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

刘维鑫走进腾冲文明大讲堂分享南极科考见闻体会

日期: 来源:腾冲发布收集编辑:腾冲发布

“最高15级大风,最低零下45.7度的气温;雪天多,每年吹雪60多天、雪暴20多天,在南极考察历史上,外国的科考队有人因极端天气失去了生命。虽然条件艰苦,但在大家的支持下,让我梦想成真,为祖国极地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了绵薄之力,南极科考的458天,是让我感到无比自豪的美好时光。”6月21日,腾冲市气象台二楼的文明讲堂上,中国第38次南极科考队队员、云南省气象部门走向南极的第一人刘维鑫“回家”讲述他的南极科考故事。

“我的工作主要是负责中山气象台常规气象观测业务、大气成分观测、气象观测仪器的维修维护,以及完成值班值守和观测资料的整理、审核、传输等工作。每天5点、11点、17点、23点,都要外出进行四次气象观测,从不中断。平常天气还好,遇到雪暴就‘折磨’人了,一路上要‘摸爬滚打’,住处和工作点两百多米的距离需要走半小时左右。乘坐雪龙号极地科考船航行过程中风浪大、浮冰多,摇晃剧烈,出发时晕船睡了三天起不来。”

| 暴风雪天气充灌探空气球

“最难熬的时光就是极夜期间,由于长时间见不到太阳,人体的激素分泌会受到很大影响,我们大部分队员都会出现睡眠障碍,怎么睡也睡不着,整天昏昏沉沉,十分煎熬。”说到在南极难忘的经历,刘维鑫总有说不完的故事。“越冬期间,我们最害怕设备故障,因为在这种大风、大雪、低温条件下去维修设备,是国内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有一次,我们负责的一个大气成分观测设备出故障了,我和队友一起去维修,平时在国内5分钟就能弄好,我们那天愣是用了快2个小时。当时气温在零下30摄氏度左右,还刮着风,体感温度很低很低,冻得我们眼泪鼻涕直往外流。设备故障排除后,我们需要拧紧保护盖上的4颗螺丝钉,戴着手套根本没办法操作,我们只得退去手套,徒手去拧,手才碰到螺丝钉就被死死地粘住了,甩都甩不掉,手冻得刺痛,每次只能拧一两圈,就赶快把手放进衣袋里取取暖,稍微暖和一点再去拧,如此反复,4个螺丝钉拧了40多分钟,回到住所,才发现我们的手指都被冻坏了,指尖的肉都冻坏了,硬邦邦的,后来一层一层地蜕皮,一个多月才慢慢地恢复了过来。”

| 施放探空气球

| 值班资料处理

提起这些“磨难”,刘维鑫淡然地说:“虽然自然条件恶劣,但走向南极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也是一种荣誉,我非常珍惜这次机会。除了主责工作,我还协助完成高空气象观测,配合完成冰雪采样、进行海冰观测,开展驻地气象信息服务,完成温度廓线仪安装调试等工作,还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工作。通过努力,圆满地完成了任务,顺利归来。”

| 海冰观测

| 维护信号线缆

| 安装设备

| 回收海冰观测设备

“为了保证队员身心健康,科考队会组织丰富的业余生活,可以滑雪、打台球,可以到海冰上徒步,观赏壮美的南极冰雪,欣赏炫美神奇的极光和萌萌的企鹅,用手机记录美好时光,有时还可以远距离地跟海豹‘打闹’。偶尔还会与周边的俄罗斯、印度等国家的南极科考站进行交流、联欢。”回忆这些美好时光,刘维鑫的脸上溢满幸福。

| 极光

| 企鹅

2021年9月,刚从腾冲市气象局调任昌宁县气象局副局长的刘维鑫通过中国气象科学院的层层选拔,从全国气象系统的技术骨干中脱颖而出,加入中国第38次南极科考队。刘维鑫随科考队于2021年11月5日从上海出发,2023年4月3日回到上海极地中心码头,历时516天,在站458天。第38次南极科考队近300名队员,留在中山考察站过冬的只有23人,其中8名科研业务人员,其他15名队员负责站区日常管理和后勤保障。中山站于1989年2月26日建成,是中国在南极的第二个考察站,也是中国首个常年考察站。据刘维鑫介绍,科考队的生活物资每年补给一次,就是出发时跟科考队员同船运输,冰冻食品充足,但随着时间推移就没有新鲜蔬菜、水果吃了,吃得最多的是豆芽。健康防护方面,配备南极“三件套”,防冻、防晒伤。每月进行健康监测和心理健康评估,每个季度采集血液、分泌物、排泄物,佩戴航天员同款睡眠监测设备,为极地生命科学研究提供科学实验基础数据。

“遇见最美南极,让我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和国家极地事业的蓬勃发展,在脚踏实地履行使命的同时,还实现了我的梦想,让我的思想得到了升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发扬‘爱国、求实、创新、拼搏’的南极精神,严于律己,奋勇争先,矢志奉献,在新的岗位再立新功。”这是南极科考之行留给刘维鑫最大的感触。

刘维鑫,1987年出生于楚雄州永仁县,2011年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方向专业毕业,被分配到腾冲市气象局工作。一个基层气象局的业务骨干,能入选“国家队”,离不开平时积累下的业务基础。担任腾冲市气象台台长期间,他坚持管理和气象服务两手抓,在做好公共气象服务的同时,他牵头以重大灾害性天气服务为抓手,做好面向政府部门、行业主管部门的决策气象服务,并独立承担了多个大型活动、重大转折性天气、灾害性天气的服务保障工作。

