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 >

哈尔滨,为东北正名

日期: 来源:正解局收集编辑:正解局

哈尔滨恐怕也没想到,自己在这个冬天这么“热”。

网络上都是被“尔滨”那些出人意料的“套路”给整得要更改行程,迫不及待去当“南方小土豆”的网友。

哈尔滨也因此成为元旦假期全国最热门的旅游城市之一,旅游人次和收入都相当于5个三亚。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

看着落在哈尔滨头上“泼天的富贵”,全国各地的城市也都开始了一波营销宣传,期待自己能成为下一个“尔滨”。

网上关于哈尔滨旅游的爆梗,真的只是无心插柳,还是背后有更深层次的逻辑必然?

其他城市应该向哈尔滨学习什么?

刚过去的2024年元旦假期,哈尔滨成了全国最显眼的旅游城市。

且不说网络上铺天盖地的“南方小土豆”、“冻梨摆盘”这些梗刷屏,仅“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的搜索量比去年同期暴涨1100%,相关的话题更是频频登上热搜,引发了10亿次的浏览量。

根据当地提供的大数据测算,截至元旦假期第三天,哈尔滨累计接待游客304.7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了59.14亿元。

无论是游客接待量还是旅游总收入都达到了历史峰值。

哈尔滨的爆火,带动了全省的旅游 数据来源:黑龙江文旅厅 制图:不二研究

在全国目的地旅游热度榜单上,哈尔滨的旅游热度环比上涨240%,排名热度榜第四,仅次于北京、重庆和广州。

甚至,整个黑龙江的旅游都被哈尔滨带火了。

元旦期间,黑龙江全省累计接待游客661.9万人次,同比增长了173.7%。

哈尔滨有多火,我们做个对比就能看得出来:

国内冬季旅游的“顶流”三亚,今年元旦三天接待游客56万人次,总收入11.2亿元,海南全省元旦假期的旅游总收入是24.06亿元。

也就是说,哈尔滨这个元旦假期的旅游人次和收入都相当于5个三亚,旅游收入是海南全省的2倍多。

这还只是“开胃菜”。

根据同程旅行的《2024元旦假期旅行消费报告》预计,哈尔滨市的旅游热潮将延续至寒假和春节假期。

为什么哈尔滨的旅游热度能延续那么久?

因为一年一度的哈尔滨国际冰雪节,今年的1月5日刚正式开幕,这才是哈尔滨冰雪季真正的重头戏。

要知道,哈尔滨冰雪节开幕当天,当地是放假公休一天的,这般重视程度,放眼国内其他地方也是极为罕见的。

2011-2019年哈尔滨冰雪节游客数量和收入变化情况一览表

2022-2023年的冰雪季,哈尔滨全市游客接待量累计3320.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09.8亿元。

根据今年元旦“开门红”的情况来看,这个数据超过去年应该不成问题。

网上有人说,哈尔滨旅游这次刷屏网络,属于老牌旅游城市“翻红”,这种说法蛮准确的。

除了今年霸占热搜榜的冰雪大世界、街头暖房甚至鄂伦春人在中央大街的巡游等等细节拉满、暖心周到的服务之外,哈尔滨的冰雪节,到今年已经举办了40届。

关注度最高的冰雪大世界,只不过是哈尔滨冰雪节众多项目中的一个主题游园。

图为冰雪大世界的冰雕,每年,哈尔滨都要为冰雪节投入巨资,而这些冰雕只有两三个月的“寿命”

根据哈尔滨当地媒体报道,仅哈尔滨冰雪大世界这一个项目,投资就达到了近30亿元,其中众多的冰雕、雪雕等景观,属于“一次性”景观,过了冬天就会彻底消失。

它的回报有多少呢?

官方给出的数字是预计年接待量是400万人次,营业收入6亿元。

去年12月18日,冰雪大世界正式开园,大概在今年2月底闭园。

如果按照每张门票328元、每天极限接待4万人来算,也就9亿多元的收入。

如果单纯这样看,怎么算都是个“赔本”的买卖,那哈尔滨图的是啥?

