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

在月亮上盖房子难在哪儿?

日期: 来源:科技金融时报收集编辑:科技金融时报

在月球上盖房子,真的遥不可及吗?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会有一群“中国超级泥瓦匠”为人类在月球上建起科研站。

近日,首届地外建造学术研讨会在武汉举行。众多专家学者围绕“如何在月亮上盖房子”展开热议。

像搭“乐高”一样盖房子

作为人类唯一抵达过的地外天体,月球一直是科学家研究的重要对象。虽然国际上发布过少量关于月面建造的论文,但从公开报道来看,目前这一研究还很前沿,而专门以“地外建造”为主题的大规模学术会议在世界范围内更不多见。中国科学家何以率先发起这样的会议?

首届地外建造学术研讨会发起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数字建造技术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丁烈云表示,地外建造似乎遥不可及,但它是人类科学技术进步的探索需要,也是航天强国的战略需要。发起并举办“地外建造”类学术会议,目的就是推动跨学科交叉创新交流,形成推进地外建造的共识和思路。

2015年,专注于智能建造研究的丁烈云从建筑3D打印中获得启发,开始带领团队从事月面基地建造研究。目前,国外建造月面基地的技术思路是高能束3D打印,存在大尺寸结构一次性成型困难、耗能大等问题。华中科技大学团队借鉴中国传统砌筑和榫卯连接方式,将中国传统制砖砌筑的建造方法与3D打印建造方法相结合,利用月壤烧出带有榫卯结构的月壤砖,再用机器人砌筑,像搭“乐高”一样在月球上盖房子。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搭建出较大尺寸的月面建筑结构,而且能耗和造价更低。

丁烈云介绍,相比于传统建造,地外建造面对的问题和挑战尤为复杂。在月球上实施建造,首先必须克服极端环境的考验。其次,月球拥有超高真空环境,并且存在三四百摄氏度的大温变,传统土木建造方式几乎无法实施,结构稳定性也无法保证。

“将一瓶矿泉水重量的材料运送至月球,要花费20万美元。”丁烈云表示,高昂的成本也意味着,地外建造所必需的钢筋、混凝土、水等材料不可能都从地球上“外带”,只有尽可能利用月球上的天然月壤材料进行原位建造。

另外,月球上每年约发生1000次2~3级的月震,加上宇宙射线的强辐射、太阳风、微陨石冲击以及月面复杂形貌与地质等,使月面原位建造成为极端复杂且涉及多学科交叉的超级工程。

| “中国超级泥瓦匠”机器人雏形。国家数字建造技术创新中心供图

一个“从0到1”的过程

“我们如何在极端严酷的月球环境和既有地月关系条件下,充分利用月球原位资源,结合地面成熟的建造技术,创新构建月球人机协同建造体系,实现月面建造智能化实施?”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四期总设计师于登云从月面建造“是什么”“为什么”“做什么”三方面,对未来月面建造作了思考。

他表示,我国的探月工程目前主要是无人探测,从2003年起步,分三步走——第一步是绕月探测,第二步是着陆巡视探测,第三步是无人采样返回。这三步,中国在2020年以前就如期实现了。但这远远不能满足人类对月球科学认知和资源利用的需求,因此我们还将持续开展更深层次的探测活动,于是就有了现在的探月四期工程。探月四期工程的主要目标是在月球南极建立一个科研站的基本型,开展对月球科学的深化研究和月球资源就位利用技术实验。

于登云介绍,目前,探月四期工程正在稳步推进中。嫦娥六号拟于2025年前后发射,并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开展着陆区的现场调查分析与月背首次无人采样返回任务,获取世界首份月球背面月壤样品。嫦娥七号将于2026年前后发射,包括月球轨道器、着陆器、巡视器及飞跃器等。此次发射着陆区选址在月球南纬85°以上的南极-艾特肯盆地区域,拟实现对极区永久阴影坑水冰原位证认等科学目标。嫦娥八号拟于2028年前后发射,开展月球资源原位利用及关键技术先导验证,可与嫦娥七号组成我国月球南极的科研站基本型。

“在月面进行建筑建造,是长期探月的需要,将来肯定能够实现,但仅就目前的研究基础来看,短期内实现还比较困难。”于登云表示,真正实现“在月亮上盖房子”的目标,也许还需要20至30年,甚至更长时间。这项研究可能无法立竿见影,但目前开展跨学科交流、探讨、合作非常必要。

