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

汇智岭南,守正创新,推动中西医结合高质量发展

日期: 来源:岭南科学论坛收集编辑:岭南科学论坛

汇智岭南,守正创新,推动中西医结合高质量发展。2022年岭南科学论坛系列活动——第五届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学术大会暨岭南中西医结合医学研究与转化高峰论坛25-26日两天在广州举行。

由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的本次高峰论坛,以“抓住机遇 守正创新 推动中西医结合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邀请中西医结合医学领域院士和知名专家学者汇智岭南,围绕中西医结合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成果转化等前沿与热点话题开展学术交流。大会还以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广东省科学技术厅指导的高端学术交流平台《岭南科学论坛》为平台,设立主论坛和影像、冠心病、肝病、风湿病、医学实验室自动化等五大分论坛,通过广东省内多家新闻媒体同步直播实现多平台全方位转播,为广大医务工作者及中西医结合科技工作者提供多个专业领域高水平的学术资源共享和学术交流。


高峰论坛主会场

在26日下午召开的主论坛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陈香美会长在开幕致辞中说,在国家政策的长期扶持下,中西医结合医学融汇传统医学及现代西方医学,各取所长,取得了丰硕成果,加速了中医药现代化的建设进程,促进了我国及世界医学发展。中西医结合医学作为我国独特的医疗体系,在保护人民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陈香美会长致辞

广东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先试之地,有着敢试敢闯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和坚韧务实的作风。广东省委省政府早在2006年就率先在全国提出建设中医药强省的战略目标,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作为广东省中西医结合事业重要的社会力量,拥有一支实力很强的中西医结合专家队伍。现今广东又肩负起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新时代改革开放和广东省高质量发展的全新使命,抓住机遇,充分发挥学会学术引领作用,为深入推进中西医结合医学高质量发展、促进粤港澳中医药高地建设新格局形成作出积极贡献。

钟南山院士也发来视频致辞。



中西医结合医学研究经历了半个多世纪,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和进步,中西医结合医学未来发展新方向是我们更加关注的课题;中西医如何充分融合,把好的东西结合在一起,让人类活得更健康,是未来我们关注的重点。在为时两天的六场论坛里,各路医学大伽各抒己见,《新时代中西医结合内涵与实践创新》《非编码 RNA 对糖脂代谢心脏病的作用与转》《大数据与AI 时代的中医药研究探索》《中西整合肿瘤学发展的思考》《浅谈检验医学与中医临床诊断的联系》《新冠奥密克戎变异株感》《中西医结合痛风的真实世界研究》《中医抗疫与中医智慧》《关注双心疾病的健康管理》等学术交流演讲精彩丰盛。


@专家学术演讲热点:

陈香美院士作“新时代中西医结合内涵与实践创新”专题报告。她比较中医西医各自的特色及局限性,指出大数据应用下中西医结合面临的五大瓶颈问题,从顶层政策,数据质量建设,大数据应用,中医数据化传播四大方面提出战略计划,建立标准化数据集及精准评价体系,让大数据融入全生命周期健康维护,促进中医药诊疗物质基础研究,中西医优势互补,打破瓶颈,运用中西医结合让中医药学走向世界。

杨宝峰院士以“糖脂代谢性心脏病发病机制与中药研究”为题,在十几年的新药研发成果基础上,详细介绍了药物研发过程中的中西医结合应用。杨宝峰院士从疾病发病机制进展、创新靶点发现、药物研发与新技术应用几个方面,深入浅出的讲解了中医药创新发展中中西医结合的最新进展和前沿方向,结合研发案例,分享中西医结合成功运用,提出中西医结合、学科交融、AI智能应用等展望。

樊代明院士作了题为“中西整合肿瘤学发展的思考”的专题报告。他指出癌症是我国人民群众面临的重大健康威胁,而整合肿瘤学是肿瘤学治疗的未来。樊院士指出,整合医学不等于全科医学,更不是‘全能医学’,而是要求整合每个医疗领域或每个医生的专长优势,利用最优化的方法、手段,达成最好的治疗效果。樊院士指出,精准治疗和专科专治是整合医学的基础,二者并不矛盾。相反,作不到精准诊疗和专科治疗,就不可能达成整合医学的目标。樊院士表示,要建立多学科整合诊疗模式、制定个体化整合诊疗方案、需要中西医结合的多学科整合的创新型人才队伍,最终实现效益最优化的整合医学效果,用中西整合的手段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陈家旭教授作了题为《逍遥散防治肝郁脾虚型抑郁症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的大会报告,主要从病证结合角度介绍了肝郁脾虚证的证候、病机、证素,并从化学成分、药效、药物动力学、网络药理学等多个角度介绍了团队对肝郁脾虚证代表方逍遥散的物质基础,发现柴胡皂苷、洋川芎内酯H等活性成分是柴胡逍遥散发挥药效的主要活性物质,并对柴胡逍遥散及其活性单体成分的抗抑郁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此外,还就逍遥散的临床研究、肝郁脾虚证的证候量化研究进行了介绍,为我们系统地阐述了病证结合创新药物研发的思路。

