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如果有人问你,一个人最大的能力是什么?你也许会回答: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很重要,但是,如果你解决的是错误的问题,这种能力就完全是浪费。作为一名产品经理,你需要提出对的问题。这里有17个问题可以帮助你锐化思维,文章来自编译。
如果几年前有人让我用两个词提炼产品管理这个角色的话,我会说:解决问题。这不就是我们的主要工作吗?找出客户的问题是什么,然后加以解决。 砰,搞定,掌声在哪里?!
热衷于解决问题的问题在于,一旦我看到一个问题,我的本能反应是“我该如何解决?”我太容易被太多的问题所吸引了。这意味着:
往往所有问题我都想自己解决,然后很快就会筋疲力尽。
当我没法获得足够的支持和资源来解决问题时,我也常常感到沮丧。
而且,最糟糕的是,在执行解决方案时,我很容易会感到无聊,因为我已经爱上了另一个问题。
在经历了太多的倦怠和沮丧之后,我吸取了教训。如果你现在问我,我的工作是什么,我会回答:价值倍增。这意味着我只致力于解决值得解决的问题,为客户提供最佳价值。
把注意力放在增加价值而不是解决问题上,这样其实你会成为更好的问题解决者。
以下列举了 17 个探索性问题,可帮助你锐化思维能力,问题共分为 3 个部分。
第 1 部分:评估问题有没有解决的价值
如果问题你已经有了,那么本节就很有用。你可能会在看客户反馈、与支持团队交流,或者在看客户录音的时候遇到这一节的内容。用约会来打比方,这是为了确保对方值得你陷入爱河。
#1:这个问题是不是只是某个更大问题的症状?
花点时间,连续问 5 个为什么,并确保找到可以解决的根本原因,而不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种说法永远都是值得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某个功能的注册率很低,而你发现表单存在一些可用性问题,你很容易就会单刀直入试图修复这些表单问题。(或者更糟糕的是,你先看到了可用性问题,然后你研究起注册号来,想确认这是不是问题。而这就是确认偏差!)
与此同时,注册人数可能很少,因为这一功能其实没太多价值(质量问题),或者没有给客户带来他们需要的价值(产品市场匹配问题)。这就是为什么做定性和定量分析很重要,这样才能全面了解情况。
#2:这个问题对客户有多大影响?
有人会用要么“锦上添花”,要么“必须拥有”来回答这个问题,没那么简单。在评估问题的影响时,你需要考虑三个方面:
覆盖面:这个问题影响到的客户数量。这个数字是真实、客观的。
强度:这个问题的痛点有多痛。衡量可以粗颗粒度一点,用低-中-高划分,或者也可以用 1-10 的尺度,颗粒度由你决定。给出的分值应尽可能基于用户研究。
用户细分:受此问题影响的客户是谁。对企业来说,有些客户比另一些客户更有价值。在这一点上,可以采用系数,比如细分客户 A 和 B 的系数是 1x,但细分客户 C 的系数是 2x 。
影响 = 覆盖率 * 强度 * 用户细分
这三个维度都考虑到可以让你更全面地评估问题的重要性。
#3:解决这个问题对公司有什么好处?
知道吗,客户需要的和公司想要的未必总是一致的。当公司不在乎某件事情,因为这件事情对他们来说无利可图时,我就是那个眼睛明亮、充满理想主义的年轻女性。毕竟,成立公司是干什么的?不就是为了通过满足客户的需求来赚取利润嘛。
我可以告诉你一个能从中受益的技巧:思考一下,看看这个问题从长期来看会如何损害到公司的利益。也许短期内缺乏明确的诱因促使企业解决这个问题,但慢慢地,这个问题会削弱客户对公司的信任,并损害企业长期的盈利能力。
#4:它是否符合公司/产品的长期愿景和战略?
就算问题对客户有影响,而且解决问题对公司来说也有利可图,但仍可能与公司的愿景不一致。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问题出在 web 端,而公司希望专注于 app。
当某个重要问题与公司/产品的愿景不一致时,对它说“不”对于保持专注就至关重要了。借用迈克尔·波特的话来说,“战略的实质就是选择不做哪些事情。”
#5:为了做这个你需要降低什么事情的优先级?
