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

2023天文摄影师大赛隆重开幕啦!

日期: 来源: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收集编辑: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

仰望夜空,繁星闪烁。地球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我们应该追求人与自然和谐,要维持地球生态整体平衡,让子孙后代既能享有丰富的物质财富,又能遥望星空、看见青山、闻到花香。在这一重要时代主题下,天文工作者和天文摄影师们有责任通过一幅幅精美的天文摄影作品,向公众充分地展示星空之美、宇宙之美、科学之美,让公众深刻体会到繁星闪烁的夜空是人类多么宝贵的财富,而只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让我们一直拥有这些财富。

为此,北京天文馆主办的2023天文摄影师大赛拉开帷幕。过去四年的大赛,我们得到了广大天文爱好者、摄影爱好者的大力支持,在此再次表示感谢,并诚邀大家继续支持今年的大赛。本次大赛在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的领导下得到“天文馆畅享星空系列天文科普活动”项目的支持。本次大赛协办单位为北京天极聚星科技有限公司。

刘震《双筒望远镜》

(2022天文摄影师大赛总冠军以及

“夜空之美”组一等奖)

一、赛程安排及参赛者要求

(一)赛程安排

即日起至6月15日为征稿时间。预计6月下旬进行初赛评审,评选出入围复赛作品并公示。7月中上旬由专家评审团评选出入围决赛作品并公示。7月下旬或8月中上旬由专家评审团评选出最终获奖作品和获奖者。8月或9月举办大赛颁奖典礼暨获奖摄影师分享会。

(二)参赛者要求

1.本次大赛面向所有天文爱好者、摄影爱好者征稿。北京天文馆在职员工及其直系亲属、评审团成员及其直系亲属不得参赛。

2.参赛作品应由一人独立完成。本次大赛不接受多人合作作品。

3.大赛主办方将通过电子邮件与参赛者联系后续事宜。投稿后请经常关注自己的邮箱,以免错过重要通知!

张逸舟《宇宙大问号》

(2022天文摄影师大赛

“神秘的宇宙深处”组一等奖)

二、参赛作品组别分类

大赛拟设置以下六个参赛组别和一个特别参赛单元,参赛者必须在作品登记表(详见附件)中注明作品的参赛组别或单元。

本届大赛取消了“城市星空”组。考虑到近些年各种新的创意思路和后期处理手段的涌现,本届大赛新增“创意天文摄影”组。后期处理和艺术创作较多(详见下文“后期处理部分”)的作品,都请投到该组。

请参赛者仔细阅读组别说明,若一幅作品投错了组别或单元,则该作品有可能失去参赛资格。

六个参赛组别分别为:

1.夜空之美:包含星空或者各种天体(包括太阳),且带有地景的天文摄影作品。

2.壮丽的特殊天象:日食、月食、流星雨这三种特殊天象作品请投到此组,其他类型的天象(如行星伴月)请投其他组。

3.日月行星及卫星:不带地景的太阳、月亮、行星、卫星、人造天体的特写作品请投此组。

4.神秘的宇宙深处:不带地景的星云、星团、星系的特写或者广域深空作品,以及不带地景的彗星特写请投此组。本届大赛增设“户外深空”特别奖,详见下文奖项设置部分。

5.延时摄影短片:以展示天文元素为主的延时摄影短片请投此组。注:不止是广域星空类延时,如太阳系行星自转、较长时间的月相变化、行星卫星掩食、彗星在恒星背景中的运动变化等类型的延时都欢迎投稿!

6.创意天文摄影:后期处理和艺术创作较多(详见下文“后期处理部分”)的任意天文摄影作品,请投此组。

7.特别参赛单元为手机天文摄影单元。用手机拍摄的天文摄影照片,如果不打算投前面六个组别的,可以投到本单元(手机拍摄的天文延时视频请投“延时摄影短片”组)。

陈苏辉《日月星辰》

(2022天文摄影师大赛

“日月行星及卫星”组一等奖)

三、参赛作品要求

(一)作品要求

1.参赛作品拍摄时间范围:2022年1月1日~2023年6月11日。已参加过去年我馆摄影师大赛的作品不得参赛。参加过其他摄影比赛的作品可以参赛。

2.参赛者最多可以提交6幅作品,每幅作品必须选择六个参赛组别或者一个特别参赛单元中的一个。若有一幅作品既投了A组又投了B组,那么将算作两幅独立作品在对应的组别参与评选。

