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 >

全国特级导游张洋: 做好“民间外交大使”

日期: 来源:中国旅游报收集编辑:中国旅游报

热情洋溢的笑容,生动投入的讲解,细致专业的服务……这是外语导游张洋留给很多游客的印象。今年,身为全国特级导游、英语波兰语双语导游的张洋着实有点忙,用他的话说就是“又开始了快乐的带团生活”。随着入境便利度逐步提升,入境游市场迅速恢复,这位快50岁的“老”导游说,他会继续做好“民间外交大使”,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讲好美丽中国故事。

旅途中的张洋 受访者供图

语言是跨文化交流的基础

1997年毕业于国际关系学院英语专业的张洋,因为大学期间一次在北京故宫兼职的经历爱上了导游职业,毕业后,选择成为一名英语导游。在张洋看来,语言是跨文化交流的基础。

“我接待的游客多来自东欧、北欧等国家。成为导游后接的第一个团是来自瑞典的游客,我带领他们,游览了北京、西安、桂林、上海、苏州。上团后我才发现,虽然我是以地接导游的身份全程陪同游客,但对客讲解工作却是瑞典方的领队在做。”张洋回忆道,“我用英语跟领队沟通,领队再用他们的母语翻译给游客。在我工作的前5年,基本是以这种模式在接团。”

但这让张洋感觉不舒服。“因为语言不通,与游客交流总有障碍。我想说想讲想表达的客人听不懂,客人想问想知道想交流的时候,我无法给予帮助。虽然有些客人能用英语进行简单交流,但是当需要深入沟通时,语言依然是障碍。”

带团过程中的种种不便,让张洋萌生了学习小语种语言的想法。“我当时就有一个愿望,克服语言障碍,跟游客直接交流,更好地为游客提供服务,做跨文化交流的使者,做好‘民间外交大使’。”

为了能更好地跟游客交流,他坚持自学了波兰语、瑞典语、法语、日语、泰语等多种语言。“目前工作中,我主要负责英语和波兰语讲解。”

在张洋看来,外语专业的学生,尤其是英语专业的学生学习新语言更有优势。“集中自学过一段时间波兰语之后,我开始在实地带团过程进行实践,慢慢地,我的波兰语越来越流利。”张洋说,直到现在他还保持着阅读波兰语书籍、文章等习惯。“因为不断有新词汇出现,所以对语言的学习也要与时俱进。”

共情是跨文化交流的核心

能够与游客顺畅交流,下一步,张洋希望能与游客产生更多情感共鸣。

如何实现?张洋给出了一个关键词:共情。

“做好跨文化交流工作,首先要在心理上做好准备,认识到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和语言环境的人,在文化、习惯、认知上一定存在差异。我们要做的就是接受这种差异,并用游客能够接受的角度和方式来讲述我们的文化和故事。”

比如,早晨在餐厅门口迎接客人,介绍中国的早餐。“在向客人讲述我们的饮食特色时,也会告诉他们,酒店早餐有哪些食物他们可能会喜欢,面包是牛角面包还是切片面包,哪些谷物可以跟酸奶搭配。从游客角度出发,给予他们更多贴心的建议。”

“在景点讲解上,可以用到类比法、对比法,和游客所在国的历史联系上,更方便他们理解。”张洋分享道,“比如,讲故宫时可以跟凡尔赛宫做对比。接待波兰游客前,要提前了解波兰的文化和历史,在讲解时也可以跟他们的历史文化联系。客人在聊波兰历史或名人时,这样能接上话。这些知识的储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不断积累,有意识地学习”。

在张洋看来,外语导游工作要“接地气”,既要充分认识到这一职业的旅游服务属性,又要了解其文化交流属性,“用真心换真心,投入更多情感”。

“和游客相处时,要把客人当作家人,体现在服务的方方面面。比如,第一时间记住所有客人的名字,用他们习惯的方式跟他打招呼,及时回应客人的需求和问题。再有,丹麦等国家的游客一般不喝热果汁,波兰游客一般不吃午餐,英国游客晚餐时间通常不能太早等,这些习惯上的差异,导游要了解。”

“多年带团,我跟很多游客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张洋说。

坚守是跨文化交流的关键

2022年6月,获评全国特级导游之后,张洋在单位的支持下成立了中青旅特级导游工作室和中青旅金牌导游工作室。“依托工作室,我们开展了传帮带及相关的研究工作,接下来我想为外语导游的发展做一些探索和尝试。”

张洋回忆道:“20世纪70年代,外语导游主要承担翻译工作,那时候旅游服务的属性还不明显。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外语导游的工作开始有了更多旅游属性。再后来,一些导游成了自由职业者,外语导游面临新挑战。”

