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

安徽这个宝藏城市,要批量“制造”上市企业

日期: 来源:正解局收集编辑:正解局

先讲一个商业故事。

提到日本商界大佬,绝大部分人能想到的恐怕就两个人:柳井正、孙正义。

知道柳井正,是因为优衣库;了解孙正义,是因为阿里。

不过,日本还有一位富豪,和柳井正、孙正义不相上下,在著名的彭博全球亿万富豪指数上,他甚至还曾经超过柳井正、孙正义,成为日本首富。

他就是:滝(lóng)崎武光。

这个名字很多人可能还是第一次听说。

而他创办的公司(基恩士),大部分普通人恐怕也没怎么听说过。

还有绝大部分人可能没想到,基恩士是日本最赚钱的公司,2023财年营业利润率高达54.08%,2022年55.3%,2021年55.4%……

这个公司里员工的收入,是日本上市公司平均水平的4倍多,2021年更是排名日本第1。

基恩士为什么会这么“暴利”呢?

其实,滝崎武光把他的生意秘籍,藏在基恩士的英文名字里:Keyence(Key of Science,意为科学之钥)。

在他看来,现代科学之钥就在于基恩士的主业:传感器。

今天这篇文章想说的不是基恩士,而是这样的科技和商业传奇也正在安徽的一座宝藏城市发生。这个城市就是:

蚌埠。

第六届中国(蚌埠)MEMS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大会召开 摄影/陈昂

滝崎武光曾经解释基恩士的利润,“是对顾客发挥作用的程度。”

直白表述就是,配得上这样高的利润。

大家可能会有疑问,说到传感器,很多人还很陌生,怎么就会这么赚钱呢?

所谓传感器,从名字也能看出大概意思,其实就是把声、光、电以及温度、重力、惯性,甚至是气味等等信息,转换成电压、电流等电信号,然后来驱动设备。

在上个世纪,日本就把传感器列为十大科技之首,并且认为:谁支配了传感器,谁就能支配新时代。

当下,我们每个人几乎每天都离不开传感器。

比如,我们手机之所以能指纹解锁,能拍照,能打手游,都是因为有传感器。

传感器,就像是机械、电子产品,甚至是我们的高铁、高楼、桥梁、飞机、太空飞船等等,几乎所有现代工业产品的“五官”,能听到、看到、闻到、感受到,也让我们的这个世界更加智能、更加“聪明”。

传感器分类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

有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传感器市场规模有1929.7亿美元,换算成人民币差不多1.4万亿。

其中,中国占到1/4左右。

全球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及增速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

但不少人可能不知道的是,我国80%中高端传感器需要进口,特别是传感器芯片进口更是达90%。

说到高科技,知道芯片的人多。

但实际上,传感器同样是国之重器,又是赚钱的高科技产品。

《新闻联播》就曾经用了3分多钟来介绍中国传感器的发展。

如何避免像芯片一样,被“卡脖子”?

在百年大变局下,如何实现传感器的自主可控、国产替代,这是一道必答题。

5月25日,正解局受邀参加了第六届中国(蚌埠)MEMS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大会。

又和当地政府、产业界聊了聊,很兴奋、很受鼓舞。

提到蚌埠,大部分人可能首先想到的是国家交通枢纽,但实际上,蚌埠的产业基础也十分雄厚,是全国26个老工业基地城市之一,有34个行业大类、400多个门类工业体系。

而蚌埠的传感器产业发展已经蔚为大观。

蚌埠交通大通道规划示意图 制图/正解局

近些年,最热门的是MEMS传感器,利用微纳技术把传感器和微机电系统集成在一起,是智能传感器时代关键设施。

而蚌埠已集聚智能传感产业链相关企业200多家,其中规上企业44家,初步形成了研发、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应用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布局,2023年实现规上企业产值50.8亿元。

累计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0家、安徽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40家。

如果炒股的朋友,可能知道芯动联科,就是蚌埠企业。

芯动联科的科研人员正在工作中 摄影/刘晨

它生产的MEMS传感器芯片是目前国产性能最优的硅基MEMS惯性传感器,整体水平国际领先。2023年公司毛利率83.01%,净利率52.16%,在高科技上市公司中名列前茅。

在中国神舟系列载人飞船飞行任务中,也使用了位于蚌埠的安徽北方微电子研究院公司研制的压力传感器等元器件。

根据赛迪顾问最新发布的报告,中国传感谷中央创新园区综合能力跃升全国十大高质量传感器园区。

蚌埠,已然是中国传感器产业的发展高地。

实际上,近年来在传感器产业上发力的城市不少。

大家可能好奇,蚌埠为什么能脱颖而出?