3.参赛者必须是参赛作品的版权所有者,必须承诺参赛作品无版权瑕疵,不侵害他人知识产权。如作品涉及版权纠纷与本活动主办方无关。

4.参赛作品中如果出现了可清晰辨认出面部的个人,则参赛者必须提供此人签名的授权书,扫描后随参赛作品一起提交。

5.参赛作品不得包含任何非法内容。参赛作品上不得有版权标记或者水印。

6.参赛的照片格式为JPG,分辨率为300dpi,长边不超过6000像素,大范围全景图的长边原则上不超过10000像素。参赛的短片要求天文元素画面的占比不低于2/3,格式为MP4,长度在1.5分钟~3分钟之间,分辨率为1920×1080(FHD),码率不要超过15000kbps,片头和片尾可以有必要的作者和作品信息,但不得有广告。

7.参赛者拥有参赛作品的著作权。大赛主办方可以将参赛作品无偿用于制作相关的对公众免费的展览、印制宣传手册、网络传播、给我馆新媒体推送的科普文章配图等用途,使用时会给作者署名。为更好地进行天文科普、宣传天文摄影,对于后续入围决赛的作品,大赛主办方希望可以将其无偿用于我馆与其他单位合办的公益性天文科普活动的宣传(如用于制作天象直播的海拔),以及提供给大型主流非商业新闻媒体(如央视新闻、北京电视台、新京报等)用作新闻配图等,使用时原则上会给作者署名,但有时也会因相关新闻要求统一标注为“北京天文馆供图”这样的形式。我们将在作品登记表中征求您的同意,请您届时填写“是”或“否”,若忘记填写,主办方将默认其为“是”。

8. 部分参赛作品将发表于《天文爱好者》杂志,并按规定向参赛者支付稿酬。

9.参赛作品若入围复赛或者决赛,将在北京天文馆网站上进行公示,接受公众监督。专家评审团可能会询问参赛作品的详细拍摄和处理方法,并在必要时要求参赛者提供原始图像文件和关键性过程文件。

10.如果愿意,您可以投稿时一并发来您的一张工作照。如果您的作品获奖了,工作照将在颁奖典礼上随作品一起展示。

(二)后期处理要求

1.使用公开商用远程天文台(如itelescope、智利台)拍摄的照片不得参赛。使用自建远程天文台拍摄的照片可以参赛。

2.不得使用专业天文台或者研究机构的数据(如ESO、Subaru、HST)来构建参赛照片。

3.如果参赛者构建照片的一部分数据拍摄于2022年1月1日之前,则这些数据必须在总曝光时间中的占比小于50%。

4.参赛作品可以在不违背科学性的前提下进行必要、合理的后期处理。对于非“创意天文摄影”组的作品,后期处理要求较为严格。

(1)“夜空之美”和“壮丽的特殊天象”组:进行合成的素材,需要来自同一机位同一朝向的器材。若器材不止一套,原则上要求这些器材具有相同画幅的传感器和相同焦距的镜头/望远镜。请勿进行拍摄时间和环境光线差别过大的天地合成,如蓝调时间拍摄地景、天全黑时拍摄星空再合成。合成流星雨时至多使用同一晚的素材。特殊情况除外(如拍摄太阳8字图需要使用约一年的图像合成),具体由专家评审团评判(其他组别同理)。

(2)“神秘的宇宙深处”组:进行合成的素材,原则上应出自同一套主器材(相机和望远镜/镜头);后期处理时可以缩星,但请勿将恒星完全去掉。

(3)如您的作品超出了上述后期处理范畴,请将其投到“创意天文摄影”组。例如:为了凸显星云细节而后期去掉了恒星的深空作品;后期处理成移轴镜头效果的作品等。注意,该组仍然要求作品不违背基本的科学性,诸如将A地的地景和B地的星空合成、将某地向东的地景与向西的星空合成、无中生有式拼接、AI后期生成本来不存在的细节等都是不可接受的。

我们无法在这里详细列出所有可能性,所以请您务必在作品登记表中简要而清晰地介绍拍摄和后期处理方法,由专家评审团评判是否合理。

韩进一《圣洛朗的眼泪》

(2022天文摄影师大赛

“壮丽的特殊天象”组一等奖)

四、评奖相关

1.六个参赛组别和一个特别参赛单元分别评选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2.2023天文摄影师大赛总冠军将从六个组别的一等奖中评选产生。

3.本届大赛针对“神秘的宇宙深处”组增设“户外深空”特别奖。如果入围了决赛的非远程台深空作品均未能获得一二三等奖,专家评审团将从这些作品中评选出该特别奖。

4.获奖者将会获得获奖证书;一等奖和总冠军将会获得奖杯;六个组别的获奖者将会分别获得对应的奖品或奖金(详见后续通知)。特别参赛单元、“户外深空”奖的获奖者没有奖品或奖金。

