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重跋涉前行 勇探复苏新路——盘点2022年国内旅游行业十大热点

2022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国旅游行业仍旧承受较大压力。尽管弹性出游需求收缩,但随着防疫政策的不断调整和优化,旅游业呈现出逐步恢复的态势。在2023年即将到来之际,中国城市报盘点总结2022年十大国内旅游行业热点,回顾2022年旅游业态跌宕起伏。

  

  数字藏品赋能文旅行业发展

  

  4月22日,“三星堆+珍稀动物”主题数字藏品《物物相生》限时发行6000份。此款数字藏品包括“三星堆青铜面具x大熊猫”“三星堆铜鸟x红腹角雉”“三星堆青铜大立人像x朱鹮”等6幅以三星堆出土文物及珍稀野生动物为主题创作的画面,并以独特的四川方言作为藏品名称。

  

  点评:以数字藏品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成为文旅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正在重塑文旅发展的新优势。未来,数字技术在文旅场景的运用将更深度地挖掘分众市场的文旅需求,从而倒逼数字文旅服务和产品的迭代升级拓展延伸。值得一提的是,数字藏品作为新事物,存在质量参差不齐、发售平台不合规、市场风险防控弱、平台技术存储风险大等问题。这亟需各大平台约束好自身,玩家们也要树立正确的收藏观和消费观。

  

  研学旅行指导师、民宿管家成为新晋职业

  

  6月14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示了18个新职业信息,其中包括研学旅行指导师和民宿管家。研学旅行指导师是指策划、制订、实施研学旅行方案,组织、指导开展研学体验活动的人员;民宿管家是指提供客户住宿、餐饮以及当地自然环境、文化与生活方式体验等定制化服务的人员。

  点评:将研学旅行指导师和民宿管家两个旅游业生力军纳入新增职业,表明国家大力发展旅游业,鼓励大众旅游、研学游和自助游等多种旅游方式,以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需求的决心。未来的旅游业将会更加细分,与教育、亲子、文化、科技、生态等相关领域融合。

  

  虎景房新奇却惹争议

  

  1月18日,江苏省南通市一家动物园酒店内出现老虎观赏房,其独特的装修风格和体验性引发热议。沉浸式与老虎隔窗而眠在某种程度上固然能给体验者带来感官刺激,但其是否真的安全也被画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点评:“动物园+酒店”模式属于主题酒店中非常细分、小众的业态,大多走的是高奢精品路线。随着我国亲子游需求的不断释放,再加上现在青年人求新求异的猎奇心态,动物园主题酒店有着非常大的市场空间。不过相对于国外较为成熟的市场,国内相关业态恐怕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川渝两地携手发展文旅产业

  

  5月11日,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印发《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规划》,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立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共同构建“双核、三带、七区、多线”的空间格局,以及到2035年基本建成全国文化旅游发展创新改革高地、全国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样板、世界级休闲旅游胜地的远景目标。

  

  点评:随着该规划的发布,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的总路径愈加清晰,并让川渝两地文旅产业的发展更为紧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丘陵、山地、平原界限明显,长江、嘉陵江、涪江等干支流发达。规划明确围绕江、城、山等层次分明的旅游资源布局特色旅游区,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能充分发挥区域内各地区的比较优势,有利于提升整体竞争力。

  

  国际博物馆日多地开展在线展览

  

  在5月18日——今年的国际博物馆日里,我国多地博物馆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为广大游客奉献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展览和活动,文博游的热度再次提升。

  

  点评:网上展览与直播活动取得的良好社会效果和反响,在博物馆与公众之间搭建了一座高效便捷的沟通桥梁,让人们更直观、近距离地接触到深藏于博物馆的文物。在线展览,特别是直播活动,为博物馆开辟了新的展示方式,为公众提供了一种新的观展体验,同时也催生出博物馆展示的新形态。

  

  剧本杀、密室逃脱告别野蛮生长

  

