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

为了吃,它们进化出了长脖子

日期: 来源:中科院物理所收集编辑:中科院物理所

正文共1680字,预计阅读时间约为6分钟

图:古泽蛉生活环境重建(中央美术学院白冰洋副教授 绘制)

近日,我国古生物学者在内蒙古道虎沟生物群的化石中发现了一种虫子,生活在大约1.6亿年前的侏罗纪,颈部夸张地延长,并且体型巨大。它们是什么虫子?又为什么有这么长的脖子?

它们是什么?

这是化石和它的复原图,可以看到,除了口器之外,虫子身长4.3厘米,脖子长5毫米。

根据特有的捕吸式口器和颈部,研究人员判断它属于脉翅目。它也是脉翅目幼虫最早的化石记录。

脉翅目()属全变态昆虫,现存约6000种。其成虫被称为蛉,前后翅均为透明或半透明膜质,通常有细密的翅脉分布;幼虫外形奇特,头部上下颚特化为一对捕吸式口器,头和前胸之间骨化形成颈部,这种口器用于夹住猎物之后吸食它的汁液。脉翅目中就有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草蛉,由于它们捕食蚜虫,常被用作害虫防治的天敌生物。它们的幼虫是凶猛的捕食者,除了捕食蚜虫、蚧等害虫之外,也会取食同类。

图;生活中常见的草蛉成虫(冬季体色),作者拍摄;草蛉幼虫捕食草蛉成虫(幼虫是凶猛的捕食者,除了捕食蚜虫、蚧等害虫之外,也会取食同类) sp. © neomyte CC-BY-NC

脉翅目起源于约三亿年前的晚古生代,至侏罗纪已具有极高的形态多样性。在我国东北的中晚侏罗世地层中发现过大量精美的蛉成虫化石。与丰富的成虫化石相比,脉翅目幼虫化石较为罕见,除偶尔被琥珀包裹之外,这些身体柔软的幼虫很难有机会被保存,这使得我们对地质历史时期脉翅目幼虫的形态和演化缺乏了解。

图:”中生代的蝴蝶”,我国中侏罗世道虎沟生物群蛉化石。侏罗纪的蛉(右)和现生蝴蝶(左)对比,是趋同演化的经典案例。参考文献

脉翅目幼虫因各自不同的捕食策略,在形态上发生了广泛的特化,在亲缘关系较近的亚科之间都有较大的差异,在分类鉴定上有重要意义。(图:脉翅目幼虫)

图:脉翅目各种科幼虫形态,引自参考文献。

它们属于一个神秘的古老类群

根据化石头部形态特征和修长的腹部,研究人员认为这批化石是早期的泽蛉幼虫,将其命名为白氏古泽蛉。

泽蛉()是脉翅目中一个神秘的类群,它们数量稀少,栖息在山地丘陵中小溪的附近,加上外观非常普通,所以很容易被人们忽略,目前在世界范围内仅发现4属19种。关于泽蛉分类学的研究也“一直走在错误的道路上”。

从1842年以来,泽蛉从原先以为的一种褐蛉,后又因为成虫更加像水蛉被归入后者,直到1967年Zwick在意大利采集到泽蛉幼虫,才根据它和水蛉幼虫巨大的差异而独立成为一个科。近年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证实了它们是脉翅目中较为原始的一支,泽蛉的祖先们在三叠纪就可能已经在地球上生活。分子生物学研究还发现,泽蛉和脉翅目中其余两个幼虫水生的科———溪蛉(或称翼蛉)、水蛉亲缘关系接近。我国学者近年在泽蛉的研究中取得不少进展,中国农业大学刘星月教授团队发现了国内泽蛉科两新种,并在云南发现一新属华泽蛉,极大的丰富了我们对这一古老类群的认知。

图:现生泽蛉科代表,澳泽蛉 sp. © Reiner Richter, CC-BY, inaturalist.org

图:此前最早的泽蛉化石发现于距今一亿年前的缅甸克钦琥珀中幼虫和成虫和现存的已经较为接近,本次发现的化石比它们早六千万年。左图:幼虫;右图:成虫。引用自参考文献

长脖子?长夹子!

