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

构筑开放科学行动路线图 把握开放科学发展机遇

日期: 来源:中国科学院院刊收集编辑:中国科学院院刊

原文刊载于《中国科学院院刊》2023年第6期专题“开放科学发展趋势与治理策略”。本文为精简改编版

杨卫1*   刘细文2,3*    黄金霞2,3   陈雪飞2    常若菲1

1 浙江大学

2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3 中国科学院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信息资源管理系

开放性是科学的本质属性之一,开放科学与现代科学相伴而行。经历了开放获取运动、开放数据行动,开放科学的进展在2021年得到关键性推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193个成员国批准了《开放科学建议书》,形成全球开放科学治理浪潮。面向全球科技创新新形势和国际科技竞争新格局,开放科学成为主要国家加快完善创新生态、抢占未来科技创新高地的重要政策抓手。我国在2021年12月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进步法》第九十五条中明确提出“推动开放科学的发展”,从法律层面肯定了开放科学在促进我国科技进步中的重要作用。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当前,世界科技强国和新兴国家持续加大对开放科学发展的战略部署,积极探索开放创新发展路径和模式,正在对全球开放科学大生态的构建产生深远影响。本文梳理总结全球开放科学发展态势与影响,针对我国开放科学现状与挑战,提出开放科学路线图及行动建议,旨在推进我国开放科学进程,把握全球开放科学发展机遇。

1

全球开放科学发展态势

开放科学正在提高整个科学系统创新效率,推动学界开展负责任的研究,提高科学研究的可靠性,科学研究更加公平包容。全球开放科学走上治理快车道。

开放获取成为科学研究向开放科学转变的机制。开放获取(OA)通过建立全科研过程的知识开放机制,切实把公共资金投入产出的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社会创新发展能力。全球OA速度加快,法国在2021年提出的第二个国家开放科学计划中宣布到2030年实现出版物的100%开放获取,美国在2022年更新OA政策,要求美国联邦资助的出版物及其支持数据不迟于2025年底提供公众获取。

开放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动科学研究范式的转变。基于开放数据基础设施的二次创新成为国家研究的未来趋势,2021年美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国家研究和开发设施战略概述》,以科学数据为核心重新定义重大设施构成要素。未来国家竞争力将部分体现为一国拥有数据的规模、活性,以及解释、运用的能力。

全球开放包容的多元主体治理格局正在形成。科学研究的整个过程透明化成为治理的新目标。科研基础设施成为开放包容治理对象,多模式建设开放基础设施的国际格局基本形成。开放科学政策成为重要治理工具,2022年UNESCO提出开放科学政策是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加速器。

2

我国开放科学发展现状与挑战


我国已具有基于开放科学创新驱动的科研实践

我国是开放科学贡献大国。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分别在2004年签署《开放获取柏林宣言》,在 2014年发布开放获取政策声明,鼓励公共财政资助发表的科研论文开放获取。2021年我国签署UNESCO《开放科学建议书》。当前,我国OA发文量为全球第一,在Dimension平台上发布的科学数据集居全球第二。

我国开放科学实践主要存在于2个以公开发表为表征的科学研究象限——组织型科研、全球科学,其中“全球科学”模式在所征集到的开放科学实践案例数量占比高,呈现出以“多元主体参与、资源开放共享、科学大仪器平台开放、数据平台建设、创新产出、集体影响力提升”为重要环节的开放科研生态。

我国开放科学实践具备对UNESCO开放科学行动的适应性。我国开放科学实践已覆盖UNESOC《开放科学建议书》提出的7个行动领域,但也存在着行动不均衡性,例如在探索开放科学的多样化道路、营造开放科学政策环境、协调开放科学激励措施、投资开放科学人力资源和能力建设上,出现较长的空白期。

我国开放科学成熟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开放科学成熟度指标(Open Science Readiness Index,OSRI)分析表明,2021年全球排序为欧盟27国、美国、英国、中国、德国、日本、STLCs、俄罗斯、印度(图1)。

图1 对应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欧盟27国、中国、印度、俄罗斯、STLCs的开放科学成熟度指数动力学曲线

为提高开放科学的成熟度,我国有待:

1. 提高OA和国际合作学术产出的份额与体量;

2. 提升可分享数据的科研成果质量、信息质量与可靠性质量,对可获取数据做好其法律、基础设施和财务方面的能力建设;