5.获奖的参赛者将被邀请参加颁奖典礼,获奖者在收到邀请后必须保密,保密期至颁奖典礼公布获奖名单后结束。

6.颁奖典礼将进行网络直播。

7.奖项揭晓后,大赛将对获得冠军的摄影师做图文专访,并在北京天文馆的新媒体进行推送。

8.获奖名单将通过北京天文馆官网和《天文爱好者》杂志公布。

9.入围决赛但未获奖的参赛者将在大赛结束后获得决赛入围证书。

10.本次大赛专家评审团由圈内知名专家和有影响力的知名天文摄影师共同组成,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武向平、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姜晓军、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教授高健、北京天文馆副馆长齐锐、北京天文馆研究员朱进、知名天文摄影师叶梓颐、上届大赛的总冠军刘震等。我们后续将会发布评审专家的详细介绍。

匡葳《Dance of the Night》

(2022天文摄影师大赛“延时摄影”组

一等奖作品截图)

五、投稿要求

1.请在附件中下载作品登记表(附件链接:https://www.bjp.org.cn/xwzx/gndt/4028c13687ba00a60187bc7832100021.shtml),认真、诚实、准确地填写作品的相关信息。登记表填写过于简略的话可能会影响您入围后续轮次。

2.请将作品和登记表一起发到征稿邮箱:[email protected]。因邮箱容量有限,参赛短片和较大的图片请使用“超大附件”或“文件中转站”等功能发送!

3.格式要求

投稿邮件标题格式:2023大赛-投稿者姓名。

投稿作品标题格式:投稿者姓名-参赛组别-主要天体名称-作品标题。

投稿作品登记表命名格式:投稿者姓名-参赛组别-主要天体名称-作品标题-登记表。

六、其它

1.投稿参赛视为参赛者完全同意本次比赛规则。

2.一旦发现参赛者有弄虚作假行为,将取消该参赛者的参赛资格及后续三年的参赛资格。

3.本次大赛协办单位为北京天极聚星科技有限公司。

4.北京天文馆对本活动拥有最终解释权。

(北京天文馆)

公众号名称: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

微信号:bjast-wx

欢迎大家关注我们!


相关阅读

  • 第四届山西职业技能大赛开始报名

  • 5月5日,记者从省人社厅获悉,以“技能筑梦想 建功新时代”为主题的第四届全省职业技能大赛暨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山西选拔赛将于6月中下旬举办。参赛报名工作截至2023年5月10日
  • 夺冠!“互联网+”大赛 南理工全国总冠军

  • 4月9日,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圆满落幕,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团队《光影流转——亿像素红外智能计算成像的开拓者》在全国总冠军争夺赛中,从340万个项目里
  • 关注!2023第三届青少年红色故事宣讲作品征集启动

  •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
  • 《勐宝小象》:生态主题创作的收获

  • 《勐宝小象》(福建少儿出版社出版)《勐宝小象》是湘女创作的一部以生态为主题的作品。这部作品刻画的形象特别生动,既包括人物形象,也包括动物形象,他们既能立得住,也能让人记得住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举办第四届课堂教学创新大赛

  •   4月25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第四届课堂教学创新大赛校级决赛在南校区信远楼顺利举行,并在“西电教发”微信视频号全程直播。此届大赛自2022年11月启动,建设了大赛专题网站,设
  •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信息工程系学生闪耀蓝桥杯

  •   近日,第十四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全国总决赛结果公布,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学生在此次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四项、三等奖一项,其中杜帅超、李佳良,刘泓矩,王溶冰四
  • 走向与作品、作者、读者相遇合的文学批评

  • 摘要:文学批评要走出自我,与作品、作者、读者相遇合。对于作品,需要的是“走进”,即批评者要“走进”作品,全身心地投入作品中,体验和感受作品;对作者,需要的是“走近”,即批评者要“

热门文章

  • 解码“新IT”的5个特征和3大价值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产业浪潮中,以智能设备、边缘计算
  • OPPO k1的低价高配真实么?网友:不看不知道

  • 近日OPPO一款新机OPPO k1,摒弃了高价低配,就连自家老大哥r17都要怼一下。更是放弃了请代言人,以往的OPPO手机还没出来,各路流量小生,花样美男的代言就先来了。还有线下销售人员的
  • 一招教你手机无限制成为一台新设备

  • 大家平时用手机去注册app,肯定会遇到检测设备异常,交易关闭,等问题 这个都是手机已经不止1-2次注册过此app,不断更换手机仅是一个暂时的方法,却不是长久之计,手机总归会用完
  • 从零开始如何开网店

  •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网购已经成为家家户户生活中离不开的一种购物方式了。网购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想要涉足电商事业,那

最新文章

  • 2023天文摄影师大赛隆重开幕啦!

  • 仰望夜空,繁星闪烁。地球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我们应该追求人与自然和谐,要维持地球生态整体平衡,让子孙后代既能享有丰富的物质财富,又能遥望星空、看见青山、闻到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