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

R&D投入首破百亿,中山创新加速“起飞”

日期: 来源:广东科技收集编辑:广东科技

首破百亿,创历史新高!

12月5日发布的《2022年中山市科技经费投入公报》披露,中山研究与试验发展(简称“R&D”)经费投入达100.66亿元,成为全省第7个,也是去年唯一晋级 “百亿军团”的地级市。

作为衡量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核心指标,中山R&D经费投入迎来历史性突破,释放出一个强烈信号:科技创新的“第一动力”在中山更加强劲,创新意识、创新要素、创新力量正以前所未有的势头奔涌。

走到今天靠爱拼,走向未来靠创新。把握建设广东省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的重要机遇,中山提出力争2035年实现GDP、工业总产值等主要经济指标翻一番的目标。创新驱动的强引擎已经就位,“再造一个新中山”的梦想还会遥远吗?


R&D增速珠三角第二

企业是研发投入“主力军”

中山研发经费投入迈向“百亿”台阶,正从量变走向质变。

从增速看,中山R&D经费投入总量增速从9.7%跃升为24%,排名珠三角第二。

从占GDP的比重看,中山R&D经费占GDP的比重为2.8%,较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提升幅度排名全省第一。研发投入强度(R&D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2.54%)。

拉开时间看,近五年中山研发经费投入总量稳步提升,但2018-2021年的增速均低于10%。2022年成为一个关键节点:从80亿出头升至突破百亿大关,总量和增速都实现对江门的“反超”,印证了中山“咬牙上台阶”的拼劲。

更可喜的是,从结构上看,企业成为中山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的“主力军”——2022年中山各类企业R&D经费投入94.92亿元,比上年增长21.71%,占全社会经费比重高达94.3%。中山规模以上企业R&D经费支出92.99亿元,增长21.6%。

康方生物生产车间。

从行业类型来看,中山R&D经费投入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为91.00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R&D比重为97.9%,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医药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的R&D经费支出超过5亿元,分别为38.15亿元、13.01亿元、8.33亿元、5.76亿元,这四大行业的R&D经费支出合计占全市规上企业R&D比重为70.2%。

这说明,中山的科技创新投入主要靠企业带动,企业的科研意识、创新意识直接决定了中山的创新格局。这也意味着,中山创新是与市场高度结合的产业创新,靶向是先进制造业的方向和前景。


三箭齐发

精准破解企业研发“痛点”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和广深等一线城市相比,中山缺乏“大院大所”,和佛莞等制造业大市相比,中山的大企业数量并不突出,那么,中山创新为何能取得历史性突破?

过去一年,中山科技部门“三箭齐发”,在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创新激励政策机制、提供精准科技服务方面下功夫,不遗余力打造全链条创新生态,大大解决了企业在研发上的“后顾之忧”。

创新主体不强?梯次培育来助力!

为加速培育创新主体,中山构建了一条“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标杆企业”的梯次培育体系,形成大型企业顶天立地、中型企业承天启地、小型企业铺天盖地的良好生态。

提供“一企一策”的定制式服务,开展企业研发投入专题培训、组织专家开展“面对面”辅导……过去一年,中山2022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2630家,同比增长14.6%,总量达历史新高。今年,中山高新技术企业数量预计达到2800家,在全省的排位有望再进一步。

中山市科技局召开推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现场工作会。

研发投入动力不足?政策资金来撬动!

研发费补助政策实施以来,中山共有1530家企业享受研发费用补助共约2.18亿元,其中2022年实现同比增长29%。近年来,中山通过开展研发费加计扣除项目鉴定帮助企业享受加计扣除税收优惠,今年以来已有43家企业253个项目提前享受优惠政策。

中山还实行“科技悬赏制”,由市级创新标杆企业提出创新需求和技术需求,高校、科研院所、省级以上研发机构等创新主体“揭榜作答”,中山市科技局按企业悬赏金实际支出的50%给予发榜方补助。

“中山大手笔奖补企业攻克产业难题,意在引导科技创新服务先进制造,提升全市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中山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说。

资源有限如何做研发?公共平台来服务!

