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

人体细胞先老,还是肠道微生物群先老?

日期: 来源:河口发布收集编辑:河口发布

  在自然界当中处处都有微生物的身影,什么是功能微生物?近日,由广州市科技局主办,广东科学中心、羊城晚报社联合承办的珠江科学大讲堂第109讲,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微生物安全与健康专家吴清平为大讲堂粉丝们作《解密功能微生物与人类健康之间的关系》的科普讲座。

  肠道微生物群落决定你喜欢吃什么

  吴清平院士长期从事微生物安全与健康领域的研究工作,针对我国食品行业出现严重的微生物安全风险,从基础研究着手,发明了先进的共性监控技术,并建立起相关的理论体系,研制了重点产业食品安全控制技术和与国际接轨的先进标准,解决了食品安全中的重要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难题,显著推动我国食品安全科学理论不断提升和产业的健康发展。

  吴清平介绍说,人体内的微生物数量巨大,一个人喜欢吃什么食物,也与其肠道微生物群落密切相关。人体肠道中大约有2000种细菌,以及更多种类的病毒。不过,这些病毒中的很多是有益的,其中有一种名叫噬菌体,在肠道中起到控制微生物平衡的作用。微生物占到地球生物量的60%,远远超过其他生物的数量。但是,人类目前只认识其中的不到10%,能够加以利用的微生物更是低至不到1%。

  人的衰老,是人体细胞先老还是肠道微生物群先老?吴清平提出了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

  吴清平说,他们曾经做过试验,将老年老鼠的粪便移植到年轻老鼠体内,结果发现年轻老鼠变老了。而年轻老鼠粪便如果移植到老年老鼠体内,老年老鼠却变年轻了。由此可以看到,肠道微生物的功能有多强大。

  微生物在健康领域发挥很大作用

  吴清平说,微生物在传统工业和生命健康领域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地球上只有不超过10种物质不能为微生物所分解利用。而当下蓬勃发展的合成生物,就是利用了微生物来进行合成物质。一个占地200亩的食用菌工厂一年能够生产3万吨至5万吨的食用菌菇,产能巨大。所以,微生物在绿色制造方面也有用武之地。

  “如果一个小朋友喜欢喝含糖量高的饮料,很可能就会长成一个胖子。”吴清平说,如果利用可以分解糖分的微生物,那么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在万米深的海沟及高温的温泉里,都能发现微生物的存在。这就充分说明了微生物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因此,人类科学家就在不断尝试将微生物中的这些堪称强悍的基因转移到其他动植物身上,让它们也能耐高压和高温。

  吴清平表示,微生物学科很年轻,随着基因组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微生物的了解开始朝着基因序列的方向深入。通过基因测序技术,能够进一步了解微生物的宏基因组、宏转录组、宏蛋白组和宏代谢组,并且形成大数据。所以生命科学与计算机、数学、人工智能都开始交融在了一起。

  构建起食品微生物安全科学大数据库

  因此,吴清平和他的团队在过去的很长时间里,一直致力于构建中国食品微生物安全科学大数据库,通过这一科学大数据库去解决食品卫生安全的问题,进行整个国家食品安全的风险识别。

  据介绍,团队经过全国范围内的采样以及综合分析,构建起了6个数据库:风险识别数据库、菌种资源数据库、分布数据库、全基因组数据库、条码指纹数据库、溯源追踪数据库。

  吴清平介绍说,通过这一科学大数据库,可以呈现中国食品微生物安全整体风险水平,以及发现主要污染的致病微生物是什么。

  “原来是以菌种为识别单位,这次深入到了基因型的水平上去进行识别。”吴清平说。

  据介绍,在大科学数据库的基础上,可以更进一步去研究食品危害是如何形成的,搞清楚其机理机制。对此,吴清平透露,单库的风险识别数据库是全球最大的,菌种量是最多的,单库的测序量也是最大的,已经测序了2万多株实验性致病微生物,并因此挖掘出了接近200个的新的检测靶标,顺利实现了对实验性致病菌检测全覆盖。

  数据库构建后,可以针对不同的食品行业进行加工安全控制,并且已经与重点食品行业龙头企业开展了合作,覆盖了我国主要的食品产业链,使微生物污染率下降了90%以上,为食品安全保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吴清平说,通过数据监测后发现,食品中大肠杆菌的污染率是最高的。熟食买回家后不能放太久,否则被污染的风险比较高。

  做这些工作的用处是什么?吴清平说,一是要建立起食品快检的方法,二是要建立起相关的标准,从而为国家食品安全标准打基础。

  以包装饮用水为例,在以前,人们并不知道饮用水中有哪些病原菌,也不知道如何进行检测。2007年,吴清平团队参与制定了包装饮用水的标准,精准测定了相关的细菌,从而保证了饮用水的安全性。