你的资源有限,一旦处理某个问题,就意味着其他问题没有处理的机会。这就是机会成本:错失机会带来的潜在损失。
如果打算不解决这个问题的话,要思考接下来要干什么,并确保做那件事情的代价你负担得起。
#6:如果什么都不做会发生什么?
思考延迟的成本,或无所作为的成本,这是一项非常强大的思考练习。你还会发现,有的问题就像一场大火——要么现在就破灭,要么就得等以后再重建。有的问题则像漏水的屋顶——会慢慢变得越来越糟,直到整个屋顶都倒塌。还有一些问题就像一滩水——很烦人,但只要每个人都知道绕着走,问题就不会伤害到任何人。
第 2 部分:找到重要的问题
还是拿约会来打比方,知道智者怎么说吗,“单身其实挺好的,因为你可以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伴侣是什么样的!”同样地,当你不去想某个特定问题时,就会有更多的空间去思考大局。
初级和高级产品经理之别往往就体现在这里。高级产品经理能发现并确认将产品提高 10 倍的机会,而不是仅仅提高 10%。
#7:客户要完成的工作是什么?
要完成的工作(JTBD)这个思维框架能让你站在更高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不是仅考虑产品的可用性。用户从伦敦飞往都柏林时,他们的目标不是坐飞机,而是与同事见面。如果你是航空公司,你的替代威胁不仅仅是同行的航空公司,还有 Zoom 和 Google Meet。
要了解客户为什么要“雇用”你的产品,这可以明确产品的改进方向。 Airbnb 的用户希望度过一个愉快的假期,而不只是有个住的地方——于是,Airbnb Experience 就诞生了。
#8:如何为产品建立更深的护城河?
护城河是环绕着城堡的深水池——这是保护城堡免受攻击的一种手段。给业务或产品建立护城河,就是让新进入者或竞争对手难以窃取你的客户。
建立护城河最流行的方法之一是创造网络效应:使用产品的人数增加,会增加产品对每一位用户的价值。
社交媒体(如果你没有朋友,或者无人可以关注,那这个社交网络就毫无用处)或交易市场(如果客户找不到自己需要的产品/服务,或者卖家找不到任何买家,交易市场就毫无用处)等产品的网络效应就很明显。找不到任何买家)。但你也可以给一般是自己完成的活动(比方说锻炼或者投资)增加社交元素来给其他产品实现网络效应。
网络效应只是建立护城河的方式之一。你还可以通过对产品建立情感依恋、为技术申请专利等来阻止客户把挖走。
#9:如果某个新的创始人要写份 PPT 来颠覆我的行业的话,他会怎么评价我的公司/产品?
你的公司/产品也许也是几年前成立的,也有着一样的雄心:要颠覆一个已经坏掉的行业。你把有着 50 年历史的公司当作敌人,并将自己的解决方案定位成革命性的救星。
如果你停下创新的脚步,很容易在短短几年之内就沦为那个老朽的敌人。
社会的发展速度日新月异,门槛也在不断提高。如果你不颠覆自己的产品,别人就会来颠覆你。
#10:未来什么样的情况会让我的产品变得无关紧要?
疫情给许多公司都造成了打击。要靠人出游或聚会的产品突然陷入瘫痪,被迫迅速转向在线活动或靠其他方式赚钱。
Covid-19 这种规模的疫情可能每世纪都会发生一次,但这并不意味着就不会有其他情况导致你的产品变得无关紧要了。比如监管发生变化就是可能情况之一。
这未必就是一夜之间发生的革命性变化。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植物性肉类替代品、工作共享等的缓慢发展也可能会影响你的产品。要保持警惕,因为未来已来,只是分布不均。
第 3 部分:发现最佳的解决方案
说到产品发现,一般关注的焦点是问题发现。 “产品经理拥有问题,工程师拥有解决方案”这句老话也可能导致产品经理不愿进入解决方案领域。
我完全同意产品经理不应该做决定,或者孤立地指定解决方案更是不可行。但是,产品经理依然应该通过积累工程师、设计师、数据科学家以及利益相关者的专业知识,从而推动解决方案的发现过程。
#11:我们对解决这个问题有多大的兴趣?
