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 >

人生总要去趟喀什吧!

日期: 来源:星球研究所收集编辑:星球研究所

 

这里是祖国

最西部的地区之一

当东部的打工人已然早起

这里还睡在温柔的梦乡

(喀什区位示意,制图@高俪倩/星球研究所)

虽然如此遥远

仍挡不住游人的向往

原是历史课本中的古老西域

在喀什有了清晰的模样

在那里

屋宇似空中花园般错落层叠

(喀什古城民居,摄影师@杜铭炜)

姑娘踩着欢乐节拍旋转起舞

(翩翩起舞的维吾尔姑娘,摄影师@吴渊)

人们骑在马背上狂野竞技

(激烈的叼羊大赛,摄影师@岑朝航)

街头艺人个个身怀绝技

(喀什街头的杂耍艺人,摄影师@姚力)

还有古村隐于河谷

呢喃着“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秘密

(请横屏观看,帕米尔杏花村,摄影师@郝沛)

除了鲜活的人文风情

沿着喀喇昆仑公路进发

一路的雪山、冰川、湿地

你想要的壮丽

喀什也都能给你

(喀喇昆仑公路中国段景观示意,制图@陈景逸/星球研究所)

它是荒原中的宝贵沃土

是丝路古道的璀璨明珠

是烟火十足的魅力城市

让人们甘愿捱过旅途漫漫

也要探访这最鲜活的西域!


01

荒原沃土


当我们飞向喀什

要掠过一片漫漫沙海

长度达到惊人的1000km

这便是塔里木盆地中

赫赫有名的塔克拉玛干沙漠

降水稀少,极度干旱

犹如一片“死亡之海”

(塔克拉玛干沙漠,摄影师@张扬的小强)

在空中俯瞰,喀什

就在这片瀚海的最西端

而它的另外三面

也都被庞大的山体团团围住

从海拔1000余米的盆地沙漠

到海拔8000余米的高山雪峰

高达7000米的落差

更是让人心生敬畏

(喀什地区位置及周边地形示意,制图@高俪倩/星球研究所)

其中,喀什以南的喀喇昆仑山

山体平均海拔超过5500米

8000米以上高峰就有4座

最高峰乔戈里峰高达8611米

仅次于珠穆朗玛,为世界第二高峰

攀登难度之大,人送外号“野蛮巨峰”

(乔戈里峰,摄影师@张称心)

喀什以西的帕米尔高原

更是众多山脉汇聚的山结

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

遍布崎岖的高山和深谷

(帕米尔高原,摄影师@自由兵)

这些直插云霄的高山

还拦截下空中仅存的水汽

凭借着自己伟岸的身躯

以及高海拔的寒冷

孕育出极其广袤的冰川

(喀什地区周边水系及冰川分布示意,制图@高俪倩/星球研究所)

如喀喇昆仑山中的

特拉木坎力冰川

冰川面积达到110平方公里

玲珑剔透的冰塔高达10余米

一座座冰塔还排排连接

宛如一座冰川的迷宫

(请横屏观看,特拉木坎力冰川,摄影师@郝沛)

站在巨大的冰墙前面

唯有慨叹人的渺小

(喀喇昆仑山中冰川的冰墙,摄影师@郝沛)

但是

在这令人胆寒的极致荒原

其实暗藏着极致的生机

难以接近的庞大冰川

却是喀什宝贵的“固体水库”

看似静止不动的庞大冰川

还有降雪和雪崩不断补给

(喀喇昆仑山中冰川的雪崩,摄影师@郝沛)

而当冰雪融化成溪

孕育出雪山下的湿地牧场

分明就是冰川最好的馈赠

(塔合曼湿地,摄影师@自由兵)

特别是慕士塔格峰

犹如一位须眉斑白的慈父

用自己的皑皑白雪和冰川

润泽来之不易的高山草原

被当地人尊为“冰山之父

(请横屏观看,慕士塔格峰与山下草场,摄影师@张称心)

