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 | 朱云璟:金牌导游是鞭策与激励 也是责任与使命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发布了《关于公布2021年“金牌导游”培养项目结项人员名单的通知》,2021年“金牌导游”培养工作已全部完成。经专项培养、审核和公示等程序,共140人通过结项验收,昆明导游朱云璟榜上有名,她表示,金牌导游不仅仅是一份荣耀,更多的是一种鞭策与激励,是一份责任与使命。

人生有所痴 终会有所为

朱云璟1993年以云南民族村景区讲解员的身份涉足旅游业。1996年,考取导游证,一直奋斗在带团的一线,至今已有二十多个年头。得到各级领导和众多游客对她工作的赞扬和肯定,先后获得“昆明市导游讲解十佳”、昆明市“金牌导游”“云南导游讲解双十佳”“中国好导游”等荣誉。

1997年,朱云璟创作导游词《民族村》被收录到《昆明漫游》一书,1998年—2002年期间此书一直是作为云南导游考试现场导游指导用书。在接待游客之余她也走上讲台,通过线上“云课堂”和线下“传帮带”等多种形式,为新导游做岗前培训及导游讲解专业知识提升。

“如今,我依然坚持在一线带团、坚持参加文明旅游志愿者活动和导游培训活动,26年的旅游从业经验,对导游工作的热爱已经深入骨髓,成为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份。人生有所痴,终会有所为。”朱云璟说。

导游要肩有责、心有念

要成为一名好导游,朱云璟认为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的专业知识、积极的沟通技巧和灵活的应变能力,此外,还要有热情、耐心、细致、得体的工作态度。

她说,旅游是综合性产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旅游是修身养性之道,中华民族自古就把旅游和读书结合在一起,崇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导游是文化传播的使者,自1949年新中国第一家旅行社厦门华侨服务社成立以来,导游就是国家旅游事业的中坚力量,往大里说,导游是一个国家的形象、是文化传播的使者,往小里说,导游是民间外交大使。

因此,导游还要肩有责、心有念,时刻牢记导游是旅游接待的窗口,是旅游形象的代表。要不断树立行业形象、改善行业口碑、纠正行业风气、促进行业发展。

说好云南山与水 把最美好的云南带给游客

在江西九江,和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导游人才一起参加金牌导游培训时,朱云璟深感人外有人、山外有山,不断学习、与时俱进,转变观念和改变讲解模式是现在的当务之急。要把云南山水装在心间记好、把云南故事挂在嘴边讲好。要做到这些,广博的知识不可或缺,导游必须是个杂家,又要是个专家。

朱云璟告诉记者,有时候,景点美不美,“全靠导游一张嘴”。导游,言应该有深度、行应该有尺度,不仅要把自己锻炼成杂家,也要努力成为行业专家。渊博的知识需要日积月累,出口成章需要学富五车,这样才能为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游客提供不一样的精准服务与讲解,引领游客去发现美、弘扬美、传承美。

“金牌导游不仅仅是一份荣耀,更多的是一种鞭策与激励,是一份责任与使命。我是土生土长的云南人,又是云南导游,接下来我将尽己所能,为来云南旅游的游客提供满意的服务,为游客打开云南的一扇窗、一扇门,把最美好的云南带给游客。”朱云璟说。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李航 文

受访者供图

责编 刘榕杉

审核 马永虎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