先看张图片。

这个图片截取自1989年,中国电子器材公司编写的《中国电子工业企事业名录》,当时的机械电子工业部副部长张学东写了序言。

其中关于传感器,就专门推荐了蚌埠的企业。

实际上,蚌埠是中国三大传感器生产基地之一,有着深厚的产业积淀。

不过,蚌埠还有一个重要的杀手锏:晶圆制造能力。

MEMS传感器一样离不开芯片,现在芯片我们被“卡脖子”不在设计,而在制造。

蚌埠现在已经拥有6英寸高性能体硅MEMS晶圆制造平台,此外总投资50亿元的8英寸MEMS晶圆生产线,被列入国家集成电路生产力布局重大项目,将于年底串线投产;蚌埠有1200多名专门人才和各种制造工艺工程师,自主研发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4套工艺技术体系,系统解决了MEMS制造领域技术短板,成为国内中高端MEMS技术与产品的制造高地。先后取得各类科技成果800余项,其中国家级成果10项。

当地主政者在访谈中,自豪地说,蚌埠的晶圆制造能力“不比任何一线城市差”。

而现阶段,芯片产能是中国极为稀缺的资源,谁能拿到产能,谁就能成功。蚌埠恰恰占据了先机、主动。

在我看来,蚌埠之所以能脱颖而出,还有一个关键因素:

完整、优质的传感器产业生态。

2021年,在省级支持下,蚌埠启动建设中国传感谷,这也是安徽省人工智能产业“三谷”之一(合肥声谷、芜湖视谷、蚌埠传感谷)。

蚌埠把中国传感谷按照“一谷三园多点”布局:

MEMS核心器件产业园,由安徽北方微电子研究院公司建设运营,有1条6英寸MEMS晶圆线,已成为国内较为知名的MEMS产品设计、制造、封装、筛选、补偿、测试及应用的全产业链研制生产基地。

科技孵化园:主要是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孵化培育,已孵化壮大芯动联科、希磁科技等多个小巨人企业。

希磁科技的工作人员 摄影/刘晨

中央创新产业园:打造集智能传感器材料、设备、研发、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应用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专业化园区,已引进产业类项目60个,总投资约189亿元。

多点:各县区结合实际联动发展智能传感上下游产业。

园区还投资3.5亿元建设了公共服务示范线,能满足初创企业工艺孵化、工程化试制和测试需求,传感谷中央餐厅已投入运营,14万平方米公寓及配套设施年内建成交付。

蚌埠还和安徽省人工智能、省铁路等主题母基金合作组建北方微鑫、新一代信创等5只产业基金,总规模达到30亿,未来计划提高到100亿以上。

所有传感器的奇思妙想,在蚌埠都有可能变成现实。

中国传感谷 摄影/刘晨

科技创新,需要产业驱动。

要实现中国在中高端传感器领域的突围,同样要靠产业的持续发展壮大。

这次,安徽省科技厅牵头,联合7个省级部门,推出5个方面、14条支持中国传感谷发展的政策,条条是干货,简要看几条:

在投资支持方面,符合条件的企业,按照固定资产投资额的10%—15%给予最高3000万元补助,对“数字领航”典型示范项目最高奖补500万元。

在创新支持方面,承担的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原则上每个项目给予1000万元左右资金支持。

在人才支持方面,对顶级人才和团队,5年内给予项目经费支持和人才奖励;新入选省级以上重点人才项目的,给予最高100万元一次性生活补贴支持,其中创业人才再给予最高200万元创业启动资金。