这种幼虫为啥会进化出这么长的脖子?研究者们通过类比另外一类有长脖子的脉翅目昆虫,旌蛉科亚科做出了推测:

现生旌蛉科幼虫 © faluke, inaturalist.org

古泽蛉的身体笨重,运动能力差,延长的颈部可以增加头部口器捕捉的灵活性,并且在隐藏硕大、脆弱的腹部的同时,减少它们被挣扎中猎物伤害的可能性,脖子的作用就像我们生活中使用的长柄夹子。

图:捡垃圾的夹子,和古泽蛉的头部颈部类似,非常方便地夹取物品。

古泽蛉的体长超过了所有已知脉翅目幼虫化石,与现今的泽蛉在水体流速较高的小溪,或是潮湿的落叶堆这类狭窄的生境相比,古泽蛉可能的栖息地却是相对平静开阔的浅湖,它们演化出巨大的体型和特殊的颈部可能是由于充足的生活空间和食物来源。

古泽蛉的发现同样也指示了现生泽蛉的祖先曾经有着更广阔的生境,并且从侏罗纪开始就保持着水生的习性。

作者:杜旭恒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生态学院

转载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

不代表中科院物理所立场

如需转载请联系原公众号

来源:科学大院

原标题:为了吃,它们进化出了长脖子(不是长颈鹿)

编辑:Childe

相关阅读

  • “河套人”遗址积极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

  • 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萨拉乌苏河畔的“河套人”遗址,是中国境内发现的第一批有可靠地层学、年代学依据的旧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存。目前,当地正在积极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
  • 中国科学家发现2.5亿年前贵阳生物群

  • 2月10日,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宋海军教授团队主导、国内和国际多个科研机构联合的科研团队在《科学》杂志发表研究成果——他们在我国贵州省贵阳市及其周边发现贵阳生物群化石,
  • 科学家发现2.5亿年前正在“睡觉”的植物化石

  • 新华社记者 岳冉冉我国古生物学家从距今2.5亿年的化石中发现了植物爱“睡觉”的秘密。成果于北京时间2月16日在线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当代生物学》上。在自然界,有些植物拥
  • 这里恐龙一个看吧,ong?

  • 这个圆头圆脑的小可爱 就是我们本期的主角他叫“龙龙”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建州70周年的吉祥物大大的眼睛,萌萌的表情一下子就圈粉无数那么“龙龙”从何而来呢事情要从2015年夏
  • 科研人员首次发现非鸟恐龙喉部骨骼化石

  •   新华社东京2月16日电 一个日美联合研究小组发表的最新研究成果说,他们从2005年在蒙古国发现的非鸟恐龙化石中发现了喉部骨骼化石,这是世界上首次发现非鸟恐龙的喉部骨骼化

热门文章

  • OPPO k1的低价高配真实么?网友:不看不知道

  • 近日OPPO一款新机OPPO k1,摒弃了高价低配,就连自家老大哥r17都要怼一下。更是放弃了请代言人,以往的OPPO手机还没出来,各路流量小生,花样美男的代言就先来了。还有线下销售人员的
  • 一招教你手机无限制成为一台新设备

  • 大家平时用手机去注册app,肯定会遇到检测设备异常,交易关闭,等问题 这个都是手机已经不止1-2次注册过此app,不断更换手机仅是一个暂时的方法,却不是长久之计,手机总归会用完
  • 从零开始如何开网店

  •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网购已经成为家家户户生活中离不开的一种购物方式了。网购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想要涉足电商事业,那

最新文章

  • 为了吃,它们进化出了长脖子

  • 正文共1680字,预计阅读时间约为6分钟图:古泽蛉生活环境重建(中央美术学院白冰洋副教授 绘制)近日,我国古生物学者在内蒙古道虎沟生物群的化石中发现了一种虫子,生活在大约1.6亿年
  • 奋进的春天 | 吉林,奋进春天里

  • 人勤春来早,奋斗正当时。工地里的铲车轰鸣,生产车间开足马力,田野里春耕正忙,招聘市场上人潮如织……2023年开春,吉林省全省迅速掀起了建设的热潮。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
  • 山东:供需精准对接,就业高效匹配

  •   □ 本报记者 张 蓓 从春龙       张双双  2月18日,潍坊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产业园首批15家企业进驻“拿钥匙”,让企业可喜的是,落户后的招工大事也将得到解决。  
  • 夜读 | 人生何必在意,看淡便是晴天

  • 来源:念念沐心(ID:nnsg1021)作者:念念 图片:视觉中国编辑:刘倩文章已获转载授权,如需转载请联系原账号授权01有时候,生活的困难挫折,我们可以笑对;但别人的一句话,一双冷眼,却能将自己轻
  • 雷达:我一定会抓到你,除非你……懂数学

  • 设想你正驾驶飞机执行秘密任务。你要如何才能尽量避免被地面上的敌人用雷达发现呢?这是个被数学家,行业专家以及国防科学技术实验室(DSTL)成员在近期一次会议中共同讨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