除了稳稳坐实了“中国冰雪旅游第一城”的宝座之外,哈尔滨还希望通过冰雪旅游,带动了整个城市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冰雪经济这一块。

2022年,作为东北最大工业城市的哈尔滨GDP是5490.1亿元,其中冰雪经济的总规模达到717亿元。

除了旅游之外,哈尔滨更想让自己成为一个集冰雪文化旅游体育名城、冰雪文化体验和传承地、国内冬季旅游首选地、国际冰雪经济示范地于一体的冰雪文化之都。

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市对冰雪产业的规划目标

相比于出现在中央大街的驯鹿、天马,澡堂里的搓澡大姨或是出租车司机的“夹子音”,“冰雪经济”这个词并没有什么网络传播的热度,但它却是哈尔滨这个东北老牌工业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翻红”的一张王牌。

哈尔滨的目标是,到2025年要建设一批冰雪旅游度假地和冰雪运动基地,培育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冰雪企业和知名品牌,冰雪产业总产值达到750亿元,占黑龙江省的四分之一以上;到2030年,冰雪产业总产值要突破1500亿元,占全省的三分之一以上。

这可是千亿级别的“大目标”,但好在哈尔滨占全了天时地利人和。

2022年冬奥会的举办,燃起了国人对冰雪旅游和运动的热情;一年之后,2025年亚冬会就将在哈尔滨举办。

今年被意外带火的哈尔滨冰雪游,种种没有上限、让人舒服暖心的“宠粉”举动,让这个城市的整体形象和接待能力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4-2021年中国冰雪产业市场规模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这些,似乎都可以看作是哈尔滨为2025年亚冬会做的铺垫和测试,也是为实现自己冰雪产业大目标吹响的冲锋号。

作为冰雪经济最显性的内容,火爆的冰雪游给哈尔滨带来了巨量收入和一波波的关注,这让其他省市艳羡不已,各地文旅部门也纷纷开始整活儿。

但是,除了获取流量热度引来关注之外,哈尔滨那些热搜背后的东西,其实才更值得关注和学习。

一是低姿态、高效率地处理问题。

2020年,有游客在网上吐槽雪乡一根烤肠卖15元,开始的时候,85%的网友还是比较包容理解,认为雪乡冬季交通不便,运输成本高所以价格贵一些可以理解。

直到当地官媒下场“喊冤”,并且拿它和泰山上的矿泉水价格比较,称“你可以参考一下泰山山顶的矿泉水贵不贵”之后,网上的舆情开始反转,负面的评论一下升到43%。

这种趾高气昂的自说自话和带有引战性质的举动,激活了人们对几年前雪乡宰客事件的记忆。

雪乡烤肠事件,当地官媒回复前后网络舆情的对比

这次哈尔滨在网上爆红的起因,其实也是由一则负面舆论引起的。

冰雪大世界开园当天,由于游客人数太多,冰滑梯等热门项目排队太久,于是有游客高喊“退票”,并且把相关信息发到了网上。

按理说这次园方并没有什么错,但是当地文旅部门的领导现场办公,道歉、退票、安抚游客。

第二天官方《致广大游客的一封信》就在网上发布,公布了连夜整改的措施,还在信的末尾说道,“在冰雪中为您服务的每一个人,都是城市温度的传递者。我们将敞开热情的怀抱,用最贴心的服务,让您感受冰雪的温暖和魅力。”

