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

2023十大科技趋势发布:科学与技术“各打半场”

日期: 来源:科学网收集编辑:科学网

文 | 《中国科学报》记者 赵广立

“生成式AI的内容创作能力,预计将在2025年达到人类同等水平,达摩院预测,生成式AI将迎来应用大爆发……”

“后摩尔定律时代,芯片领域正寻求新的突围路径,基于先进封装技术的Chiplet(芯粒),可能重构芯片研发流程……”

“因云而生的云原生安全技术,将推动平台化、智能化的新型安全体系的成形……”

1月11日,阿里巴巴达摩院(以下简称达摩院)发布了2023十大科技趋势,其中既囊括了AI、芯片、云计算等领域正在酝酿的技术裂变,同时也给出了计算光学成像、城市数字孪生、双引擎智能决策等热门技术中肯的展望评估。

这是达摩院成立五年多来第五次推出年度十大科技趋势。不言而喻,“十大科技趋势”代表着达摩院从过往数年科技发展的变迁中,对最有潜力的技术领域的“投票站队”,并寻找它们在未来的演进脉络。

这个过程并不容易:就好像一个正待捕捉猎物的猎手一样,内心既充满着对猎物的热望,又要冷静地跟在这些技术身后,审慎地研判它们的下一个动向。

越是不确定的未来,越需要确定性的技术


或许会有人说,科技趋势预测准确率不可能达到100%,甚至只有一半准确、剩下一半不那么准确,这样的预测有多大用处?

对科技趋势的预测不是“猩猩掷飞镖”。用一种确定的方法,对不确定的未来进行预测预判,是人类的朴素追求。

今天人们对科技发展趋势的预测,承载的亦不仅仅是探索世界、阐明规律的好奇心,更包含了人们通过“押注”未来科技、破局发展困境的向往。

正如达摩院十大科技趋势项目特邀专家、《电脑报》创始人陈宗周所说,处在科学技术与生产力迅猛发展变化的时代,人类社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需要穿透未来的思想洞见,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需要准确把握科技发展趋势。

换句话说,在变动不居的世界,没有什么比确定性的技术方向,更适合成为人类应对未知挑战的有效武器。

而通过预判科技趋势普及科学技术知识,让广大群众包括青少年不断了解最新科技发展动态与未来趋势,这样的长期工作同样重要。

然而,预言未来从来都是一件充满风险、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人们见过戈登·摩尔这样的成功者,也见过误判趋势的失败者。拥有贝尔实验室的AT&T滑向颓势、举国之力的日本“五代机”项目遭遇惨败,尽管因素复杂,但误判趋势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但这不是劝退人们放飞想象的理由。开展科技趋势研究,重要而具有时代价值。

较之于计较准确率高不高,人们更应该关注这样的研究是否足够坚持和深入,因为这是在不可抗力之外,提高预测准确度的重要标度。

这也正是达摩院成立5年多、年年都推出十大科技趋势的重大动机:向更深更广的技术领域寻求“确定性”、生产力和发展空间。

“致广大而尽精微”的方法论


面对未来科技发展趋势研究这项具有挑战性的高难度工作,达摩院在持续5年的探索中,摸到了哪些“石头”过河?

唐纳德·司托克斯在《基础科学与技术创新:巴斯德象限》中把科技从理论研究到应用落地,分为了波尔象限、巴斯德象限、爱迪生象限与皮特森象限,提出了以巴斯德象限为中心的研究思路。这一思路着重考量的是,基础研究“应用引发”。

达摩院2023十大科技趋势就采用了“巴斯德象限”研究思路:使用“定量发散、定性收敛”的分析方法,达摩院十大科技趋势项目团队从学术创新、技术突破、产业落地、市场需求等维度对主流技术趋势进行评估。

此外,研究团队先后访谈产、学、研、用领域近百位专家,力求“致广大而尽精微”,最终筛选出趋势榜单。

这是达摩院这些年在科技发展趋势研究中,逐渐建立起来的的一套方法论。这套方法论用更为宏大的视野研判技术发展趋势,基于理论关注度、技术可行性、产业化程度、社会价值等因素的综合衡量,最后遴选出最可能的十大科技发展方向。

为什么要在科技趋势研究中如此用心着墨?

