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

天工开问|我们为什么要研究“呆萌表情包”盔甲鱼?

日期: 来源:封面新闻收集编辑: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 谭羽清 部分图片由被访人提供

导读



◆盔甲鱼的“呆萌”长相反映了它颇具智慧的生存策略

◆“表情包”的另一重身份:人类祖先

◆分析盔甲鱼化石能为板块学说提供有力支撑

◆论文第一作者:在研究“表情包鱼”中感受科研的神奇

◆寻找我国的“萨卡班坝鱼”为什么难?

前阵子,一只被网友叫做“萨卡班甲鱼”的甲胄鱼类因其呆滞可爱的“表情”走红网络,照片成为广为传播的表情包。

网红“萨卡班甲鱼”(图片源自网络)

而近日,我国科研人员又新发现了一条国产“网红表情包潜力股”——戎氏江夏鱼,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古地理、古气候、古生态(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杂志。这种鱼是盔甲鱼家族的新成员,也属于甲胄鱼类。

戎氏江夏鱼复原图(杨定华绘)

为什么盔甲鱼长得如此奇特?科学家研究这种“表情包鱼”有啥用?名字都带“甲”,“萨卡班甲鱼”是我国盔甲鱼的“远房亲戚”吗?......

9月22日,带着这些问题,封面新闻专访了本次研究成果相关论文的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盖志琨,论文第一作者刘文煜,了解到这些“表情包鱼”可不简单,而“萨卡班甲鱼”的真名其实是“萨卡班坝鱼”,是我国盔甲鱼们的远古亲戚,同属“甲胄鱼类”大家族......

长相呆滞?

不,这是有益生存的“大智若愚”!


和戎氏江夏鱼生活在一起的另一只盔甲鱼潘氏小瘤鱼(杨定华绘)

现在看来,盔甲鱼表情呆滞,不太聪明的样子。但其实在它生活的志留纪、泥盆纪,这样的长相恰好反映了一种颇具智慧的生存策略。

据盖志琨介绍,首先,盔甲鱼们拥有一张扁扁的“脸”是因为长有一片保护自己的“头甲”,“为什么它会长头甲?因为那个时候的鱼,还没有长出下巴和牙,不能主动进攻别人,只能被动防御。于是它就想了个办法,在头上长个壳,就跟乌龟长个壳一样。”

戎氏江夏鱼化石照片(盖志琨摄)及头甲复原图(桂芳绘)

盔甲鱼那张好像随时在发出疑问的“嘴”,其实不是它的嘴巴,而是一个方便它呼吸乃至“进化”的大鼻孔。

“比如说当时同是无颌动物的七鳃鳗,它的鼻孔不能呼吸,就没必要这么大。但盔甲鱼进化到需要呼吸了,鼻孔就得有更多的进水。而且我们在研究中发现,盔甲鱼所处的时期常会出现间歇性缺氧的环境。如果鼻孔不够大,没有足够的进水量,就有碍鳃的呼吸。”盖志琨表示,环境影响是盔甲鱼鼻孔大的原因之一。

浙江曙鱼整体形态复原

而这种大鼻孔也是鱼类下巴演化发育过程中的先决条件。“我2011年的研究发现,盔甲鱼类正好处于脊椎动物演化出颌的黎明阶段。以前有发育生物学家的观点提到,早期鱼的鼻孔小是因为它的鼻囊和垂体是在一块的,而颌要演化出来,它的两个鼻囊需要先分开,所以说盔甲鱼的鼻孔大,是因为它两个鼻囊分到两边去了。”

和戎氏江夏鱼生活在一起的另一只盔甲鱼张氏西域鱼(杨定华绘)

有趣的是,科学家在刚刚发现这类鱼的时候,也将它的鼻孔误认成了嘴,“主要是这个鼻孔太大了,我们都没想到。而且之前我们研究的无颌的鱼鼻孔都很小。”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盖志琨感叹道。

不过后来通过对化石的进一步分析,他们发现盔甲鱼的嘴其实是长在腹部那面的。接着,又经过对最原始的真盔甲鱼浙江曙鱼的三维重建,明晰了盔甲鱼头顶上的这个孔是与鼻囊相通的,水流会通过它到达鱼鳃。