3. 参与全球开放科学治理,不断提升国家开放政策的竞争力。

我国开放科学行动遇到的挑战

我国在全球开放科学的实质性参与不够,开放科学路径尚未达成共识。我国开放科学尚未明确中国目标,开放科学实践孤岛情况严重。当前全球的开放科学治理需要中国,我国应该积极推动开放科学发展进程,提出中国开放科学路线与行动方案,为全球科学研究提供范例。

我国开放获取存在门槛,开放科学机制不足。我国开放获取存在“推动主体是谁”“如何渐进地弥合价差”“怎样稳定国刊的发展” 这3道门槛。我国还未明确OA模式,我国OA发文量年度持续上涨。我国开放获取资金还未厘清,我国作者支付的APC与图书馆文献购置费在2021年约人民币120亿元。我国开放出版技术“缺芯少核”,2021年我国作者OA论文的90%发表在国外期刊上。作为全球论文的发表大国,我国有责任推动科研成果开放共享,亟待制定国家开放科学政策以指导关键主体的OA实践。

我国支持智能型数据科研的基础设施不足,难以打造全球科技创新合作平台。我国已有科学数据库在促进数据重用、促进科研创新和社会开放创新等方面面临巨大挑战:各类型数据中心、仓储和平台互联互通不足,科学数据基础设施服务效能不足,分级分类的科学数据开放政策还未明确,知识产权确认机制、高质量科学数据提交激励机制缺乏。亟需实现科学数据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建立国家层面的开放科学数据中心。

我国开放科学治理能力不足,不足以支撑开放科学发展环境。我国尚未制定专署针对为“开放科学”的政策。在科技创新基础能力建设中,我国侧重科研结果管理、忽略“科研过程”管理,在制定国家级法规制度、创新公益服务环境、推动科研机构实践等方面行动不足。在全球开放科学共识下,我国参与全球开放科学治理将进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有待明确治理对象和治理工具。

3

我国开放科学路线图与实施行动


我国开放科学路线图

基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结构理论,我国开放科学路线图规划为5个层次:

图2  我国开放科学路线图设计

3.1

存活需要

该层次对应于确保我国得以立足于国际开放科学的大环境。存活需要体现在3个方面:

1. 学术上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 科学传播具有可视度;

3. 科学政策的适应性。我国已经实现这一层次的要求。

3.2

安全需要

该层次对应于我国科学家安全地容身于国际开放科学的大环境。安全需要体现在3个方面:

1. 学术上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其代表指征为:学术产出不低于世界的20%;学术影响力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建成若干种世界上独有的科学大仪器平台。

2. 科学传播具有显示度,其代表指征为:国有期刊占据世界科学数据平台数据量的5%左右,形成机器语言翻译能力;形成世界上有显示度的代表性数据平台,初步形成数据安全能力,可驳接与我国有产权关联的科学数据。

3. 在科学政策上的法律安全性,其代表指征为:可为数据安全提供基本的国际法律与契约保证;形成具有全球博弈力的政策。预计在2025年实现对这一层次的全部要求。

3.3

社会需要

该层次对应于我国科学家成为在国际开放科学社会中受到尊重的一支力量。社会需要体现在3个方面:

1. 学术上的社会地位,其代表指征为:学术产出已形成世界学术产出不可缺少的一极;国际影响力指标方面接近于美国或欧盟的水平;成为世界科学大仪器平台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 科学传播享有世界范围的社会地位,其代表指征为:国有期刊在世界科学数据上占据一席之地;形成世界上具有竞争力的数据平台。

3. 在科学政策上的社会地位,其代表指征为:形成可融入开放科学全球治理的政策体系;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政策。我国应力争在2030年实现对这一层次的全部要求。

3.4

尊重需要

该层次对应于在国际开放科学的大环境下建立我国的尊严、成就。尊重需要体现在3个方面:

1. 学术上的尊重地位,其代表指征为:学术产出可以与美国或欧盟实现并跑;在国际影响力指标上与美国或欧盟相当;在世界科学大仪器平台中形成与美国或欧盟并行的形势。

2. 科学传播具有世界尊重的地位,其代表指征为:国有期刊在世界科学数据上受到全球科学家的尊重;源自中国的数据平台已成为世界数据平台不可或缺的部分。

3. 科学政策的社会地位,其代表指征为:贡献与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地位相称的开放科学全球治理政策;成为美欧以外的另一极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政策策源地。我国应力争在2035-2040年实现对这一层次的全部要求。

3.5

自驱需要

该层次对应于中国在未来得以自行驱动发展,并得以推动国际开放科学的发展大局,成为全球知识共同体的领航人之一。自驱需要体现在3个方面:

1. 学术上的自驱地位;

2. 科学传播的自驱地位;

3. 科学政策的自驱地位。我国应力争在2040—2050年间实现对这一层次的全部要求。


以开放科研基础设施牵引我国开放科学治理行动

开放科研基础设施是开放科学治理重要对象。推进基于5类开放科学基础设施的我国开放科学路线图行动(图3)。

图3  基于我国开放科学路线图的开放科学基础设施治理行动

(绿色部分为已有实践,黄色部分待升级的实践,粉色部分为待开展的实践)

1.开放获取基础设施

聚焦于突破开放知识的障碍,提升我国OA论文饱满度:出台国家OA政策;推荐复用良好的OA平台、开放出版平台;升级机构知识仓储。

2.开放数据基础设施

聚焦于我国可分享数据的学术质量与信息质量:升级已有数据平台,在技术和服务能力下力气;基于基础设施管理,进行数据隐私、安全、分类开放等治理。

3.开放可重复研究基础设施

聚焦于我国可分享数据的可靠性质量:鼓励和引导实验开放平台建设;鼓励科研人员开发支持开放研究的工具包、软件、发布阴性结果。

4.开放科学评估基础设施

聚焦于科学政策上的适应性:建立科学研究绩效评估机制;将开放科学贡献纳入科技人员职业发展评估与招聘晋升标准。

5.综合开放科学基础设施

着重于提升国家竞争力,支撑开放科学云、大科学工程、世界大科学计划在全球范围的实施:出台我国开放科学基础设施建设方案;由以上几类基础设施联合打造;明确基础设施的使用条款。


以开放科学政策作为我国开放科学行动抓手

我国既存在对科技资源开放获取治理、数据再利用治理、创新治理等政策的当前需求,也存在开放创新生态构建的长远政策需求。

1.构建我国开放科学政策体系整体框架

1) 建立层级性制度,从国家政策制定到各参与者执行,建设协调机制;

2) 推动多主体实践,从国家到科研机构/组织,开展具体行动;

3) 支持创新性保障,建立实施道路上的创新机制。

2.建立我国开放科学政策行动策略

1) 推动当前实践比较薄弱的科研院所、高校等开放科学关键主体的实践行动。

2) 制定国家OA政策,要求公共资助科研成果提供公益服务、立即开放获取,制定年度OA比例目标。

3) 明确开放数据基础设施的建设原则,通过顶层设计、统筹管理来提高科学数据的增值能力、全球创新价值。


4

对推进我国开放科学发展的建议

4.1

尽快达成我国开放科学目标共识,以路线图方式推进

明确我国开放科学定义。设立短期(2025年)、中期(2030年)、中长期(2035年)、长期(2050年)发展目标。以科研成果产出、大科学装置、数据中心、国家政策、运行基金、影响力为我国开放科学要素,开展开放科学基础设施治理行动。

4.2

以开放获取机制推进开放科学,发布国家开放获取政策

倡导全球开放获取。开放政府资助的科研产出,包括科研过程产生的各种知识、自主研制的标识符、数据规范,到2025年实现我国科研产出的100%开放获取(其中全文开放获取50%)。支持知识仓储、国家开放数据中心建设,提供公益性服务、高水平国际合作。逐步提高R&D经费中的OA投入比例,保障对开放科研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投入。

4.3

制定我国开放科学行动方案,关键主体各司其职

科研资助机构、图书馆等加快启动谈判和团购,协同打造开放获取平台。数据平台协同建设国家开放数据中心,以基础设施驱动数据资源治理。大科学装置平台、科研机构、高校、国家实验室等探索建设开放工作流、可重复研究测试的平台。科技管理机构、资助机构等设计对科研群体的开放科学评价指标、奖励机制。多主体联合打造综合开放科学基础设施,支持大科学工程、世界大科学计划的国际合作。

4.4

成立多部门联合工作组,协调推进总体工作

成立由国家多部门组成的联合工作组、专项任务工作小组,设立国家开放科学协调员。让全球了解中国开放科学行动,让公众了解国家开放科学计划,保障国家政策与行动在各机构的落实、协调,管理开放科学运行资金的使用,组织监测评价开放科学发展进程。尽快培育和推荐中国优秀开放科学实践案例,实现中国贡献。

杨卫   浙江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协联合国咨商开放科学与全球伙伴专委会主席(CCOS)。主要从事固体力学、交叉力学、空天结构、研究生教育、研究诚信、开放科学等研究。