当冰川融水不断穿行于

冰峰雪岭的山谷之间

则为河谷两岸的人家

带去了温暖的春日讯息

(阿勒玛勒克村的春日杏花,摄影师@姚璐)

也给干燥的大地

添上最迷人的色彩

(俯瞰盖孜河,摄影师@马春林)

待河流冲出峡谷

更将生机带向远方

(奥依塔克河谷,摄影师@尘月RoyChen)

当流水越聚越多

一齐奔向塔里木盆地

则为生命禁地的沙漠

注入了最大的活力

尤其是叶尔羌河

作为塔里木河的主要源流之一

是水量最大、流程最长的一条

(叶尔羌河,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水量丰富的河流

滋养出南疆最广阔的绿洲

毗连的喀什噶尔和叶尔羌河绿洲

如同嵌在沙漠中的碧色玉石

(喀什地区绿洲分布,制图@高俪倩/星球研究所)

这些珍贵的绿洲之中

常形成许多沟塘湖泊

生长有各种各样的植物

每逢入秋,天高气爽

水面倒影下的胡杨林

黄叶如染,如诗如画

(喀什泽普县胡杨林,摄影师@方托马斯)

更重要的是

河流惠泽的绿洲之中

还能养育出希望的田野

在无边沙海的包围之中

原来也能实现良田万顷

(请横屏观看,喀什的绿洲农田,摄影师@柴江辉)

落入绿洲之中的喀什

有雪山带来源源不断的水源

俨然就是荒原之中的天堂

滋养出悠远而不息的文明


02

丝路明珠


公元前138年

张骞“凿空”西域后

丝绸之路

这条世界贸易网络

得以正式贯通

当他途径一个叫疏勒的地方

惊讶地发现这已经如此发达

(疏勒就是今天的喀什市,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府,疏勒正式被汉朝管辖;下图为张骞像,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和张骞的选择一样

后来的勇者也会驻足这里

在辗转丝路的旅程中

虽然已经饱尝戈壁沙漠之苦

前面还有更险恶的帕米尔高原

非得在喀什集结休整之后

才能活着走到中亚、印度

直至远方的阿拉伯和欧洲

(喀什在丝绸之路的位置示意,制图@高俪倩/星球研究所)

处于丝路要冲的喀什,就这样

活跃着形形色色不同身份的人

一步步成为丝路上

最为闪耀的明珠之一


商业重镇


从长安西去罗马

长达7000km的商路

即便放在今天也是路途漫漫

喀什之位置,自然成为中途的驿站

对东方而言,这是王朝的西端边陲

对西方而言,到这就已经到达中国

历史上,汉人、粟特人、

回鹘人、波斯人、阿拉伯人

不同面孔的商人,操着迥异的语言

不畏旅途的艰险,组成商队而来

因为丝绸这种精美的商品

实在是利润可观

(喀什市场销售的艾德莱斯绸,摄影师@吴渊)

除了中原的丝绸

更有大宛的骏马

于阗的玉石,龟兹的铁器

安息的香料,罗马的琉璃

各种奢侈品更是稀松平常

(黄金首饰是当地群众最喜欢购买的佩饰,摄影师@袁欢欢)

为了保证长途的运输

商道沿途建有许多驿站

舟车劳顿的商旅可以歇脚

昂贵货物的安全也值得托付

(吉日尕勒遗址中的亚尔特拱拜孜古驿站,“吉日尕勒”即塔吉克语中“驿站”之意,摄影师@莎萝蔓蛇)

而当商队行至喀什

不免赞叹于城中市肆的繁华

集市在喀什称作“巴扎”