  此外,运用最新技术,将微生物实体进行数字化,就能够在计算机中看到微生物的结构,从而可以进一步进行分析。

  “我们曾经分离出一种致病菌,进行测序后就能知道它的致病能力如何,以及它的耐药基因是如何进行调控的。” 吴清平说,目前数据库中已经有几万条经过测序的基因组,对于更深入了解微生物的本质,乃至生命的本质,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着人类活动的频繁,很多物种的多样性也在减少,其中包括了微生物。对此,吴清平说,一方面要去开发利用,另一方面也要加以保护。目前,吴清平团队已经建立了拥有16000多株菌种的全球食用菌菌种资源库,通过全球定位技术,可以精准找到菌种的原产地,并且通过气象数据进行关联,进一步开展人工栽培和驯化,最终形成工厂化生产。


来源:羊城晚报

编辑:刘志国


相关阅读

  • 开源三周年,openGauss即将迎来生态拐点

  • “数据库作为数字化转型与建设战略的核心基础软件之一,在国家政策牵引,国内数据库产业领军企业、行业客户、合作伙伴、开发者的持续创新、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突破壁垒,开拓出中
  • 从肠道微生态窥见年轻态秘密

  • 5月20-22日,2023肠道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200多家行业知名企业,数十位院士及其团队,还有来自国内各大顶尖高校和科研院所近百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关于肠道
  • 2023肠道大会在京成功举办

  • 5月20日-22日,CHINAGUT 2023肠道大会(中国肠道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办。作为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以肠道为主题的最盛大学术盛宴, 2023肠道大会聚焦16大主题,设立35
  • 微生物会导电的触手,见没见过,想不想要!

  • 我们现代人的生活时时刻刻都离不开电,如黑夜里照明用的电灯、工作使用的电脑等;自然界中也存在电,如天空中的强烈放电现象——闪电等。还有什么能导电呢?微生物!早在1910年,英国
  • 上海医药:I039临床试验申请获得受理

  • 2023年5月18日,上海医药(601607.SH)关于I039临床试验申请获得受理的公告,内容显示,公司自主研发的“I039”的临床试验申请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受理,I039是一款肠道限制性的免
  • 爱吃小龙虾的注意了!这件事情要警惕!

  • 夏天到了小龙虾、冰啤酒、冰镇西瓜齐上阵但别忘了夏季是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在此提醒大家要注意饮食安全做好肠道传染病的预防什么是肠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是病原体经口侵入

热门文章

  • 解码“新IT”的5个特征和3大价值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产业浪潮中,以智能设备、边缘计算
  • OPPO k1的低价高配真实么?网友:不看不知道

  • 近日OPPO一款新机OPPO k1,摒弃了高价低配,就连自家老大哥r17都要怼一下。更是放弃了请代言人,以往的OPPO手机还没出来,各路流量小生,花样美男的代言就先来了。还有线下销售人员的
  • 一招教你手机无限制成为一台新设备

  • 大家平时用手机去注册app,肯定会遇到检测设备异常,交易关闭,等问题 这个都是手机已经不止1-2次注册过此app,不断更换手机仅是一个暂时的方法,却不是长久之计,手机总归会用完
  • 从零开始如何开网店

  •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网购已经成为家家户户生活中离不开的一种购物方式了。网购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想要涉足电商事业,那

最新文章

  • 人体细胞先老,还是肠道微生物群先老?

  •   在自然界当中处处都有微生物的身影,什么是功能微生物?近日,由广州市科技局主办,广东科学中心、羊城晚报社联合承办的珠江科学大讲堂第109讲,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微生物安
  • “全球科技创新高端智库论坛”倒计时1天

  • 聆听全球高端智库之声!2023年全球科技创新高端智库论坛将于5月29日隆重登场!专业化、国际化、品牌价值度再创新高。59个国家、500位与会嘉宾共襄盛会。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2位
  • 纸尿裤会导致O型腿?是不是缺钙“惹的祸”?

  •   从初学爬行到蹒跚学路,孩子一点一滴的成长都让家长们感到欣喜,与此同时成长的烦恼也纷至沓来,“我家孩子的腿咋看着没别人家的直呢?”“这孩子是不是O型腿呀?”“孩子X型腿,用
  • 小男孩抢上地铁,一人从汉阳坐到了东西湖

  • 记者:王纲 通讯员:李丹 产启斗一男孩在地铁站台抢上列车,妈妈中途寻找了大半小时未果向工作人员求助,全线24座车站紧急行动寻找。最终,终点站工作人员助其回到家长身边。5月25日
  • 新希望入局,雪糕战场风向变了?

  •   今年冷饮巨头们的“寒战”开始得更早,也更激烈。近日,新希望旗下上市公司新乳业透露已布局冷饮冰淇淋业务,主要在华东地区开始销售。这或许只是个开始。由于新乳业整体的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