刘细文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主任、研究员,《智库理论与实践》主编,《科学观察》主编,中国科学院大学特聘岗位教授。主要从事科技战略情报研究、信息政策、竞争情报和技术竞争情报研究、产业技术战略和区域创新战略研究。

文章源自:杨卫, 刘细文, 黄金霞, 等. 构筑开放科学行动路线图 把握开放科学发展机遇.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3, 38(6): 783-794. DOI: 10.16418/j.issn.1000-3045.20230506001


相关阅读

  • 莱荣高铁开始接触网冷滑试验

  • 7月5日上午8时,接触网冷滑试验车从莱阳南站左线顺利驶出,莱荣高铁接触网工程不带电冷滑试验正式启动,为后续的带电热滑和联调联试提供有力保障。莱荣高铁全线接触网正线长194.9
  • 中国首个,正式发布!

  • 7月5日上午,我国首个开源桌面操作系统“开放麒麟1.0”正式发布,标志着我国拥有了操作系统组件自主选型、操作系统独立构建的能力,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操作系统是计算
  • 苏青:《数理逻辑引论》对读者阅读的意义

  • END关于本刊《前瞻科技》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科技导报社主办、出版的科技智库型自然科学综合类学术期刊,于2022年创刊。办刊宗旨:围绕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科技前沿重要领
  • 亚运最美海岸线,由“它”守护

  • 象山县一偏僻滩涂边,下午四点的阳光依旧刺眼。浙江时空智子大数据有限公司巡检员李小勇将无人机收进背包,准备奔赴下一个疑似污染点:“象山海岸线附近如果突然出现固废堆放、
  • 日照市东港区:馆校合作打造校外科普教育基地

  • 日照市东港区积极推进社区科普阵地和周边学校合作共建,联合打造校外科普教育基地。其中,城市花园社区和金海岸小学利用城市花园社区科普馆为平台,共建校外科普教育基地,在对金海
  • 加快数据资源整合布局 成都数据集团揭牌成立

  • 7月5日,成都数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数据集团”)正式揭牌成立,注册资本40亿元,总部位于成都高新区。揭牌仪式现场发布了智蓉云、智慧蓉城应用场景实验室两大创新成果
  • 2000万辆新能源汽车彰显创新力量

  • 淄川融媒消息 7月3日,伴随着一辆纯电动轿车缓缓驶下广汽埃安生产线,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累计突破2000万辆。  “2020年9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累计突破了500万辆,2022年2
  • 这一国产开源操作系统,正式发布!填补空白!

  • 今天上午,我国首个开源桌面操作系统“开放麒麟1.0”正式发布,标志着我国拥有了操作系统组件自主选型、操作系统独立构建的能力,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操作系统是计算机

热门文章

  • 解码“新IT”的5个特征和3大价值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产业浪潮中,以智能设备、边缘计算
  • OPPO k1的低价高配真实么?网友:不看不知道

  • 近日OPPO一款新机OPPO k1,摒弃了高价低配,就连自家老大哥r17都要怼一下。更是放弃了请代言人,以往的OPPO手机还没出来,各路流量小生,花样美男的代言就先来了。还有线下销售人员的
  • 一招教你手机无限制成为一台新设备

  • 大家平时用手机去注册app,肯定会遇到检测设备异常,交易关闭,等问题 这个都是手机已经不止1-2次注册过此app,不断更换手机仅是一个暂时的方法,却不是长久之计,手机总归会用完
  • 从零开始如何开网店

  •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网购已经成为家家户户生活中离不开的一种购物方式了。网购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想要涉足电商事业,那

最新文章

  • 厦航开通厦门-巴黎航线,架起“空中丝路”

  • 当地时间7月6日6时许,厦航MF825航班运载着256名旅客平稳降落在法国巴黎戴高乐机场,标志着厦门直飞巴黎定期往返航线正式开通。厦航厦门-巴黎航线计划每周四执飞一次,由厦门出发
  • 今日小暑 北疆西部和北部等地雨水送清凉

  • 7月7日早晨,乌鲁木齐天气多云,太阳在云层中透射出光芒,形成丁达尔效应。记者 杨伟摄  天山网/新疆日报讯(记者 余梦凡报道)今天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暑节气。暑,表示炎热,
  • 18A药企终于盈利,中国biotech进阶样本调查

  • 复宏汉霖突然在7月3日发布2023上半年业绩预告:上半年将录得约2亿元的利润,主要源于公司两款核心产品的收入增长和成本控制。国内创新药企中,复宏汉霖是非常稀有的能实现主业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