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范儿 | 北工大科研团队研究成果获国际权威期刊认可

敢于创新,勇于争先

近日,来自信息学部的

张利国教授团队

和徐洋、解意洋教授团队

的研究成果

得到国际权威期刊认可

来和工小V一起

了解一下教授团队的成果吧~

北工大科研团队

在控制领域发表长篇研究论文

北工大信息学部张利国教授团队研究成果“Controller design for heterogeneous traffic with bottleneck and disturbances”以长文形式在控制领域国际权威期刊《Automatica》上发表。该研究成果由博士研究生关丽娜、张利国教授、法国国家科研中心(CNRS)C. Prieur研究员合作完成,是双方共同主持的中法“蔡元培”国际合作交流项目的阶段性成果之一,北京工业大学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单位。

张利国教授团队在研究成果中进一步发展了团队此前提出的交通流边界控制理论(TAC 2017, 2021; Automatica 2017),首次针对交通瓶颈与受扰下多类异质混合交通系统,优化设计边界反馈控制,得出混合交通系统边界反馈镇定与系统稳定性分析的直接方法。研究成果可直接应用于优化交通系统的边界控制设计。

《Automatica》是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会刊,是系统和控制领域与《TAC》(《IEEE Trans. Automat. Contr.》)齐名的国际顶级期刊,具有重大学术影响力,是衡量控制领域学术水准的标志性期刊。

北工大科研团队

在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

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北工大信息学部徐晨、解意洋教授团队在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得到国际权威期刊《Advanced Materials》和《Nature Communications》认可。研究团队通过在VCSEL端面制备纳米结构形成超构表面激光芯片,使芯片具备同时调控相位和偏振特性的功能,实现了超紧凑、轻量化和多功能激光光源,有效替代了传统复杂光学系统功能,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VCSEL在光通信、激光操控和量子光学中的应用。两项研究成果的合作单位包括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芬兰坦佩雷大学和法国国家科学中心。

《Advanced Materials》介绍了研究团队在研制矢量光束激光器方面的重要进展。团队设计了具有二维面内双折射纳米天线阵列的光学结构,解决了高质量大深宽比GaAs矩形纳米柱的关键工艺,研制出矢量涡旋光束激光芯片、具有不同偏振态的4通道定向发射激光芯片和矢量全息显示激光芯片。该研究成果在光通信、显示和激光操控等方面具有较大应用潜力。

《Nature Communications》报道了研究团队在研制琼斯矩阵超构表面激光器方面的重要进展。团队基于琼斯矩阵控制正交偏振态的任意相位函数的构想,设计了可用于操控光子自旋态的超构表面结构,研制出琼斯矩阵超构表面激光器,实现光子自旋态的解耦合和分束调控,不仅为控制激光波前增加新的自由度,还为新兴自旋光电子器件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据悉,团队相关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支持。

《Advanced Materials》是工程与计算大学科、材料与化学大领域的顶尖期刊,在国际材料领域科研界上享誉盛名。《Nature Communications》是自然斯普林格集团下属《Nature》系列期刊中的综合类子刊,在Web of Science的JCR报告中排名综合类期刊第五,此前多年仅次于《Nature》和《Science》位列第三。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