2012年刘维鑫被云南省气象局授予“质量优秀测报员”称号;2014年在第二届云南省气象行业综合观测职业技能竞赛中,刘维鑫获得两个单项一等奖、一个单项二等奖,荣获个人全能第一名以及团体第二名,受到云南省气象局表彰;2015年被云南省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程领导小组、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授予“技术状元”荣誉称号,被省总工会授予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2016年,他作为主力队员代表云南省气象局参加第十一届全国气象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云南省代表队荣获团体第二名和最快进步奖,创云南省气象局在全国竞赛中最好成绩,个人获“观测数据综合处理”单项三等奖和个人全能优秀奖,受到中国气象局的表彰奖励;2017年被保山市气象局评为“气象服务先进个人”;2018年被云南省气象局评为 “重大气象服务先进个人”;2019年受到保山市气象局嘉奖和云南省气象局个人记功奖励;2019~2020年参加云南省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编制,撰写作业指导书10余份;2022年12月被保山市总工会、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授予“保山工匠”荣誉称号;2023年4月,被省委宣传部、省总工会选树为2022年云南省“最美职工”年度人物。

十年气象人,一生气象情。刘维鑫从事县级综合气象业务工作十多年来,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坚定理想信念,主动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顾全大局,勇挑重担,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逐渐成长为气象服务行业的领军人物,为云南乃至中国的气象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有付出就有回报,独具匠心,默默坚守,结出累累硕果,刘维鑫在云南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擘画出了精彩人生!

“刘维鑫参加科考队员选拔时还在腾冲气象局工作,现在已经被提拔为保山市气象局业务科副科长了。能够培养输送出刘维鑫这样的优秀人才,是我局的荣幸和骄傲。”腾冲市气象局局长赵斌表示,我们将以刘维鑫为榜样,强化思想教育,狠抓业务培训,团结和带领全体职工爱岗敬业、奋勇争先,推动腾冲气象工作跨越发展,为中国的气象事业添砖加瓦。

榜样如灯,照亮前行路;榜样如旗,引领奋斗者。爱岗敬业的刘维鑫,将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和对气象事业的无限热爱,倾注到日复一日的工作实践中,也为云南气象工作者树立了标杆和榜样。


文 | 刘正凡

图 | 综合

编辑 | 官智钦、彭蕾、刘尚娇

责任编辑 | 屈晓丽、彭蕾

值班编辑 | 黄荣华 审核 | 王韬

相关阅读

  • 五莲发布人工防雹作业公告!

  • 6月28日五莲县气象局发布人工防雹作业公告人工防雹作业公告根据气象台预报,2023年6月28日午后到29日上午,我县将出现强对流天气,并伴有 8~10 级雷雨大风、短时强降水、局地冰雹
  • 首届“星辰大海·气象万千”摄影大赛结果出炉

  • 昨日,记者从平潭气象局获悉,由平潭气象局与平潭摄影家协会联合举办的平潭首届“星辰大海·气象万千”摄影大赛评选结果已出炉。据了解,比赛分为网络投票和邀请专家现场评选两个
  • 云南出台市场化招商引资奖补办法

  • 日前,云南省投资促进局、云南省财政厅联合印发《云南省市场化招商引资奖补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明确引进项目奖励、招商服务补助、绩效管理和监督等关键环节,加大以商招
  • 【公示】云南这份试点名单,4地拟入选!

  • 日前云南省商务厅发布关于2023年云南省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名单的公示云南4地拟入选
    详情如下↓↓
      根据《商务部等12部门关于开展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意见

热门文章

  • 解码“新IT”的5个特征和3大价值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产业浪潮中,以智能设备、边缘计算
  • OPPO k1的低价高配真实么?网友:不看不知道

  • 近日OPPO一款新机OPPO k1,摒弃了高价低配,就连自家老大哥r17都要怼一下。更是放弃了请代言人,以往的OPPO手机还没出来,各路流量小生,花样美男的代言就先来了。还有线下销售人员的
  • 一招教你手机无限制成为一台新设备

  • 大家平时用手机去注册app,肯定会遇到检测设备异常,交易关闭,等问题 这个都是手机已经不止1-2次注册过此app,不断更换手机仅是一个暂时的方法,却不是长久之计,手机总归会用完
  • 从零开始如何开网店

  •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网购已经成为家家户户生活中离不开的一种购物方式了。网购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想要涉足电商事业,那

最新文章

  • 刘维鑫走进腾冲文明大讲堂分享南极科考见闻体会

  • “最高15级大风,最低零下45.7度的气温;雪天多,每年吹雪60多天、雪暴20多天,在南极考察历史上,外国的科考队有人因极端天气失去了生命。虽然条件艰苦,但在大家的支持下,让我梦想成真
  • 敦煌李广杏寄递业务全面启动

  •   6月28日上午,敦煌市委、市政府与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酒泉市分公司联合举办了2023年敦煌李广杏寄递项目启动仪式。  敦煌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成员、统战部部长白甲龙
  • 宿迁航务中心皂河船闸开展主题教育廉政警示活动

  • 为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增强廉洁自律意识,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6月27日下午,宿迁航务中心皂河船闸组织全体职工赴宿城区法院开展“警示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