向都能对口中的猎物施力,很适应在悬崖峭壁间多样且不确定的攻击角度。另外,雪豹的嘴能张到超过 70°,方便咬住大型猎物粗壮的脖子。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秘密武器三:密集的毛发

豹属动物中,数雪豹的毛最密,平均每平方厘米皮肤上有 4000 根毛发。它的毛也最长,冬季腹毛的长度能达到 12 厘米。又厚又长的毛能在雪豹的皮肤附近形成空气层,有效隔绝外界的寒冷,防止热量散失。当然,雪豹会根据季节换毛,一年 2 次,在有些部位如躯干和腹部,冬毛有时会比夏毛长一倍。

图片来源:snowleopard.org,拍摄者:Alexander Oehrle

秘密武器四:真·豹纹装

雪豹烟灰色的豹纹装与裸岩的外观非常相似。当它们躲在石缝中或趴在岩石上时,很难被猎物或其他动物(也包括研究者)发现。雪豹因此成为厉害的伏击猎手。雪豹身上的斑纹组合,就像人类的指纹一样独特,研究人员正是根据红外相机拍下的花纹来进行雪豹的个体识别。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秘密武器五:宽大的脚掌

雪豹的脚掌宽大,指缝间也有厚厚的毛。雪豹就像穿了雪地靴,既能保暖,还能轻盈走过雪地而不会下陷太深。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秘密武器六:又粗又长的尾巴

雪豹的尾巴约是其体长的 75%-90%长长的大尾巴能帮助雪豹在岩石间奔跑跳跃中保持平衡,特别是在它们快速追赶猎物时。尾巴还能像大围巾一样,在雪豹休息时为爪子和头部保暖。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以上这些“秘密武器”,让雪豹在高原、雪山地区成为了无可替代的王者。

04

守护雪山之王

据估计,约 60% 的雪豹栖息在中国境内,全球超过一半的雪豹种群与我们生活在同一片土地。

近年来,社会各界开始参与雪豹调查和保护。政府建立以雪豹为旗舰物种的保护地,一线巡护员行走在山间,牧民志愿加入雪豹调查和巡护的队伍,科研院所积极推动调查研究,NGO 协调在地工作,探索威胁应对之策。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在中国的大型猫科动物中,雪豹是生存状况最好的,不过雪豹依然面临诸多威胁。诸如栖息地破碎化人兽冲突盗猎气候变化基础信息不足,以及保护研究人员欠缺等问题,仍然威胁着雪豹的长期生存。

雪豹保护不仅关乎“王者”本身,更关于王者的诸多“属民”,以及几十亿仰赖亚洲水源地的人类。雪山之王,值得更多人的了解和关心。

参考文献:

[1] Kitchener, A. C., Driscoll, C. A., & Yamaguchi, N. (2016). What is a Snow Leopard? Taxonomy, Morphology, and Phylogeny. In Snow Leopards. Elsevier Inc.

[2] Z. Jack Tseng, Xiaoming Wang, Graham J. Slater, Gary T. Takeuchi, Qiang Li, Juan Liu and Guangpu Xie (2014). Himalayan fossils of the oldest known pantherine establish ancient origin of big cats.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 281(1774), 20132686. https://doi.org/10.1098/rspb.2013.2686

[3] Rieger, I., 1984. Tail functions in ounces, Uncia uncia. Blomqvist, L. (ed.), International Pedigree Book of Snow Leopards, Panthera uncia, 4, Helsinki Zoo, Helsinki, pp. 85–97.

[4] Torregrosa, V., Petrucci, M., Pérez-Claros, J.A., Palmqvist, P., 2010. nasal aperture area and body mass in felids: ecophysiological implications and paleobiological inferences. geobios 43 (6), 653–661.

作者|于洋 新西兰奥塔哥大学科学传播博士研究生

          刘炎林 北京大学动物学博士 IUCN猫科动物专家组成员

审核|黄乘明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

本文封面图片及文内图片来自版权图库

音频及视频来自北京山水自然保护中心

图片、音频和视频内容不授权转载

原创图文转载请后台回复“转载”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