  6月27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安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应急管理部和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加强剧本娱乐经营场所管理的通知》,首次在全国范围将剧本杀、密室逃脱等剧本娱乐经营场所新业态纳入管理,并明确除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外,剧本娱乐经营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剧本娱乐活动,也明确剧本需备案等规定。

  

  点评:上述文件的发布意味着热度持续走高的剧本杀行业,正逐渐从野蛮生长向合规化发展过渡。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相应的监管体系,填补了相关漏洞,有利于规范行业发展,从而使其更好地迈向产业升级阶段。同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新疆旅游今夏爆红独库公路变“堵哭公路”

  

  7月,一条“新疆被全国游客挤爆了”的消息登上新浪微博热搜。今年古尔邦节(7月9日至13日)期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累计接待游客885.78万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9.84%;实现旅游收入68.81亿元人民币,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4.86%。数据显示,7月以来,新疆接待旅游人数持续升高,已超2500万人次,独库公路更是成了“堵哭公路”,各大景区人满为患。

  

  点评:夏季正值新疆旅游的传统旺季,以独库公路游为代表的自驾游进一步带动了新疆旅游的热度。而当时行程卡“摘星”、跨省游“熔断”的行政单位精准到区县等政策利好也为新疆游爆火创造了机会。再加上,上半年在家“宅”久了的人们在释放出游需求时往往更愿意选择亲近自然风光,新疆便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龙漕沟山洪酿悲剧敲响“野生景区”警钟

  

  8月13日,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龙门山镇龙漕沟突发山洪。据彭州官方通报称,截至次日13时,此次突发山洪灾害共造成7人死亡、8人轻伤。事发后,龙漕沟成为焦点,人们发现此地竟是一个“网红打卡地”。但其实,这里只是一条野生河道,属地质灾害点位且多次发生山洪,后来逐渐沦为“野生景区”。悲剧的发生也为旅游业敲响了警钟,“野生景区”安全隐患亟待排除。

  

  点评:龙漕沟既不是景区也不是景点,不属于常规旅游部门管理的区域。同时,龙漕沟是泄洪道,其功能属性决定了它不能作为景点、景区而存在。平台不能为获取流量和博取眼球而随意推荐一些“野生网红地”。平台有一定影响力,推荐旅游地应该真实、全面、准确,尽到法律义务。

  

  安徽黄山率先扛起“先游后付”大旗

  

  9月27日,黄山旅游宣布旗下所有商业启动“先游后付”信用游,打造“大黄山”信用旅游新模式。游客只需登录专属页面,就可以0元预订景区门票、索道票,免押金入住酒店。这意味着安徽黄山成为全国首个可以先游玩后付款的景区。“先游后付”是黄山旅游跨界合作的新成果,也是其顺应市场需求的服务新尝试。

  

  点评:黄山“先游后付”对旅游行业而言无疑是一种突破创新,能够推动旅游经济回归消费性服务,改变景区“店大欺客”的陋习,倒逼景区注重提升服务质量;有助于打破常规,推动更多景区与商家跟进,从而对旅游产业形成颠覆性重塑。但其推广并非一蹴而就,仍有待完善,应对其中的风险节点进行优化,真正做好风控体系建设,实现多方共赢。

  

  优化防疫政策频出助推旅业复苏发展

  

  11月29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做好文化和旅游行业防控工作的通知》提出,优化跨省旅游管理政策,跨省旅游经营活动不再与风险区实施联动管理。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了“防疫新十条”,包括科学精准划分风险区域、进一步优化核酸检测、优化调整隔离方式等举措。

  

  点评:一系列政策的优化调整为文旅产业复苏解除了外部限制;“取消跨省游熔断”政策,为文旅产业复苏松绑了手脚;核酸检测、健康码、落地检、行程卡等查验工作全部取消,为文旅产业复苏拉开了序幕……政策利好提振了旅游业复苏的信心,给沉寂近三年的文旅行业带来了希望和曙光。不过,当前疫情仍在持续,风险隐患仍未消除,旅游企业不可盲目冲动发展,而需要审时度势、科学布局。


■中国城市报记者:张亚欣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