在上市融资方面,成功上市发行,能拿到1000多万元奖励。

在访谈中,当地主政者几次提到,未来“蚌埠会诞生一批上市企业”。

第六届中国(蚌埠)MEMS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大会签约仪式 摄影/陈昂

之所以这么自信,也是有自信的逻辑。

传感器有3万多种,即便是像文章开头说的基恩士,还有美国霍尼韦尔、德国西门子等巨头,也只能占据很小一部分。

所以,这就给了无数中小企业提供了机会,成长为“小而美”的专精特新企业。

当下,在强调自主可控的大背景下,在传感器领域实现国产替代,国内企业机遇无限。

而蚌埠有着深厚的产业积淀、晶圆制造能力以及优越的产业生态、真心实意的扶持政策,有能力接住这波“泼天富贵”。(题图摄影/陈昂)


相关阅读

  • 喀什落地中国首个IRU认证的TIR集结中心

  • 石榴云/新疆日报讯(记者 加孜拉·泥斯拜克报道)5月26日,中国首个IRU认证的TIR集结中心授牌仪式在喀什市举行。5月26日,中国首个TIR集结中心授牌仪式在喀什市举行。石榴云/新疆日
  • 24省份已出台省级控烟相关法规

  • 我国已有24个省份出台省级控烟相关法规2023年,44个城市新出台或修订了市级控烟相关法规。截至目前,我国24个省份出台省级控烟相关法规,254个城市出台市级控烟相关法规,全面无烟
  • 中国人吃掉全世界70%的西瓜,“吃瓜群众”石锤!

  • 中国人爱吃瓜?近日, "中国人吃掉全世界70%的西瓜"话题冲上热搜榜。西瓜,经济又美味,被称之为“夏天的红宝石”。对于西瓜,中国人可谓是情有独钟。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2021年的统计
  • 数字中国创新大赛落幕,12个赛道决出72个奖项

  • 昨日,2024数字中国创新大赛总决赛颁奖典礼在榕举行。现场分别为数据要素、智能科技、数字城市等12个赛道的一等奖、金奖等72个奖项颁奖。青少年AI机器人赛道选手正在紧张比赛

热门文章

  • 解码“新IT”的5个特征和3大价值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产业浪潮中,以智能设备、边缘计算
  • OPPO k1的低价高配真实么?网友:不看不知道

  • 近日OPPO一款新机OPPO k1,摒弃了高价低配,就连自家老大哥r17都要怼一下。更是放弃了请代言人,以往的OPPO手机还没出来,各路流量小生,花样美男的代言就先来了。还有线下销售人员的
  • 一招教你手机无限制成为一台新设备

  • 大家平时用手机去注册app,肯定会遇到检测设备异常,交易关闭,等问题 这个都是手机已经不止1-2次注册过此app,不断更换手机仅是一个暂时的方法,却不是长久之计,手机总归会用完
  • 从零开始如何开网店

  •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网购已经成为家家户户生活中离不开的一种购物方式了。网购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想要涉足电商事业,那

最新文章

  • 安徽这个宝藏城市,要批量“制造”上市企业

  • 先讲一个商业故事。提到日本商界大佬,绝大部分人能想到的恐怕就两个人:柳井正、孙正义。知道柳井正,是因为优衣库;了解孙正义,是因为阿里。不过,日本还有一位富豪,和柳井正、孙正义
  • 科技周阅读分享 感受科技魅力

  • 全媒体记者孔莉5月25--6月1日是2024年全国科技活动周,为激发广大市民的创新热潮,营造浓郁的科学氛围。5月25号,驻马店市图书馆、驿城区图书馆及河南日报社大河书局组织开展以“
  • 【非遗】芦山花灯||杨青

  • 芦山花灯杨 青“说要走、便要行,哪怕山高路不平……”河道旁的龙门镇上,瓦房内飘出“小幺妹”的歌声。歌声清脆,从门缝里、窗棂上使劲钻出,飘向远方。芦山花灯(图源:共青团
  • 平舆县:党建“双提升”激活乡村振兴内驱力

  • 全媒体记者 朱剑锋 通讯员李亚超5月22日,平舆县李屯镇集镇共同富裕加工园区,员工正聚精会神地赶制订单。截至目前,入驻集镇共同富裕加工园区的企业达26家,经营性收入超500万元,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