随着时间的推移

不仅规模越来越大

分工也越来越细致

还被逛出了更多的花样

布匹巴扎、牲畜巴扎、地毯巴扎

帽子巴扎、粮食巴扎、皮革巴扎

巴扎无处不在,无所不包

整个喀什就是巴扎的王国

(喀什巴扎琳琅满目的商品,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繁华之外

处于丝路要冲的喀什

也免不了受到多方觊觎


风云焦点


早在西汉时期

喀什就纳入中国版图

但每逢中原王朝衰弱之时

往往出现乘机而起的政权

为保护中西间的商贸要道

历代常有骁勇的将士挺身而出

(耿恭曾经驻守疏勒,但此疏勒非彼疏勒,只是两个同名疏勒城而产生的美丽误会;下图为喀什古城耿恭祠,摄影师@吴渊)

东汉初年,西域形势告急

名将班超就曾主动请缨

毅然出征西北,抵御匈奴

之后长期驻扎疏勒,经营边疆

盘橐[tuó]城遂成为西域根据地

(盘橐城,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时至大唐,帝国版图更加辽阔

唐太宗李世民承袭汉代

在西域设立安西都护府

还在管辖区域内,建置安西四镇

即龟兹、焉耆[yān qí]、于阗和疏勒

负责西域的防御和商税

大唐西北边疆由此稳固

(679年后碎叶代替焉耆成为新的安西四镇之一;下图为唐代军事堡垒公主堡,请横屏观看,摄影师@莎萝蔓蛇)

清时又有准噶尔兴起

乾隆帝趁其内讧

一统天山南北

后在喀什兴建徕宁城

主管南疆八座主要城池

广袤的西域重回统一管理

(乾隆年间的徕宁城已不存,图中标注徕宁城为光绪年间所复建,制图@冯艺卓/星球研究所)

代代人的守护之下

喀什持续的发展繁荣

同样吸引着远方的人们

中亚、印度、阿拉伯的文明

都在这里相互融合汇聚


文化熔炉


在2400多年以前

源自中亚的拜火教就来到此地

它兴也神秘,衰也神秘

只在帕米尔高原上

留下圣火崇拜的吉光片羽

(吉尔赞喀勒墓地推测为拜火教遗迹,摄影师@莎萝蔓蛇)

公元前1世纪左右

源于印度的佛教传入疏勒

上至君主、下至平民

疏勒国都开始信仰佛教

同时广修佛寺、开佛窟

(三仙洞是疏勒古国时期的佛教石窟,摄影师@刘玉生)

1000多年的时间里

疏勒的佛教事业日臻昌隆

成为西域的佛教文化中心

史载“伽蓝数百所,僧徒万余人”

最宏伟的当属莫尔佛寺

各路高僧名侣,络绎不绝

或西天取经,或东土传教

广集佛教经典著作

有如高僧鸠摩罗什

都曾在此翻译经文

(上文引自唐·玄奘《大唐西域记》;下图为莫尔佛寺佛塔,请横屏观看,摄影师@郝沛)

佛教在喀什兴盛了近1000年

莫尔佛塔却是它最后的见证

9世纪后,受伊斯兰力量东拓影响

萨图克·博格拉汗借其夺取王位

之后经过长期的战争

其他宗教渐渐式微

继任者则加强经济发展

同时大力兴办教育与文化

喀什成为辐射中亚的文化中心

吸引大量文人学者来此

或求学深造,或著书立说

(在古代,艾提尕尔清真寺培育过许多学者;下图为艾提尕尔礼拜殿外廊,摄影师@刘耕新)

如诗人玉素甫·哈斯·哈吉甫

挥笔写下长达13290行的

叙事长诗《福乐智慧》

歌颂知识智慧的伟大力量

更开启影响整个中亚文学的

“喀什噶尔时代”

(玉素甫·哈斯·哈吉甫麻扎,摄影师@杜铭炜)

贵为王妃的阿曼尼莎罕

则是醉心音乐的艺术家

她改革散落民间的乐章

建起维吾尔族的音乐丰碑

是为至今传唱的十二木卡姆

(木卡姆即大型音乐套曲,可理解为维吾尔古典音乐;下图为莎车非遗博览园,有十二木卡姆表演,摄影师@吴渊)