他进一步分析认为,人类对未知领域的科学探索往往是一个“从0到1”的过程,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不断探索、不断积累、灵机一动,都是突破重大科学难题需要经历的。从长远看,尽早着手在月球表面开展建筑建造的研究工作,更好地认清其关键问题、核心困难,不断激发科研人员、青年学者的研究兴趣,不断积累经验和技术非常有必要,且意义非凡。

过程和结果同样重要

从研讨会上获悉,目前丁烈云团队已制备出国内首个模拟月壤真空烧结打印样品。

| “月壶尊”内部构造示意图。国家数字建造技术创新中心供图

他将月面建筑命名为“月壶尊”,将完成砌筑拼装建造工作的机器人命名为“中国超级泥瓦匠”,将用于月球表面原位资源3D打印的机器人命名为“月蜘蛛”……

“为关键技术起一个个可爱的、富有中国特色的名字,意在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推动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丁烈云说。

不过,他也坦言,目前该团队的研究还处于模拟环境下的实验阶段,而且因为月球的重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实验模拟非常困难,还需要掌握更多模拟极端环境下的实验数据和结果,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入开展研究。

于登云告诉记者,以往大家都知道月球昼夜温差很大,但对温差到底有多大缺乏精确数据。我国探测掌握的最新数据是,月球白天最高温度在120摄氏度左右、夜晚温度大概在零下200摄氏度左右,因此月昼和月夜温差大概为300摄氏度,超过此前的估计。如此大的温差给月面建造带来了极大挑战。

何时能实现在月球上“盖房子”?与会专家普遍认为,这需要经历一个科学家群体不断上下求索的过程,未必能在一代科学家身上实现。但是,以跨学科交流推动各相关领域科学家凝聚共识、共同解决难题、应对各种挑战显然是必须要做的工作。

“科学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同样重要,对于很多事关国家和人类生存发展的重大科学难题而言,潜心研究的过程有时甚至比最终结果还重要。”丁烈云说。

来源:中国科学报(李思辉 罗智霖)

编辑:王姝

相关阅读

  • 爱国卫生月,如何做好居家清洁?

  • 2023年4月是第35个爱国卫生月,今年的主题为“宜居靓家园 健康新生活”。从1989年开始,每年的4月都是爱国卫生月。从“除四害、讲卫生”到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治理,从“移风易俗、
  • 政策利好不断 体育产业释放新增长空间

  •   在政策支持、群众运动需求旺盛等多重因素作用下,体育消费逐渐复苏。部分运动品牌披露的2022年年报显示,国内体育消费表现出较强韧性,品牌营收增速保持较高水平。  业内人
  • 中国体育舞蹈选手征战国际赛场收获信心

  • 当地时间4月8日至9日,世界体育舞蹈联合会(WDSF)国际公开赛在西班牙坎布里尔斯举办。中国选手袁绍阳/祁崇萱获得A组标准舞亚军,这是他们今年在国际赛场上的首次亮相。中国选手许

热门文章

  • 解码“新IT”的5个特征和3大价值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产业浪潮中,以智能设备、边缘计算
  • OPPO k1的低价高配真实么?网友:不看不知道

  • 近日OPPO一款新机OPPO k1,摒弃了高价低配,就连自家老大哥r17都要怼一下。更是放弃了请代言人,以往的OPPO手机还没出来,各路流量小生,花样美男的代言就先来了。还有线下销售人员的
  • 一招教你手机无限制成为一台新设备

  • 大家平时用手机去注册app,肯定会遇到检测设备异常,交易关闭,等问题 这个都是手机已经不止1-2次注册过此app,不断更换手机仅是一个暂时的方法,却不是长久之计,手机总归会用完
  • 从零开始如何开网店

  •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网购已经成为家家户户生活中离不开的一种购物方式了。网购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想要涉足电商事业,那

最新文章

  • 在月亮上盖房子难在哪儿?

  • 在月球上盖房子,真的遥不可及吗?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会有一群“中国超级泥瓦匠”为人类在月球上建起科研站。近日,首届地外建造学术研讨会在武汉举行。众多专家学者围绕“如何在月
  • 文化芬芳润心田 ——通川区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综述

  • 魅力通川 (孙伟 摄)文化进万家活动通川书法家送福送春联进万家区旗袍协会会员莲花湖湿地公园走秀滔滔州河水,彰显个性的张扬;巍巍凤凰山,续接生命的力量。通川,一片底蕴深厚的文化
  • 五一全国住宿预订热门20城,山东独占4席

  •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2023-04-11 10:19今年“五一”假期或将迎来国内旅游市场五年来最旺的一季。美团、大众点评数据显示,截至4月10日,“五一”期间国内的住宿、交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