针对中小微企业转型发展共性难题,中山市致力于打造更多优质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截至2022年,全市累计认定23个工业和工业互联网类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拓宽中小企业科技研发和推动研发成果转化的路径。

中山企业家大会表彰“2023年中山市制造业企业科技创新30强”。

今年11月1日企业家座谈会上,中山首次命名表彰了制造业企业科技创新30强,释放出一个强烈的信号:敢创新、勇担当的企业家精神正成为中山宝贵的财富,尊重创新、爱护企业的行动在中山蔚然成风。

这些上榜企业的掌舵人,很多也是公司研发团队核心带头人。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山是创新创业的热土,企业将坚定扎根于此,将创新幼苗培育成参天大树。”


研发溢出效应明显

先进制造业投资劲增51.7%

R&D经费投入也被称为“对未来的投资”,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研发投入经费的增长,不断涌现的创新成果正加速转化为中山经济的新增长点。

广东星昊药业有限公司(下称“星昊药业”)是一家国内领先的医药研发生产外包服务公司。2022年公司共开展研发项目27个,享受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总额高达2800多万元。

“企业研发有动力,在市场上才更有竞争力!”星昊药业行政总监吴基鑫表示,政策红利反哺研发投入,公司醋酸奥曲肽注射液产品迅速获得市场认可,今年年销售额预计超过1.1亿元。

同样舍得在科研上“砸钱”,中山市联合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联合光电”)每年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近10%。公司“20倍以上高清变焦镜头”获评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市场占有率多年来保持全球第一。

当前,联合光电正借助长春理工大学在光电领域的技术和人才优势,在政府的政策与资金扶持下组建广东西湾光学研究院项目,抢占光电领域新兴赛道。在稳固安防领域市场份额的同时,2022年,联合光电新型显示类产品实现营收同比增长162%。

作为中山新“十大舰队”的领头企业,明阳智能和康方生物更是当仁不让。

明阳集团。

2022年,明阳智能研发投入10.98亿元,多款风机产品接连斩获行业大奖,新签订单量位列全年中国风电整机商风机订单量排名首位。

康方生物研发投入13.23亿元,推动6个产品共14项临床研究进入关键性/III期阶段,多款全球首创创新药上市销售,公司产品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422%。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在外需不是很强劲的情况下,政企携手练好“内功”,把经济不确定性变成确定性。

今年前三季度,中山先进制造业投资增长51.7%,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4%,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提升至49.8%,蓬勃向上创新力正在转化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汇聚“大院大所”

加速迈向“创新之城”

研发经费投入突破百亿元,是一个里程碑,也是一个新起点。

从区域竞合的角度看,深中通道通车在即,珠江口东西两岸创新要素加速融合,中山迎来打造珠江口西岸创新高地的“黄金机遇”。

在此背景下,中山正加快“大院大所”建设,推动一批重大科创平台加速崛起。

今年9月,粤港澳大湾区已建成、单体总投资最大的生物医药产业平台——中山生命科学园建成开园。作为进驻园区的科研龙头,中科中山药物创新研究院已引进超过40个领军人才团队,开展了近40项新药研发项目,带动致本医药、再极医药等一批创新药企落地和成长,展现出较强的“磁力”。

中山生命科学园。

中山先进低温技术研究院建设快马加鞭,预计年底整体完工。项目建成后将生产我国首台万瓦低温制冷设备,建成国际领先的大型低温制冷技术创新基地以及液氢、液氦产业运营示范中心。未来,中山先进低温研究院还将与中科富海、富海气体等公司联手,瞄准低温技术领域的万亿级市场发力。

