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

技术合同交易全省第一!余杭怎么做到的?

日期: 来源:科技金融时报收集编辑:科技金融时报

近日,浙江之科立上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王立强获知喜讯,公司自主研发的基于连续光学变焦技术的细胞内镜目前已经通过浙江省二类创新医疗器械认定,并取得医疗器械检验报告,预计今年12月底前后可以获得注册证。

一个个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生金的生动案例,正在杭州市余杭区持续上演。今年1-7月,余杭区实现技术合同交易额160.32亿元,位列全省第一。与此同时,浙江创新馆、杭州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在余杭先后启动,为成果转移转化提供肥沃土壤。

0全链条公共平台“加速”成果转化

“目前国内医院使用的高放大倍率成像的电子内镜全部依靠进口,未来这款产品实现国产替代的话,价格仅为国外同类产品的60~70%。”王立强表示,公司的这款产品光学放大倍数达500倍,获得注册证后,将是全球第二个可以进行消化道黏膜细胞成像的电子内镜,填补了国内产品空白,对消化道早癌的诊断准确率将从60%左右提高到90%以上。

| 之科立上自主研发的细胞内镜

同样在余杭,良渚实验室研究员王永成,也带领团队实现了单细胞测序创新技术的落地成果转化,并成立了杭州跃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M20 Genomics)。“能在短短2年的时间里,让研究项目从实验室走向市场,超乎了我的想象。” 

| 王永成团队最新开发的微流控单细胞测序仪器

目前,由其团队最新开发的新一代微流控单细胞测序仪器和试剂已经迈向市场。经实践证明,这款产品在技术上实现了超前,既能大幅度提高单细胞基因检出量,也能降低细胞活性的检测门槛,实现了全样本、全物种、全长捕获的高通量单细胞测序,具备足够实力参与临床应用。

从核心技术开发到机器组装完成,王永成团队研究的项目涉及生物学、医学、化学、物理、工学等多个学科,他如何在这样的前沿交叉领域迅速出成果?这也得益于良渚实验室打造的全链条支撑的公共平台。

传统的科研机构,由于场地限制,只能以“挤牙膏”的形式拓展实验空间。而良渚实验室不仅全力支持年轻人筹建自己的实验室,还打造公共平台和公共实验空间为科研及转化提供全方位支撑。王永成入职时,良渚实验室公共平台已经启用。“依托全链条的公共平台,我迅速投入了研发,没有任何耽搁。”

| 良渚实验室公共平台一角

公司产品的竞争力已经有所体现。“从第二季度起,公司的销售额保持每个月15~20%的增长,预估今年销售额将达3000万~4000万元左右。” 杭州跃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COO 董灵告诉记者。

在余杭,产业链上下游的集聚也为成果的转化按下了“加速键”。董灵表示,不论是生物企业还是医院,公司所在的未来科技城都具备充足的资源,而且相关部门也会为企业“牵线搭桥”,帮助公司建立合作。“我们上下游产业链作为‘邻居’,距离上近了,不管是设备的操作使用,还是人员沟通方面,都更加高效。”

科技成果的高效率转化也离不开体制机制的创新。之科立上是之江实验室首家孵化的技术创新公司,作为实验室首个实现成果转移的队伍,王立强表示,成果转化过程中最大的困难在于前期需要大量研发费用的投入。“好在实验室最初以现金入股的方式支持科研团队成立公司进行成果转化,实现了实验室、创始团队及产业化公司合理的权益分配。”他表示,有了这些支持,研发人员参与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也提高了。

0每年1亿元专项资金培育转化沃土

为推动重大原始创新突破和重大成果转移转化,余杭区聚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生态建设,落实省、市“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强化源头供给,健全成果转化体系,为研发团队在科技成果向产业化转移的死亡谷上,牢牢架起一座“铁索桥”。

为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余杭区充分挖掘省实验室、大科学装置、新型研发机构集聚优势,构建了以人才为核心,科研侧创新供给为方向,企业侧市场需求为导向,平台支撑、中介服务、园区落地、金融赋能四位一体的“一心两侧双向四方”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

今年以来,余杭以超常规的举措推进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做优省四大实验室建设与服务保障工作,与良渚实验室、湖畔实验室、超重力大科学装置等形成科研重器集群发展胜势。数字反应堆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7个项目列入全省创新强基工程;1~8月完成创新强基工程项目投资31.94亿元,居全市第一。

为激发各方主体高水平创造科技成果和高效率就地转化的积极性,余杭突出政策引领,谋划《余杭区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政策意见》,从促进高质量科技成果供给、建立转化项目孵化体系、促进专业服务机构发展、完善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支持科技金融赋能转化等,形成20条政策措施激发成果转化热情,并明确每年专项安排1亿元支持100个成果转化项目。