魏玮教授作了题为“人工智能技术时代中医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专题报告,围绕人工智能助力望诊现代化研究进行系统阐述,指出传统的中医望诊既有优势也有相对不足。他认为随着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的引入,要突破传统意义上的四诊,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进一步发展延伸望诊的内涵,强调学科交叉,加强望诊客观化、定量化的研究,更好的服务于患者。

吕文良教授作了题为《中医火候学在肝病防治中的应用》的大会报告,吕教授围绕中医火候学的定义、火候与药物/诊断/预后/针灸、中西医的共同点/差异等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会上,吕教授首先从道家炼丹引入“火候”一词的来源,结合矛盾的普通性和特殊性,提出“中医火候学”的概念及其价值;并将火候学引入对人生思考。吕教授围绕中药的采摘、炮制、煎煮方法、剂量大小等方面介绍中药与火候的关系,进一步探讨中医火候学在诊断、药物及针灸治疗、预后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杜智敏教授作了题为“大明胶囊对高脂血症大鼠代谢通路的调节作用”的专题报告。她指出机体代谢紊乱会引起血中脂质、脂蛋白等物质的升高,而大明胶囊则主要运用于高脂血症的治疗。紧接着,杜教授详细分析了其血清指标检测、肝脏变化、尿液代谢组学和血清代谢组学的研究结果,充分说明了大明胶囊可有效缓解高脂血症大鼠的代谢失调。杜智敏教授通过现代的科学研究方法,从代谢组学的角度研究尿液和血清中的代谢物变化,对中医治病进行了系统有效的阐述。

孙鑫教授作了题为“中医药疗效评价与中西医结合精准治疗”的专题报告。他指出中医药的传承创新与中医药的疗效评价息息相关,应当用现代科学语言,阐明期疗效。中医药理论具有独特性和复杂性,经典方法难以体现中医药疗效优势和特色,需要构建更加完整的中医药临床疗效证据体系。中医药的疗效评价应当立足循证医学和真实世界,整合多学科优势,符合中医药特色、以临床价值为导向,创新中医药的研究、评价与应用,形成中医药理论指导的现代化基础-临床一体化方法。


相关阅读

  • 国际范儿!RISE@FAHZU活动掀起浙一青春风暴

  • 大型公立医院如何走好国际化发展道路如何扩展“朋友圈” 共画发展“同心圆有关这个命题全体“浙一人”在探索路上一直步履不停在人才培养、学科交流、技术引进、教学科研和
  • 我国将增设20支国家重大疫情医疗救治队伍

  • 2月27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介绍,新冠疫情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了应急管理特别是医疗应急的重要性,不仅是公共卫生事件,我国也是一
  • 第七次重症感染全国学术大会圆满闭幕

  • 2月11日,由辽宁省医师协会主办,辽宁省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承办的第七次重症感染全国学术大会暨2022中国脓毒症论坛暨辽宁省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第三届年会圆满闭幕

热门文章

  • OPPO k1的低价高配真实么?网友:不看不知道

  • 近日OPPO一款新机OPPO k1,摒弃了高价低配,就连自家老大哥r17都要怼一下。更是放弃了请代言人,以往的OPPO手机还没出来,各路流量小生,花样美男的代言就先来了。还有线下销售人员的
  • 一招教你手机无限制成为一台新设备

  • 大家平时用手机去注册app,肯定会遇到检测设备异常,交易关闭,等问题 这个都是手机已经不止1-2次注册过此app,不断更换手机仅是一个暂时的方法,却不是长久之计,手机总归会用完
  • 从零开始如何开网店

  •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网购已经成为家家户户生活中离不开的一种购物方式了。网购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想要涉足电商事业,那

最新文章

  • 不是什么人,都配得上你的格局

  • 该包容的时候不计较,该计较的时候不手软。作者:洞见Leyla杨绛先生在《走到人生边上》中说:在这物欲横流的人世间,你存心做一个与世无争的老实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你稍有才
  • 玉门:打好“组合拳” 谱写乡村振兴曲

  • 在赤金镇,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让“小韭菜”成了当地村民致富的“大产业”;在清泉乡绿叶、紫花的人参果成了群众致富的“金果果”;在小金湾乡传统养殖有了“科技范
  • 玉门赤金镇:搭好舞台唱好戏 协商解难题

  • “村里通过‘农房改造’工作,有一部分土坯房腾退复垦,可以增加耕地200多亩,要是租出去,可以有效增加村集体收入。”“现在有政策,我们要加快治理步伐,高标准进行农田改造。”这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