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

当“AI”上新能源汽车,路会更宽吗?

日期: 来源:速途网收集编辑:速途网


本文由速途网(sootoo123)原创

作者 / 欧拉拉

“省油钱”从不是新能源汽车存在的唯一理由!在关于它那些最初的设想里,“智能化”时常让一幅幅图景“跃然纸上”。如今,当AI时代来临,“水深火热”的汽车赛道会出现何种“技术魔法”,魔法赋能后,车企又能否驶向未来的星辰大海……


Faraday Future官微

日前,全球共享智能电动出行生态系统公司 Faraday Future公开宣布:将推出生成式人工智能(“AI”)产品组,并将集成到公司的旗舰车型FF 91中。

据悉,FF将其人工智能技术与ChatGPT、GPT-4等高级模型以及OpenAI和等公司的其他模型进行整合,推出FF的生成式 AI 产品组。同时,FF也将是首家在汽车中集成和展示生成式AI能力的汽车制造商。

只是,虽然新能源汽车+AI的CP组合令大众耳目一新,但未必能拓宽新能源汽车赛道。

AI上汽车:从差异化标签到深入产业链

事实上,人工智能与新能源汽车的“故事起点”,还要从近年来该赛道爆发式的增长说起。


图源:比亚迪官微

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再创新高。汽车行业大盘微增的同时,新能源汽车表现出逆市上扬的强劲态势,全年销量超350万辆,市场占有率达到13.14%。

在此背景下,本就手握政策导向及消费升级优势的新能源汽车赛道竞争愈加火热。除了以吉利、长安、北汽等为主的传统车企,还催生了“蔚小理”在内的一众造车新势力。这些“新势力”比传统车企更加会“玩”,依托于新型社交媒介打造了诸多清晰地标签,这其中:“用户共创(蔚来)”、“自动驾驶(小鹏)”、“家庭(理想)”等都让人眼前一亮。

GTM2022全球科技出行峰会上,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陈山枝曾表示,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全球的竞争中已经赢得上半场的先机,智能网联汽车是未来汽车产业决胜下半场竞争的关键。

抱着智能化已成“下半场”竞争关键的共识,整个汽车赛道开始“整体布局”。于是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相继看到了:“自动泊车、智能语音、智慧座舱”……诞生。

公开资料显示:得益于国家前瞻性布局和企业的集体精进,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全球已处于领跑阵营,智能化研发与应用也走在世界前列。

同时,速途网发现,随着人工智能声量的逐渐提高,新能源汽车不再简单地拘泥于“买方市场”智能化标签的展示,开始真正地向“AI制造”过渡。如本文开头所介绍的Faraday Future外,智己汽车也在前不久的上海车展上,联手通义千问、斑马智行和 Momenta 推出 "AI4M 智能战略 ",拉开了AI变革智能出行序幕。

当然,相比于智能化制造漫长的投入期,AI还在雏形阶段为品牌贡献着价值,且效率更高,也更有利于汽车品牌知名度的提升。

《中国产业元宇宙趋势研究报告(2023)》中指出:2023年初,伴随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引发行业广泛关注,基于深度学习模型,其创造力和灵活性,可满足不同场景和需求的内容生成,提高内容生产和传播的效率和质量,在降低成本和难度的同时,还可以拓展人类认知和想象的边界,激发新的创意和价值。

速途网发现,宝马近期公开透露其工程师现在正在使用Monolith进行车辆开发。更准确地说,宝马的 AI 工程师使用 AI 来准确预测汽车在空气动力学方面的性能,而无需构建物理原型。更重要的是,BMW的碰撞测试工程团队还成功地应用Monolith来预测碰撞过程中乘客胫骨所受的力,而无需在开发过程的早期进行物理测试。


图源:宝马官微

无独有偶,雷诺设计总监Gilles Vidal也曾公开评价AI为:“一种额外的工具,可以帮助你挖掘和发现新的想法和可能性。”

此外,设计咨询公司Konzepthaus显示:参与汽车设计的许多利益相关者都看好人工智能的作用。超过 77% 的受访者表示,人工智能将影响设计部门的工作,主要是在流程优化方面,还有设计内容方面。

而将视线拉回国内:2022年9月27日,小马智行与上汽集团人工智能实验室(上汽AI LAB)开启合作,共同探索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及无人车运营服务落地等前沿领域。目前,双方已联合打造基于上汽Marvel-R车型的全无人自动驾驶概念车,并在活动中为宾客提供无人接驳服务。不过,虽然二者以人工智能拓宽了产品思路,但消费者是否买账,仍属未知。同时,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该款产品的人工智能设计短时间内仍以“噱头”的形式存在。

AI并非车企之“根本”,关键技术亟待突破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基建、新经济的不断推进,AI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化,我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规模也在持续增长。目前,中国不仅成为世界上人工智能领域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还在全面进入应用层的探索与实践,让AI在千行百业中逐步落地生根。

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达到2680亿元,预计2023年全年我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达到3200亿元,同比增长33.8%。