科研机构的欣欣向荣,数据是最有力的证明。

2022年中山科研机构R&D经费4.91亿元,增长158.5%。近三年来科研机构研发经费保持成倍增长,对全社会R&D经费的贡献日益增强。

一个科研龙头带来一个研发集群,这样的故事不断在中山上演:凭借着在光电光学领域的技术优势,长春理工大学中山研究院已建成13个重点实验室,孵化出12家高科技企业,为中山打造“湾区光谷”添砖加瓦。

握指成拳,合力致远。当前,中山正整合现有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在中山建立的创新平台,统筹规划建设集大科学装置、孵化育成、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成果产业化服务于一体的高端科技资源集聚区——中山科技创新园,让“大院大所”的资源形成合力,辐射湾区。

中山科技创新园。

百舸争流、不进则退。在创新主体更广泛,更有活力,创新氛围日益浓厚的当下,中山提出了一个新目标——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未来,随着“政产学研”的融合力加速爆发,中山必将加快建成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和创新成果转化基地,完成“制造之城”到“创新之城”的蝶变。

来源:南方+、中山锐科技


相关阅读

  • 农发行苏州市分行助力夯实“大国粮仓”

  • 今年以来,农发行苏州市分行始终把服务国家粮食安全作为全行重要工作,围绕中粮、益海嘉里等粮食头部企业加强信贷营销,优化信贷服务,推动粮棉油业务高质量发展。今年1-11月全行累
  • 20家民营企业获就业贡献奖

  • 近日,市人社局发布“2023年度株洲市民营企业就业贡献奖”评选结果,20家民营企业受到表彰激励。我市招聘会现场,民营企业提供许多岗位,发挥吸纳就业的主力军作用(资料图)。记者/何
  • 招宝智造谷 打造镇海首个低碳小微园区

  • 招宝智造谷位于宁波市镇海区物流枢纽港区域,原为镇海热电厂搬迁地块,厂房拆除后土地一直处于闲置状态。随着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的深入推进,根据镇海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宁波市

热门文章

  • 解码“新IT”的5个特征和3大价值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产业浪潮中,以智能设备、边缘计算
  • OPPO k1的低价高配真实么?网友:不看不知道

  • 近日OPPO一款新机OPPO k1,摒弃了高价低配,就连自家老大哥r17都要怼一下。更是放弃了请代言人,以往的OPPO手机还没出来,各路流量小生,花样美男的代言就先来了。还有线下销售人员的
  • 一招教你手机无限制成为一台新设备

  • 大家平时用手机去注册app,肯定会遇到检测设备异常,交易关闭,等问题 这个都是手机已经不止1-2次注册过此app,不断更换手机仅是一个暂时的方法,却不是长久之计,手机总归会用完
  • 从零开始如何开网店

  •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网购已经成为家家户户生活中离不开的一种购物方式了。网购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想要涉足电商事业,那

最新文章

  • R&D投入首破百亿,中山创新加速“起飞”

  • 首破百亿,创历史新高!12月5日发布的《2022年中山市科技经费投入公报》披露,中山研究与试验发展(简称“R&D”)经费投入达100.66亿元,成为全省第7个,也是去年唯一晋级 “百亿军团”的
  • 事关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涉及这些方面→

  • 荣成融媒讯12月8日,荣成市召开2023年海洋经济工作新闻发布会,荣成市海洋发展局、荣成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荣成市文化和旅游局分别围绕荣成市海洋与渔业经济发展、海洋食品产业
  • 这些好举措,让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保持在99%以上!

  • 南平:深耕警务改革 释放“主防”动能武夷山市公安局民警与“朱子义警”在辖区开展联合巡逻。(资料图片)“每天晚上看到他们,我们心里就非常踏实。”村民刘阿姨对记者说。每当夜
  • 上海电力大学举行2023年校园文化节闭幕式

  •   12月8日下午,上海电力大学2023年校园文化节闭幕式在临港校区举行。学校党委书记李明福,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李和兴,校党委副书记翁培奋,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徐凯,校党委副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