达摩院院长张建锋感到,谋定而动,方能笃行致远。要在纷纷扬扬的潮流喧嚣中看清未来走向,需要在科学与技术、产业与应用之间,不断进行思想碰撞、达成共识、创造价值,方能“探寻更具确定性的未来和科技的前进方向”。

科学的下半场 VS 技术的上半场


据达摩院2023十大科技趋势项目成员秦钖的观察,人类经历的三次工业革命,都有着明显的上半场和下半场。其中,上半场的重要特征是“技术的涌现”,下半场则是“技术的固化”——他说的“固化”,更多指的是脱颖而出的技术最终在产业实践中被市场大规模选择。

让我们回望一下。

作为近代科学革命的集大成之作,牛顿撰写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在17世纪末发表。近一个世纪后,才有了瓦特改良的蒸汽机、织布工发明的珍妮纺织机。继而,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

第二次工业革命起始于电气时代。19世纪20年代,法拉第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电动机,10年后再次发现了电磁感应。但直到19世纪70年代,实用化的发电机才终于问世,拉开了电气时代的序幕。

第三次工业革命,图灵、冯·诺伊曼等人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并完善了计算机的概念,开启了信息技术革命;但直到千禧年之后,个人计算机才大规模普及。许多今天我们习以为常的技术,都曾以“黑科技”或“潜力股”的身份示人,比如云计算、大数据挖掘、生物特征识别等等。

或许这正是科学技术最本质的特征:即便是颠覆性的科学突破,也需要持续性的技术迭代与创新,方能终于以日进一寸的累积改变人们的日常生活。映射到技术的变迁上,就是所谓的“上半场”“下半场”。

这也正印证了科技趋势研究的难之所在:当技术刚刚涌现,或者正在迭代过程之中,人们还难能看到它的发展步伐,更休论全貌。

而越是困难,就越是深刻地说明,科学突破的伟大,需要技术在产业实践的演进中用时间去证明。

一个健康向前的文明,当然需要伟大的科学突破以及对其的正名。

这或许正是达摩院审视2023年科技趋势所秉持的“Back to Basic”(回归本质)初心。它给了我们一份参考,能让我们从更宏大的视野,去把握科技的趋势,抓住发展的机遇。


附:达摩院2023十大科技趋势及简要介绍

相关阅读

  • 泰安市7项成果入选第九届淮海科技奖

  • 近日,第九届淮海科技奖揭晓,由泰安市科协组织推荐申报的泰安市区域科技创新项目,经淮海科技奖励评审委员会初评、复核,泰安市共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的好成绩。
  • 张掖:“请进来”+“走出去”促招商

  • 2022年12月份以来,张掖市牢固树立“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生态圈”思维,抢抓关键节点,紧盯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等重点区域,围绕综合能源及装备制造、新材料、农畜产品
  • 潘教峰:2023年产业科研工作需重点关注三大问题

  • 1月8日,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以下简称战略咨询院)主办的“《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到未来产业》新书发布暨未来产业研讨会”在线举行。战略咨询院院长潘教

热门文章

  • OPPO k1的低价高配真实么?网友:不看不知道

  • 近日OPPO一款新机OPPO k1,摒弃了高价低配,就连自家老大哥r17都要怼一下。更是放弃了请代言人,以往的OPPO手机还没出来,各路流量小生,花样美男的代言就先来了。还有线下销售人员的
  • 一招教你手机无限制成为一台新设备

  • 大家平时用手机去注册app,肯定会遇到检测设备异常,交易关闭,等问题 这个都是手机已经不止1-2次注册过此app,不断更换手机仅是一个暂时的方法,却不是长久之计,手机总归会用完
  • 从零开始如何开网店

  •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网购已经成为家家户户生活中离不开的一种购物方式了。网购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想要涉足电商事业,那

最新文章

  • 2023十大科技趋势发布:科学与技术“各打半场”

  • 文 | 《中国科学报》记者 赵广立“生成式AI的内容创作能力,预计将在2025年达到人类同等水平,达摩院预测,生成式AI将迎来应用大爆发……” “后摩尔定律时代,芯片领域正寻求新的突
  • 东京股市五连涨

  •   新华社东京1月12日电(记者钟雅 欧阳迪娜)东京股市12日继续小幅上扬,实现五连涨。日经225种股票平均价格指数收盘上涨0.01%,东京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指数上涨0.36%。  受隔
  • 新春走基层丨“90后”村支书的新年新愿

  •   “三九”严冬,西北的寒风格外凛冽,但在甘肃省临夏县先锋乡徐马村的蔬菜大棚里,红彤彤的西红柿挂满枝头,暖意洋洋。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和不断优化,设施农业
  • 申请人必读!2023年度国自然基金项目指南发布

  • 1月11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网站发布《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该《指南》对各类项目的定位、申请条件和相关要求分别进行了介绍与说明,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中方:高度肯定和赞赏

  • 1月12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据报道,巴新外长特卡琴科日前宣布,关闭“巴新驻台湾商务代表处”。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汪文斌资料图。图源:外交部 汪文斌
  • 新春走基层丨平稳而有序、忙碌而温馨

  •   “曲奶奶,您今天感觉身体怎么样?”一大早,天津市南开区望园养老院院长陈鑫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从老人健康状况到食堂卫生安全,从医药物资储备到当日重点工作,日常巡查一圈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