过去往来于古道的人们

共同书写了丝路明珠的传奇

而今天生活在喀什的人们

仍在营造这充满朝气的人间


03

朝气人间



如今,纵马逐鹿的故事已落幕

许多和喀什同龄的古老城市

不幸遭到废弃,只留下遗迹

如汉代就发展起来的交河、尼雅

而喀什,至今有许多民族生活

如同两千年前一样热闹

(多民族聚居的喀什地区,制图@张琪月/星球研究所)

古城中最宏伟的地标

当属艾提尕尔清真寺

建筑经过历代不断的维护

发展成为新疆规模最大者

(艾提尕尔清真寺,2001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艾提尕尔”本意为

节日的活动场所

每当古尔邦节和肉孜节

在寺前的巨大广场上

只见人头攒动,欢声振耳

(喀什欢乐的肉孜节,摄影师@戚伟民)

相比精美的地标建筑

喀什的民居貌似有点局促

木材的匮乏,环境的约束

建筑材料大多喜用生土

看起来有点“土里土气”

(以土为材的喀什民居,摄影师@杜铭炜)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不如走入城中,亲眼瞧瞧

古城千年还鲜活如初的秘诀

其实源自将全部热爱献给生活

进入古城

首先击溃土气印象的

是映入眼帘的无边绿意

葡萄树、樱桃树、石榴树

玫瑰花、月季花、无花果

爬满墙头和屋脚

门前总是生机勃勃

(门前的盎然生机,摄影师@陈小羊)

而仅有星星点点的绿色

还不能满足对美的追求

藏在绿色植物背后的

还有五彩斑斓的门窗

蓝的、绿的、粉的

红的、紫的、黄的

仿佛闯入童话的世界

(粉刷大门,摄影师@康辉)

长满葡萄纹饰的蓝色窗子

又是装载了多少

不着边际的童年遐想

(喀什古城窗口的小孩,摄影师@万瑞)

而推开一扇扇炫彩的门窗

来到喀什人家做客

华丽的廊拱,拼色的面砖

最靓丽的民族色彩

会献上小小的喀什震撼

(请横屏观看,某户喀什人家的内院,摄影师@wzkdream)

对喀什人而言

最幸福的事情

莫过于家人的团聚

就是躲避风沙的宁静港湾

无论华丽檐廊覆盖的苏帕

还是绿植装点的惬意花园

他们总是发挥自己的创意

营造各家各户的美丽庭院

(请横屏观看,喀什古城民居示意,制图@冯艺卓&张琪月/星球研究所)

在自家的小院里

可以悠闲地盘坐在廊下

慢慢品鉴午后的悠然时光

(古城老人在自家品茶,摄影师@自由兵)

在自家的小院里

还可以就着起伏的节拍

即兴来一段欢乐的舞蹈

(院子中的欢乐舞蹈,摄影师@吴渊)

也是由于对家的依恋

面对家庭成员的增加

他们常选择在原屋上加盖

当楼房实在不够使用时

甚至会从二楼延伸出去

跨越街巷,形成过街楼

(古城过街楼,摄影师@樊小喆)

鳞次栉比的过街楼

相互交错的人家

恣意生长的楼院

也让街巷变得扑朔迷离

(请横屏观看,喀什古城典型街区示意,制图@冯艺卓&张琪月/星球研究所)

在迷宫一般的街巷游走

永远猜不到下一个角落

究竟会遇见怎样的惊喜

(喀什古城街景,摄影师@张称心)

这些纵横交错的小巷

恰是孩子们的天堂

每当夕阳西下,下课铃响

太阳渐渐收敛了光芒

大地不再燥热

他们可以从巷子这头

尽情地跑到巷子那头

(古城中孩子们的奔跑嬉戏,摄影师@阿杜)

可以在狭窄的巷子

来一场酣畅的球赛

(古城的街道足球,摄影师@尘月RoyChen)

也可以和好朋友一起

静静地依偎在地上

(一起玩游戏,摄影师@尘月RoyChen)