同时,余杭编制了《余杭区构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行动计划(2023—2025)》,通过构建科技成果评估、转化、投融资、商业化开发等体系,吸引人才项目团队来余杭转化成果。《计划》显示,全区力争到2025年,新增孵化载体80个,新增物理空间500万方,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00家、高新技术企业5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000家,引进培育具有影响力的公共服务平台10个,实现技术交易额超600亿元。

今年以来,余杭强化成果转化政策支撑,狠抓助企政策落实,已争取国家省市科技扶持资金2亿元,拨付区级科技与人才专项资金4.6亿元,惠及科技人才企业4287家次。

如何发挥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实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余杭区重视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力军作用,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引导和支持企业聚焦产业科技需求,培育壮大科技企业,加速形成“雁阵式”科技企业梯队。同时支持企业承接转化科技成果,推荐7家单位创建2023年度杭州市概念验证中心、90家企业申报区级产学研合作项目、139家企业申报区级发明专利产业化项目。

来源 | 科技金融时报(记者 陈路漫 通讯员 杨扬)

编辑 | 王姝          


相关阅读

  • 武汉市三季度173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 极目新闻记者 石倩通讯员 周钢9月14日,来自武汉市发改委的消息称,武汉市三季度亿元以上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此次共173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1465.7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超
  • 吴忠:铆足干劲抓项目 提速快干促发展

  • 来源: 吴忠网金秋九月,重点项目建设的火热场景在我市随处可见,抓项目促发展的奋进号角响彻黄河之滨。一座座厂房不断“长高”,一处处工地车水马龙……随着众多关乎产业发展和城
  • 8月宁波外贸打了“翻身仗”,释放什么信号?

  • 今年8月,宁波外贸进出口呈现“V”形回升势头。据宁波海关统计,8月,宁波市实现外贸进出口额1154.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3%,扭转了今年6月以来单月进出口额同比下降的形势。而且出
  • 科创板50ETF(588080):政策呵护下持续吸引资金关注

  • 2023年9月14日,大盘全天震荡分化,沪指小幅反弹,截至收盘,沪指涨0.11%,深成指跌0.57%,创业板指跌0.78%。总体上个股跌多涨少,两市超4000只个股下跌。沪深两市今日成交额6658亿元,较上

热门文章

  • 解码“新IT”的5个特征和3大价值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产业浪潮中,以智能设备、边缘计算
  • OPPO k1的低价高配真实么?网友:不看不知道

  • 近日OPPO一款新机OPPO k1,摒弃了高价低配,就连自家老大哥r17都要怼一下。更是放弃了请代言人,以往的OPPO手机还没出来,各路流量小生,花样美男的代言就先来了。还有线下销售人员的
  • 一招教你手机无限制成为一台新设备

  • 大家平时用手机去注册app,肯定会遇到检测设备异常,交易关闭,等问题 这个都是手机已经不止1-2次注册过此app,不断更换手机仅是一个暂时的方法,却不是长久之计,手机总归会用完
  • 从零开始如何开网店

  •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网购已经成为家家户户生活中离不开的一种购物方式了。网购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想要涉足电商事业,那

最新文章

  • 技术合同交易全省第一!余杭怎么做到的?

  • 近日,浙江之科立上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王立强获知喜讯,公司自主研发的基于连续光学变焦技术的细胞内镜目前已经通过浙江省二类创新医疗器械认定,并取得医疗器械检验报告,预计
  • 宣汉:创新建设“银发食堂” 品出幸福生活时光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宣汉从老年人的舌尖养老问题发
  • 中式汉堡,正在打破“麦门永存”

  • 作者 | 丹木编辑 | 麻吉中式汉堡意外成了餐饮界的新宠。这种新兴汉堡品类,引起了不少消费者的尝鲜兴趣:汉堡里夹着的不再是司空见惯的炸鸡、牛肉饼和鳕鱼排,而是换成了藤椒鸡肉
  • 武汉市三季度173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 极目新闻记者 石倩通讯员 周钢9月14日,来自武汉市发改委的消息称,武汉市三季度亿元以上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此次共173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1465.7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超
  • 南庄有个节:车水马龙!中秋国庆必打卡

  • 这几天,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推出的“车水马龙”悬念海报刷屏朋友圈,很多人都在等待谜题揭晓。9月14日的一场发布会给出答案。9月14日,“潮玩水乡 Fun享南庄”——2023金秋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