“我一直把带团工作当作一项事业,不管别人怎么看待外语导游这个职业,我始终认为导游是跨文化交流的使者。”张洋希望,将这种认知传达给更多外语导游。

目前,张洋和他的团队正在整理入境游服务标准。“我们希望通过建立一系列的服务标准,进一步完善导游服务规范。同时,也想发挥特级导游传帮带的作用,建立培训平台,吸引新导游加入,培养更多外语导游。”张洋透露,如果这些都能落地的话,他们还计划更深入探索如何为入境导游群体提供更多帮助。“我也在总结多年的实践经验,以出书或者录制课程视频的方式,将这些想法分享出去。”

张洋说,他最希望的就是全社会给予外语导游更多正向反馈和信心。“大家一起努力,提高外语导游的社会地位,完善相关保障,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作者:中国旅游报记者 张宇;编辑:曹雪文)

原标题:《精通英语和波兰语讲解的全国特级导游张洋——做好“民间外交大使”》

相关阅读

  • 迷上山西古建,爱好者们“紧跟”梁林脚步

  •   近年来,在古建筑文化界,很多古建筑爱好者追寻梁思成、林徽因的脚步,寻访山西古建,兴起“重走梁林路”的热潮。在清明小长假里,位于大同市东城墙广场的梁思成纪念馆引来一批批
  • 百年古梨树 花开满园艳冰城

  • 近日,哈尔滨市道外区古梨园内的一棵百年古梨树迎着春风悄然开放,引来游客纷至沓来,争相目睹百年老树难得一见的美丽瞬间。这棵百年古梨树开花不仅是自然奇观,更是春季的绝佳打
  • 芜湖方特16周年庆双园欢乐盛典引爆全城

  • 春暖花开的四月,芜湖方特迎来了16岁生日庆典。4月18日至21日,方特东方神画和方特梦幻王国分别打造“万花盛宴”“彩色庆典”特色主题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加入这场生日狂欢。4月
  • 实现非遗与旅游有效链接

  • 今年春节期间,从哈尔滨中央大街上的鄂伦春族非遗展示到广东的英歌舞、醒狮表演,网上掀起了一场又一场非遗热潮,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前往观看体验。由此,通过原生态非遗出圈引流外
  • 促进游客绿色消费理念培养

  •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作为经济发展方式变革和产业
  • 旅游 | 繁荣共赴未来,度假区2024火热开年

  • 2024年开年至今,全国旅游度假区整体运行趋势呈现出显著的增长态势。特色活动引领度假出游新潮流,推动了旅游度假区的人气与消费双增长。中短途与长线旅游多点开花,自驾、骑行、
  • 四川绵竹:千人同吃坝坝宴 共赏沿山好春光

  • 不负好春光,赏花正当时。3月19日,四川绵竹市九龙镇棚花村在彩色油菜花种植基地举行了花田喜宴——千人坝坝宴活动,吸引了1000余名游客齐聚一堂,赏花海、看表演、品美食、饮美酒

热门文章

  • 一树白梅迎春来

  • 视频制作 记者 胡龙召2月1日,位于宁波市东钱湖陶公岛的一株白梅绽放迎春。这株白梅有20多年的树龄,高约7米,12米左右的树冠像一把洁白的雨伞,清雅美丽。据当地居民介绍,这是东钱
  • 丽江摄影 | 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真的存在

  • 文海——一片隐匿于海拔3180米的玉龙雪山山脊上的湖泊,由古老的冰蚀湖演变而成,被美国《纽约时报》称之为“世外桃源般的村庄”、“少有的人间天堂”。听到这里便已经心动了,跟
  • 夏季最适合老年人旅游的十大旅游圣地

  • 炎炎夏日,你是否也来一场避暑之旅。游览祖国名胜古迹、奇山秀水,漫步在山间小路,容身于翠绿之中,既赏心悦目,又增长见识,强身健体。对于老年人来说真是一举多得的事情。那么哪些地
  • 医院门诊大厅来了“小丑”,孩子们多了欢笑声

  • 极目新闻记者 王永胜视频剪辑 王永胜 2月4日,元宵节即将到来,武汉儿童医院门诊大厅内,小朋友们被“小丑”装扮的男子所吸引。只见“小丑”迈着滑稽的步伐,与人比划石头、剪子、

最新文章

  • 全国特级导游张洋: 做好“民间外交大使”

  • 热情洋溢的笑容,生动投入的讲解,细致专业的服务……这是外语导游张洋留给很多游客的印象。今年,身为全国特级导游、英语波兰语双语导游的张洋着实有点忙,用他的话说就是“又开始
  • 湖北选手在全国游泳冠军赛又摘一金一银

  • 极目新闻记者 徐平通讯员 省体宣4月24日晚,在深圳大运中心游泳馆进行的2024年全国游泳冠军赛女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决赛中,冀浙赣鲁鄂粤六省联队以7分51秒93夺冠。湖北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