简单来说,你想分配多少资源进去?你希望设计师和工程师在这方面花费多长时间?就像帕金森定律的建议那样,任务可以扩展,从而填补被赋予的时间和空间。
要尽早澄清边界,并告诉团队,这一点非常重要。
#12:开发什么才是可行的?
用户需要一个好的解决方案,方案对企业来说需要是可行的,而且可以利用手头的资源,在一定的约束下开发出来。
假设问题 1-11 的作业你已经做完了,并且假设你的解决方案是别人想要而且商业上也可行的。接下来就是工程的可行性了,你得利用自己的工程师(以及其他技术职能,如数据科学家)的专业知识来弄清楚能不能做出来。
这个发现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不同的解决方案有着天壤之别。比方说,我在 Bulb 的团队正在探索在这款 app 上提供节能建议。解决方案可以是以下几点的组合:
创建一条横幅广告,链接到包含一般建议的博客文章
拆解建议,让建议看起来似乎是 app “原生”的
仅显示适用于用户的建议,提供建议的个性化(比方说,如果房屋是新建的,就不要说“改善房屋的隔热”这样的话)
显示节省下来的金额,提供个性化建议(比方说,这样做的话,你每年可以节省 20 英镑)
第三和第四个解决方案需要有用户数据,但我们未必掌握,因此目前可能不可行。有了这些知识,你就可以做出决定了,比方说现在先做第二个解决方案,同时对第三和第四个的价值做一些研究,看看是否值得去做。而这又让我想到了下一点:收益递减。
#13:收益递减点在什么位置?
最复杂的解决方案几乎肯定是开发成本最高的解决方案。好消息是,你的客户未必需要!花费一半时间开发出来的解决方案也许就能完成 80% 的工作——收益递减原则大概也适用于此。
怎么测试这一点?可以开发解决方案的 MVP 版,发给一小部分用户,然后衡量它的影响。通过小小的迭代不断改进解决方案,而不是花费数月时间开发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
#14:红队对这个解决方案有什么看法?
“红队”是假想敌练习,把你的解决方案当作敌人、最大批评者或竞争对手。红队的工作是寻找解决方案的漏洞,并用所有可能出错的地方来挑战你。这个练习非常有用,因为你的真正的竞争对手到后面可能会做同样的事情。
你也可以想象,自己也许会收到最冷嘲热讽的新闻评论。尤其是如果你的公司受到很多关注的话,这种情况完全是有可能的。 (那篇标题为“Facebook 要求用户提供裸照”的新闻是什么时候发的我还记得……)
#15:最危险的假设是什么?怎么才能降低它的风险?
解决方案基于假设——客户想要执行某些操作,工程师可以用某种方式开发某些东西,等等。你的团队对这些假设的信心水平可能会不一样。而且每个假设对于让你的解决方案行得通来说,其重要性也不一样。
不妨用四象限法来对这些假设进行分类,其中横轴代表置信度,纵轴代表重要性,这样就可以确定需要降低哪些假设的风险了。
#16:我们能提供的价值的最小切块是什么?
我会尽量避免连续开发几个月,然后一次性发布一个成熟的功能。不管你做了多少研究和测试,对于功能的成功来说,真正考验是被发布出去的时候。研究和发布之间的时间差会增加需求、趋势和需求发生变化的机率。
出于这个原因,我一直主张要分阶段制定开发计划。专注于释放小块的价值,然后不断迭代。
如果你的功能解决的是明显的痛点,这一点也很重要。你的客户会喜欢马上就能缓解 60% 问题的解决方案,而不是在一年之内缓解 100% 问题的解决方案。
#17:我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佳人选吗?
你一定很困惑吧——什么?!为了细化这个问题并定义解决方案,你问了我 16 个问题,然后还想让我把这个交给其他人干?
是的,尤其是如果你的公司正在迅速扩张,而且你正在成为团队更资深的成员的话。不要害怕放弃你的乐高积木——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成长。把问题解决授权给资历浅一点的团队成员,你可以学习新技能(比方说委派、指导的技能)以及腾出时间做更有影响力的工作。
译者:bo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