这种低姿态、高效率处理问题的方式,后来被网友戏称“讨好型市格”。

它带来的,是当天开始直到元旦,哈尔滨的网络搜索指数直线飙升,网友开始热烈讨论哈尔滨的热情好客。

在这种氛围之下,从政府到企业再到普通市民,他们的集体荣誉感也被彻底激发出来。

之后就是各种“龙王献宝”和各行各业自发推出的创意服务。

退票风波之后,哈尔滨的网络热度出现飙升 资料来源:巨量算数

二是有备而来的“总动员”。

如果单纯认为这次哈尔滨只是靠“危机公关”赢了一波流量的话,那就太肤浅了。

无论从宣传还是营销,乃至整个旅游业的顶层设计方面,哈尔滨的这次走红,其实是“蓄谋已久”的必然呈现。

今年冰雪季到来之前,哈尔滨和黑龙江文旅部门,其实早就已经开始到北京、广州、重庆等大城市进行宣传推广。

彼时,淘学企鹅、“霍格沃茨”魔法学院、大雪人等一大波有趣的旅游体验设计,已经通过网络社交媒体,给外地的游客做足了心理预期。

就像背着书包表演的淘学企鹅们,早在2017年就开始为哈尔滨的冰雪旅游代言了。

三是创新机制、整合资源。

从黑龙江省到哈尔滨市,也早就开始为扭转当地文旅业的一些顽疾,作出了制度性的改革。

比如,他们建立了省一级的“旅游联席会议机制”,由省长牵头,省委宣传部长和主管副省长召集,把全部涉及旅游的部门统筹在这个框架内。

这样,很多事就好办了。

文旅部门联合交通部门打击黑车、联合商务部门推出促销活动、联合市场监管部门查处“宰客”、联合教育部门开展“游学”活动,也才有了出圈的“小砂糖橘”、“小菌子”、“小熊猫”们等网络热点。

哈尔滨市还把国有文旅资源整合,在去年夏天成立了一个文旅投资集团,把冰雪大世界、太阳岛、大教堂、亚布力滑雪场等热门项目统一整合管理,整体策划。

哈尔滨冰雪季的热点项目都经过精心提前准备,而当地文旅部门负责人表示,诸如“冻梨摆盘”等细节,也是从网上看到游客的反馈后迅速改进的。哈尔滨对游客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图为哈尔滨群力音乐公园大雪人

当地政府甚至愿意自己“吃亏”,来增强外地游客的体验感。

哈尔滨设立了一个“先行赔付”的机制,由政府出面,在游客和商家发生纠纷时,先垫付游客的损失,之后再调查具体情况。

比如说2022年的时候,有个游客的手机丢失,就是这个机制赔了游客5000元,但是之后手机找回后,游客只肯退3000元。

虽然个别的时候损失了一点经济利益,但却能真正解决外地游客投诉解决问题等待过久的痛点。

所有这些看得到的或是没看到的努力,其实才是真正让哈尔滨走红的原因。

如此在意游客的感受,一方面是哈尔滨想彻底扭转之前给人们的印象,另一方面是他们足够的真诚,像公开信里说的那样,用最贴心的服务,让游客感受哈尔滨的温暖和魅力。

回想1985年,哈尔滨第一届冰雪节,尽管准备仓促,但是也接待了200多万的国内外游客,到今年已经是第40届冰雪节,每年的巨额投入带给哈尔滨的,除了旅游收入之外,其实还有更多。

因为东北和国际的联系不像东南沿海地区那么丰富,因为曾经的一些“宰客”行为带给了许多人刻板印象,因为“投资不过山海关”和东北经济的失落种种原因交错,哈尔滨、黑龙江乃至整个东北,都需要向外界正名,也更渴望得到关注和重视。

哈尔滨的“翻红”开了一个好头。

旅游的热度和良好的体验,除了擦亮了城市的形象,也能带来产业的兴旺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哈尔滨也在提示其他旅游城市,想要接下“泼天的富贵”,真诚总比套路更得人心。


相关阅读

  • “宜春小米椒”在明月山开启冰雪奇遇记

  • 江西民生新闻讯 1月10日,宜春明月山旅游区迎来了一批特别的游客——“宜春小米椒”。来自宜春市御品滨江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在海拔1600多米的高山之巅,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冰雪
  • 深度丨川渝百万粉丝的“卷王”大战

  •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文静 重庆报道继去年全国各省市文旅部门掀起掌门人行为秀内卷后,史上最长的春节假期来袭,各地文旅部门发起总攻,再度将以视频吸睛的抖音作为了主战场。1月1
  • 旅游旺了 吉林乡村“猫冬”变“忙冬”

  • 近年来,在冰雪产业的带动下,一到冬季就冷下来的吉林乡村变得热闹起来,冰雪资源、民俗文化、特色产业、乡愁情怀融合成了一个个冬季文旅“卖点”,一处处乡村旅游打卡地蹿红。以前
  • 山东呼应“尔滨”,共唱冬季文旅大戏

  • 在今年冬天哈尔滨爆火之后,山东作为北方经济战略支点,开始从南端呼应北端的“尔滨们”,共唱北方冬季文旅大戏。“2024春节山东乡村文化旅游节”今日启动!在哈尔滨旅游热中,“南方
  • 甘肃东乡公安:开展安全大检查