而比小巷更宽阔的大街

无时无刻也是热闹非凡

漫步其中

眼前精美浮现

各式各样的商店铺位

哪一家都能让人挑花了眼

(古城街边的商铺,摄影师@李文斐)

耳边不时响起

叮叮当当的敲打声

做铜壶、打铁皮、制乐器

丝路古驿站热闹的手工作坊

这一刻仿佛穿越历史的时光

(正在制作茶具铜托盘的大叔,摄影师@陈小羊)

和敲打声音相随的

还有悦耳迷人的音乐

多到数不清名字的乐器

都塔尔、萨塔尔、弹布尔

热瓦甫、艾捷克、卡龙琴

胡西塔尔、达卜、苏尔奈

无不流淌着西域的历史记忆

(古城居民演奏达卜,摄影师@贺磊)

嗅觉更是时刻受到冲击

烤包子、烤鸽子、烤羊肉

馕坑肉、缸子肉、架子肉

大盘鸡、手抓饭、馕包肉

无论哪个都令人垂涎欲滴

(喀什红柳羊肉串,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意想不到的是

如此迷人的城市

没有经过谁的规划

反而完全自发形成

也就是说,每家每户的精心经营

一点点塑造出一个个细微的空间

乘以时间的厚重,加上空间的广度

汇聚成一股不可小觑的集体力量

最终打败了沙漠,打败了荒原

(帕米尔高原上塔吉克孩子的微笑,摄影师@射虎)

每个人的热爱与经营

就像有机体中细胞的更新

使喀什不断进化、永葆活力

每个家庭在进化

譬如建筑材料日渐丰富

不再受限于过去的生土

从土木到砖木、砖混

各家各户都在不断地更新

(鸟瞰喀什古城,摄影师@吴渊)

整个城市在进化

城市选址历史上屡有变迁

最后落脚在两河环绕的丰腴之地

又随时间推移不断扩大

发展成今天的城市格局

(喀什城市发展变迁示意,制图@冯艺卓/星球研究所)

而随着国家布局的完善

喀什定位也在不断进化

曾经的丝路明珠

如今不仅是中亚门户

更能通过中巴友谊公路

连通远方浩瀚的大海

(中巴友谊公路,远方可通达瓜达尔港,摄影师@莎萝蔓蛇)

当历史文脉与现代文明对接

当古老驼铃变身为钢铁丝路

一座跨越千年的古老都市

还保留着年轻的活力

在昆仑山下蓄力腾飞

(请横屏观看,昆仑山下的梦幻之城,摄影师@王秉瑞)

过往如此辉煌

前路依旧漫漫

喀什在路上

我们亦在路上

不如此时此刻,莫要犹豫

出发向那最鲜活的西域!

(帕米尔高原的秋天,摄影师@自由兵)

本文创作团队

  • 撰文:野庐

  • 图片:1350亿光年

  • 地图:高俪倩&陈景逸

  • 设计:冯艺卓&张琪月

  • 审校:周天秀&李楚阳&陈志浩

  •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姚璐&射虎


审核专家

  •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 王炳华教授

  • 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郝园林副教授


【参考文献】

  • [1] 敬正书. 中国河湖大典·西北诸河卷[M].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14.

  • [2] 苏珍等著. 喀喇昆仑山-昆仑山地区冰川与环境[M].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8.

  • [3] 王时样. 喀什噶尔史话[M]. 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1992.

  • [4] 李群,闫飞主编;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汇编. 新疆喀什噶尔古城历史文化研究资料篇[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3.

  • [5] 乌布里·买买提艾力,艾斯卡尔·模拉克编著. 新疆古建筑地图[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8.

  • [6] 樊新和,李雄飞主编. 金色喀什魅力名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筑文化研究[M]. 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016.

  • [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编. 不可移动的文物·喀什地区卷1&2[M]. 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 2015.

  • [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编.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集成·喀什地区卷[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1.

  • [9] 李群,安达甄,梁梅著. 新疆生土民居[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4.