至于盔甲鱼的身体为什么都是扁扁的,眼睛还长在头顶?没错,也是为了更好地生存。盖志琨团队的研究发现,盔甲鱼是一种底栖鱼类,“因为它们是没有颌的,只能靠长在腹部的嘴滤食水底沉积的有机物碎屑生存。”而生活在水底,需要保持不动,有一副扁平的身体就能以很小的能量来维持这种不动的状态,眼睛长在头顶,则能帮助它们观察来自上方的捕食者。

“表情包”的另一重身份:

人类祖先


如此分析,当时盔甲鱼点的“技能树”还算不错。事实上无颌鱼类盔甲鱼家族在距今4亿多年的志留纪、泥盆纪也非常繁盛。那为什么现在的海洋没有被盔甲鱼大军占领?

简单来说就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在漫长的史前生活中,无颌类的一支渐渐演化成了一种有颌的鱼,它们可以主动捕食,比没颌而且还不爱动的“长辈”更具生存优势,“可能一开始,盔甲鱼还能够防御一些原始的有颌类,像盾皮鱼类,棘鱼类等,但像鲨鱼和硬骨鱼这些更灵活的现代鱼类出现以后,它们抵制不了捕食,就灭绝了。”

云南曲靖地区志留纪晚期盔甲鱼类生活环境

在3.8~3.6亿年前,盔甲鱼这样的无颌鱼类逐渐灭绝,侥幸留存至今的无颌类也唯有七鳃鳗和盲鳗两支,但不能否认它们作为生物进化基石的重要贡献,“它们是当下有颌类的共同祖先,包括海里的软骨鱼、硬骨鱼,地上的四足动物,其中就有我们人类。”盖志琨科普道。

所以说,从生命演化角度看,我们竟然是“表情包鱼”的“后代”!

分析“表情包鱼”化石有大作用:

为板块学说提供有力支撑


盔甲鱼长相有趣,想必研究它的科学家经常都能保持愉悦的心情。不过它的科学价值,可比它提供的情绪价值要“厉害”得多。

例如,近日盖志琨团队关于盔甲鱼家族新成员——戎氏江夏鱼的发现,不仅丰富了对于新疆志留纪早期盔甲鱼类多样性的认识,对探讨志留纪早期盔甲鱼类的辐射演化、迁移扩散及古地理分布格局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进一步证明了塔里木盆地在4.38亿年前曾经与我国华南板块距离很近,并可能组成塔里木-华南联合板块。

江夏鱼三兄弟的系统位置与地理分布(史爱娟、刘文煜绘)

据悉,戎氏江夏鱼是我国发现的真盔甲鱼目江夏鱼属的第三个物种。但是它的发现地在新疆,和两个分别在武汉、江西出土的兄弟——后棘江夏鱼、九江江夏鱼相隔4000多公里。

从它们的身体特征可见,盔甲鱼的游泳能力不强,活动范围很局限,但这次发现的戎氏江夏鱼和之前发现的江夏鱼相隔几千公里,这不可能是它在远古时期长途跋涉自己游过去的。

塔里木板块和华南板块的古地理位置(山显任、刘文煜、史爱娟绘)

盖志琨表示,这次发现的相隔千里的盔甲鱼兄弟能为“板块漂移学说”提供有力的化石证据,因为多次的生物扩散事件说明以前的塔里木板块并不在今天这个位置,而是在华南赤道附近,离华南板块很近。

他解释:“这样的话,鱼才可能共同生活的同一片浅海海域,进行自由的迁徙。后来随着地壳的隆升,这些鱼形成化石保存在地层里,按照板块漂移学说,在板块冲撞的作用下,塔里木板块和华南板块就分开了,慢慢带着戎氏江夏鱼的化石漂移到现在4000公里外的地方。”

论文第一作者:

在研究“表情包鱼”中感受科研的神奇


戎氏江夏鱼生态复原图

这么看,研究盔甲鱼真是有趣又有意义的工作,不过在采访刘文煜时,记者也了解到这类研究工作并不轻松简单,是系统化而严谨的。

“我的工作基本上是做它的形态描述,然后看看这个化石在古生物地理学、地层学方面的意义,包括论述戎氏江夏鱼的发现可能揭示了塔里木和华南板块在古时相隔很近。”刘文煜介绍在团队中,每个人都有不同分工,例如数据分析、3D建模复原等都有专人负责。

2022年野外团队在塔里木盆地野外挖掘现场(图片由盖志琨提供)

虽然近日作为第一作者发表了这样的重要成果,但其实刘文煜目前仅是一名大四学生,本项目是她通过“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计划”,第一次参与的科研项目。

采访中刘文煜坦言,在推进工作的过程中阅读整理大量的文献让她觉得有些吃力,但这次和盔甲鱼“结缘”也给了她不少启示,让她切身体会到了科研的神奇。

“我感觉是挺有趣的,因为它是一个4.3亿年前的古生物,你通过它的化石把它的形态描绘出来时,会觉得很神奇。”谈到参与本次科研项目的感受,刘文煜说道,并解释,“研究戎氏江夏鱼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本来它已经灭绝了,在那么遥远的志留纪,然后你发现了它的化石,由此去探索它的形态,想要知道它可能会揭示什么样的地质故事,这本身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过程。”

置身红色砂岩

寻找我国的“萨卡班坝鱼”


据盖志琨介绍,盔甲鱼属于甲胄鱼类中的一支。而甲胄鱼家族中最大网红当属以表情包强势出圈的“萨卡班甲鱼”莫属了。但是,我国同样具有成为“大热表情包”潜质的盔甲鱼们和它同属于甲胄鱼类大家庭。

“它生活在奥陶纪,比盔甲鱼们要早两千万年。而且其实它的名字应该翻译为‘萨卡班坝鱼’, 萨卡班坝鱼(Sacabambaspis)名字取自化石产地南美玻利维亚中部的萨卡班坝村(Sacabamb), aspis是甲胄鱼类中常用的后缀,有“甲”的意思,但是当该生物是以地名命名的时候,该后缀一般不需要翻译,比如我国盔甲鱼类中的大庸鱼、安吉鱼、亚洲鱼等等,他们的拉丁文名都是地名+aspis后缀”盖志琨秉承着严谨的科研态度详细解释道。

让维埃萨卡班坝鱼复原图

不过,盖志琨很期待在中国发现这只大网红的“远亲”,他们未来研究的重点除了寻找更古老的盔甲鱼,还包括寻找和萨卡班坝鱼同时代的鱼,“萨卡班坝鱼生活在古老的奥陶纪,比盔甲鱼早差不多两千万年,如果能在咱们中国找到,一定会是一个轰动世界的发现。但是它确实难找,在过去100多年中,全世界上就发现了3个比较完整的奥陶纪鱼化石。”

为什么寻找萨卡班坝鱼同期的鱼很难?除了奥陶纪距今太过久远、鱼类数量少、化石不易保存外,我国在远古时期的地理环境也给相关科考工作增加了难度。盖志琨解释,我国奥陶纪的沉积以石灰岩为主,反映了海水比较深的沉积环境,这不利于当时鱼类的生存,因此能找到的“鱼化石”的概率相比世界一些别的地区就更少了。

但是盖志琨团队没有知难而退,“我们在新疆、云南、内蒙古这些地方都已经开展了很多相关工作。”据盖志琨介绍,寻找我国的“萨卡班坝鱼”的首要工作就是找到来自奥陶纪的红色砂岩,再从中寻找该时期鱼类的踪迹。因为如果一片地方有奥陶纪的红色砂岩,就表明当时它处于浅海,适合鱼类生存。在目前他开展工作的新疆、云南等地,就发现了一些这样的砂岩。