  • 为进一步做好辖区重点部位、重点场所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南湖湾冰雪乐园安全运营。1月17日,甘肃省东乡县公安局锁南派出所深入南湖湾冰雪乐园开展安全检查工作。检查期间,民辅警
  • 潜江市一地被命名为“湖北旅游名村”

  • 极目新闻记者 路鸣通讯员 潜轩1月17日,极目新闻记者获悉,湖北省人民政府近日发布《关于命名湖北旅游名镇、旅游名村和旅游名街的通报》,潜江市渔洋镇拖船埠村被正式命名为“湖
  • 目的地营销不能做“精神可嘉、行为可笑”之事

  • 任何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产品都不是靠蹭热点打造出来的,而是靠深度挖掘自身资源的独特性、塑造具有唯一性的品牌形象、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等系统化手段,经过长期努力,厚
  • 2024春节山东乡村文化旅游节来啦!

  • #锣鼓喧天的山东乡村# 【直播丨赏非遗、品美食、逛大集!2024春节山东乡村文化旅游节来啦】2024年1月18日(农历腊月初八)至3月11日(农历二月初二)将举办2024春节山东乡村文化旅游

热门文章

  • 一树白梅迎春来

  • 视频制作 记者 胡龙召2月1日,位于宁波市东钱湖陶公岛的一株白梅绽放迎春。这株白梅有20多年的树龄,高约7米,12米左右的树冠像一把洁白的雨伞,清雅美丽。据当地居民介绍,这是东钱
  • 丽江摄影 | 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真的存在

  • 文海——一片隐匿于海拔3180米的玉龙雪山山脊上的湖泊,由古老的冰蚀湖演变而成,被美国《纽约时报》称之为“世外桃源般的村庄”、“少有的人间天堂”。听到这里便已经心动了,跟
  • 中原名寺月山寺,一座掩映在青山里的古寺(原创)

  • 坐落于太行山南麓的博爱县,它虽然设县只有几十年,但却是焦作的“宝藏”县城,这里矿产资源丰富,在仅有43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拥有二十余种矿产资源;而且还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下面,我
  • 夏季最适合老年人旅游的十大旅游圣地

  • 炎炎夏日,你是否也来一场避暑之旅。游览祖国名胜古迹、奇山秀水,漫步在山间小路,容身于翠绿之中,既赏心悦目,又增长见识,强身健体。对于老年人来说真是一举多得的事情。那么哪些地

最新文章

  • 哈尔滨,为东北正名

  • 哈尔滨恐怕也没想到,自己在这个冬天这么“热”。网络上都是被“尔滨”那些出人意料的“套路”给整得要更改行程,迫不及待去当“南方小土豆”的网友。哈尔滨也因此成为元旦假期
  • 近期多人被骗巨额资金 请千万捂紧钱袋子!

  • 近日,浙江公安紧急提醒,近期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诈骗案件频发,省内多名群众被骗百万元以上。请广大群众提高警惕、仔细甄别捂紧自己的“钱袋子”,谨防落入诈骗分子设下的陷阱。下
  • 法院青年“赶大集” 带来法治 “好年货”

  • 通讯员 张馨月为了有效避免和遏制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发生,切实保护广大群众财产利益安全,1月11日一大早,四平市铁西区人民法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冒着严寒来到铁西区平息乡西八大
  • 四川珙县医保局:多举措惠及民生

  • 来源:四川电视台-影响四川 2023年以来,四川省宜宾市珙县医保局紧紧围绕“民生为本”的工作理念,全面提升医保服务水平,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效。全县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1.2
  • 又是一年腊八节 河坊街上粥飘香

  • 今天是“腊八节”,古色古香的河坊街上粥香四溢,热闹非凡。多家老字号、社会组织向市民游客免费发放腊八粥,传递美好祝福。对老杭州人来说,来河坊街上的“老字号”喝一碗腊八粥已
  • 河北辛集:战鼓迎春 金钹贺岁

  • 1月16日,辛集市张古庄镇在南吕村举行“双争”有我——“战鼓迎春 金钹贺岁”鼓王争霸赛。来自辛集市各乡镇的18支队伍共600余名选手同台竞技、切磋交流,“鼓足”新一年的干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