图源:比亚迪官微

将目光聚焦至汽车赛道中,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上,我们还存在关键核心技术被“卡脖子”、支撑能力有待提升、融合发展不够等问题。当前,“缺芯少魂”仍然困扰中国汽车企业在智能网联化方面的向上突破。在车规级芯片、自主可控开源开放的操作系统上,我国仍然与国外先进水平存在不小差距。具体到整车企业,大部分在赔本赚吆喝、“增量不挣钱”现象比较突出。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在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用户选购因素分析中,68.7%消费者的选购因素是汽车安全性,67.1%消费者的选购因素是充电所需时间,61.9%消费者的选购因素是最大续航里程,50.1%消费者的选购因素是新能源汽车价格,41.1%消费者的选购因素是国家补贴。也就是说,智能化目前并非制约新能源汽车销量的主要因素。

速途网认为,AI短时间内或许只能在特定的领域应用发展,距离汽车完全智能制造仍道阻且长。同时,关于AI技术与产业创新之间关系的讨论,如果仅仅局限在对传统“制造”工作的取代性强弱多少,是过于狭隘的。毕竟,AI技术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内涵的拓展,概念的应用落地与全新技术的共存才是更有意义的内容。

当然,进一步延伸后,汽车与人工智能的融合也可能会走向两个极端,一个单纯地强调工具属性,只是个具备“统一模式、样式、功能”的移动盒子,一个全方面的依靠人工智能技术结合冰冷的数据(交通数据、车辆本身安全系数)赋予生产者无限“创造自由”,力求更大的突破。而无论AI扮演者何种角色,车企都应该时刻谨记:质量乃根,AI只能助力而并非主力。


相关阅读

  • 12省份的新能源汽车角力赛

  •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肖翊 | 海口摄影报道新能源汽车或将重构汽车产业版图。对能带动巨额CDP、就业人口增加和消费增加的车企潜力股,地方政府为了留住它们使出了浑身解数
  • 拥抱汽车新时代

  •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宋杰| 摄《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宋杰丨上海报道时隔两年,2023第二十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如约而至,这是我国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首个国际A级车展,为
  • 我们距离“汽车强国”究竟有多远?

  • 文 |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石青川2023上海车展火爆。除了意外上热搜的宝马MINI新闻,外媒还惊呼:中国车迎来高光时刻!比如《纽约时报》说,以前中国车企都争先恐后地把展位选
  • 老城区新添一个新能源汽车充电站

  • 近日,老城区应天门立交桥下东南角、九都东路辅路口新增一个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左掖门充电站。该充电站临近多个小区,配备有20个60kW单枪直流桩,方便新能源汽车车主为车辆充电

热门文章

  • 解码“新IT”的5个特征和3大价值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产业浪潮中,以智能设备、边缘计算
  • OPPO k1的低价高配真实么?网友:不看不知道

  • 近日OPPO一款新机OPPO k1,摒弃了高价低配,就连自家老大哥r17都要怼一下。更是放弃了请代言人,以往的OPPO手机还没出来,各路流量小生,花样美男的代言就先来了。还有线下销售人员的
  • 一招教你手机无限制成为一台新设备

  • 大家平时用手机去注册app,肯定会遇到检测设备异常,交易关闭,等问题 这个都是手机已经不止1-2次注册过此app,不断更换手机仅是一个暂时的方法,却不是长久之计,手机总归会用完
  • 从零开始如何开网店

  •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网购已经成为家家户户生活中离不开的一种购物方式了。网购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想要涉足电商事业,那

最新文章

  • 当“AI”上新能源汽车,路会更宽吗?

  • 本文由速途网(sootoo123)原创作者 / 欧拉拉“省油钱”从不是新能源汽车存在的唯一理由!在关于它那些最初的设想里,“智能化”时常让一幅幅图景“跃然纸上”。如今,当AI时代来临,“
  • 在“最火”假期做志愿,值得!

  • 潮新闻 记者 王璐怡 共享联盟·安吉 吴静 共享联盟·遂昌 朱敏灵隐飞来峰景区,党员志愿者为游客指路。西湖景区行政服务中心供图。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被称作是“史上最火
  • 外国马拉松运动员体验黄石环磁湖跑道

  • (记者 廖星)5月5日清晨,国内马拉松精英刘超、2位肯尼亚职业马拉松运动员、1位埃塞俄比亚职业马拉松运动员慕名来到黄石环磁湖跑道,一边跑步,一边欣赏黄石的山水美景。据了解, 5月3
  • 今年我市获批省重点项目创新高

  • (通讯员 江颖 记者 肖琼)省发改委近日印发《湖北省2023年省级重点项目清单》。我市获批41个省重点项目,其中产业项目18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16个、生态文明建设项目2个、社会民
  • 【头条诗人】操雅心诗词选粹

  • 南乡一剪梅·春游郧西金钱湖山黛影朦胧。望里疏林色不同。野渡夭桃初照水,花在湖中。我在湖中。微步小桥东。素袂从风映落红。玉镜清波春浪远,兰棹乘风。鸥鹭乘风。踏莎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