注:文内未标注作者、来源的图片均来自盖志琨、朱敏所著《无颌类演化史与中国化石记录》一书

相关阅读

  • 超越宇宙的边界:猎户座中的一个巨大秘密

  • 当我们在冷清寂静的夜晚抬头仰望星空时,无数的星星仿佛在向我们低语他们的故事。其中,猎户座的七颗明亮恒星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我们的目光。而在这七颗星中,有一颗恒星的体积
  • 这个设计真好“鸭”

  • 圆圆的肚皮,青绿色脑袋上顶着一绺“呆毛”,棕色的围脖……一只萌萌的青头潜鸭“游”进了设计周的展区,让前来观展的大小朋友直呼真好“鸭”!前不久,河北新闻联播报道了,来自300多
  • “剧”在武汉!正片发布

  • 在武汉,有这样一门古老而有生命力的代表性“地方戏曲”。它的出现为中国“国粹”京剧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它,就是汉剧。方寸戏台,浓墨登场,一唱一作、一念一舞尽显城市芳
  • 我在城市寻找故事

  • 作为每年意大利的里雅斯特摄影节(Trieste Photo Days)的重头戏,创立于2011年的城市摄影奖(URBAN Photo Awards)迄今已举办至第13届。比赛的总主题是城市生活/城市摄影,主旨是通过
  • 超85万尾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放归长江

  • 本文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昨日(23日),2023年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秋季增殖放流活动在四川省宜宾市和白鹤滩库区同步举行,超过85万尾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放流长江。此次增殖放
  • 塔里木盆地首次发现最古老的真盔甲鱼类

  • 新疆塔里木盆地发现4.38亿年前的真盔甲鱼家族新成员——戎氏江夏鱼这是该地区首次发现最古老的真盔甲鱼类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古地理、古气候、古生态》杂志9月21日中
  • 我们用来干饭的牙齿在很久之前或许是鱼鳞!

  • 每年的9月20日是全国爱牙日,旨在呼吁每个人都关注自己的牙齿健康。你知道吗?牙齿的出现,是脊椎动物演化史上最伟大的进步之一。如果没有牙齿,很难想象生命将会变得多么羸弱。作

热门文章

  • 解码“新IT”的5个特征和3大价值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产业浪潮中,以智能设备、边缘计算
  • OPPO k1的低价高配真实么?网友:不看不知道

  • 近日OPPO一款新机OPPO k1,摒弃了高价低配,就连自家老大哥r17都要怼一下。更是放弃了请代言人,以往的OPPO手机还没出来,各路流量小生,花样美男的代言就先来了。还有线下销售人员的
  • 一招教你手机无限制成为一台新设备

  • 大家平时用手机去注册app,肯定会遇到检测设备异常,交易关闭,等问题 这个都是手机已经不止1-2次注册过此app,不断更换手机仅是一个暂时的方法,却不是长久之计,手机总归会用完
  • 从零开始如何开网店

  •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网购已经成为家家户户生活中离不开的一种购物方式了。网购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想要涉足电商事业,那

最新文章

  • 惠及5.8万人!鄂州又增一公交线路

  • 近日,鄂州市公交汀祖——火车站线路开通仪式在汀祖客运站举行,为翘首以盼的沿线群众送上了一份特别的节日礼物。 首批乘客乘坐新开通的公交线路,了解和体验公交运营情况。 近
  • 津潍高铁广饶段最新进展来了!

  • “双节”假期期新建天津至潍坊高速铁路广饶县段各项建设工程进展顺利在前期完成建设用地批复基础上各环节建设任务正有序进行截至目前三电及管线迁改方面通信线路已全部完成
  • 武汉轮渡紧急通告:调整!

  • 今天(10月1日)14时武汉轮渡发布因汉江汛情进行紧急运营调整的通告↓↓↓乘客朋友们:受强降雨影响,汉江2023年第1号洪水在汉江上游形成,预计汉江洪峰将于10月2日中午抵汉,届时汉江
  • 紧邻地铁站!番禺石桥公园对外开放啦!

  • 10月1日,番禺市民期待已久的石桥公园经过升级改造后对外开放,周边居民多了一个休闲的好地方。当天上午,记者来到石桥公园,公园周围的围蔽物已经拆除,市民可以自由进出公园。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