  • [10] 田东海. 喀什民居[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6.

  • [11] 李文浩著. 新疆维吾尔传统民居门窗装饰艺术[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6.

  • [12] 刘时银,姚晓军,郭万钦等.基于第二次冰川编目的中国冰川现状[J].地理学报,2015,70(01).


星球研究所

以地理的视角,专注于探索极致世界

···THE END···

相关阅读

  • 2023“迎大运”青年国际摄影大赛摄影展开幕

  • 当好东道主,办好大运会。7月21日,由成都市文联主办的2023“迎大运”成都青年国际摄影大赛“青年人眼中的成都”摄影展在东郊记忆艺术区大可艺术馆开幕。活动现场,大可艺术馆创
  • 全球有哪些著名摄影奖?

  • “荷赛”大奖、中国摄影金像奖……你还知道哪些摄影奖?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世界各地的著名摄影奖吧,有奖金72万的哈苏国际摄影奖、奖金62万的世界环保摄影奖......荷赛(WPP)这个
  • 喀什消防多举措开展暑期消防安全教育

  •   天山网/新疆日报讯(记者 郭玲报道)暑期来临,中小学生消防安全事故防范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连日来,喀什地区各消防救援队伍开展形式多样的暑期安全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师生消
  • 新疆旅游·热现场丨喀什市游客接待量创新高

  •   天山网/新疆日报讯(记者 韩沁言报道)进入夏季以来,喀什市热门景区始终保持较高客流量。仅7月15日,喀什徕宁国际机场进出港旅客人数达14094人,创历史新高。7月19日,喀什古城游
  • 中国人自己拍摄的雪豹电影,太燃啦!

  • 1905电影网讯 中国人自己拍摄的雪豹电影,太燃啦!据统计,世界上有60%的雪豹分布在中国,但国人鲜有机会一睹它的真容。前额偏高、头形略圆、眼虹膜呈黄绿色,全身裹着亮丽的灰白色皮
  • 新疆有了首座支线国际机场

  •  天山网讯(记者 马伊宁报道)记者从民航新疆管理局获悉:近日,喀什机场更名“喀什徕宁国际机场”,成为新疆首座支线国际机场。  “机场目前每日保障航班75架次左右,日均旅客吞吐

热门文章

  • 热吗?世界上最美的沙漠绿洲笑对热浪

  • “看月牙湾下的泪光,在丝路之上被遗忘。”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月牙湾》,描绘了濒临消失的沙漠绿洲——敦煌月牙泉。在敦煌市西南5公里处的鸣沙山北麓,有一弯泉水,形似月牙而得
  • 丽江摄影 | 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真的存在

  • 文海——一片隐匿于海拔3180米的玉龙雪山山脊上的湖泊,由古老的冰蚀湖演变而成,被美国《纽约时报》称之为“世外桃源般的村庄”、“少有的人间天堂”。听到这里便已经心动了,跟

最新文章

  • 人生总要去趟喀什吧!

  • 这里是祖国最西部的地区之一当东部的打工人已然早起这里还睡在温柔的梦乡(喀什区位示意,制图@高俪倩/星球研究所)▼虽然如此遥远仍挡不住游人的向往原是历史课本中的古老西域
  • 西藏日前面向企业开通专利权质押登记业务

  • 日前,在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的大力支持下,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拉萨代办处开通专利权质押登记业务。专利权质押登记业务的开通,将为我区创新主体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知识产权服
  • 此生必驾沿黄公路 一定不能错过的打卡点

  • 暑期你有没有想法,去感受一下,这个陕西最美“1号公路”,沉寂了3年的你一定,想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今年就是最好的机会!陕西“沿黄观光路”被大家赞誉的很多:有被誉为“一号公路”
  • 我省479名西部计划志愿者出征

  • 7月20日,我省2023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出征送行仪式在肥举行。7月21日至23日,我省479名大学生志愿者将陆续奔赴西藏、新疆、四川、贵州等11个省(区)开展为期1至3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