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 >

我的阿勒泰 默默种草还是踏上旅途?

日期: 来源:中国旅游报收集编辑:中国旅游报

改编自作家李娟的同名散文集,8集迷你剧《我的阿勒泰》自播出后反响热烈。剧集中,生长在阿勒泰的汉族少女李文秀在城市追求文学梦想屡屡碰壁后,回到在牧场开小卖部的母亲身边,像牧民一样生活。她走近当地人,走进草原深处,去爱、去生活、去受伤,发现阿勒泰之美。读一本好书、看一部好剧、去一个好地方,观众在故事起伏中收获百感交集。夏牧场远处的雪山、斑斓耀眼的草甸、静静流淌的额尔齐斯河、优美的白桦林……这些是故事发生的地方,可以疗愈精神内耗,很多人将阿勒泰称为“精神赛博故乡”,默默种草或踏上旅途。

夏牧场 阿勒泰地区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供图

出色的IP跨媒介转化

“李娟写的《我的阿勒泰》是我们援疆干部的必读书籍,它是我们了解新疆、了解阿勒泰的一扇窗口。”这些天,阿勒泰地区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副局长栗元浩持续追剧《我的阿勒泰》,每天结合剧集发布几十条与阿勒泰旅游相关的朋友圈,“我发的朋友圈都快‘霸屏’了。”他开玩笑说。

追剧之初,栗元浩就发现这部剧和原著不一样。原著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戏剧冲突,而是散文化自由灵性的叙述描写,但是改编成剧集需要故事和戏剧性的张力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在栗元浩看来,“这部剧改编得很成功,每个人物形象都很立体饱满,拍出了我们阿勒泰的美,展现了各民族相互理解包容、和谐相处的日常、游牧文化和时代发展的碰撞与融合,是一部充满诗意又很有深度的剧。”

康楠是李娟的书迷,《我的阿勒泰》开播,她第一时间买了爱奇艺会员。“《我的阿勒泰》原著就是一个大IP,自2010年出版以来,一版再版,堪称现象级,已经成为当代散文经典。我想看看自己喜爱的书如何完成影视化。”让她惊喜的是,文学思维与影像表达交融,剧版《我的阿勒泰》完成了出色的跨媒介转化。“原著中源于自然的美和人与人之间朴素真挚的感情,在剧中得到了很好的保留。”

剧版《我的阿勒泰》开篇就意味深长,没有急于渲染北疆壮美辽阔的自然景观,而是用一组镜头描绘出李文秀的居住环境与生活状态,并配以她温和的旁白:天晴无风的日子里,我花了整整半天时间,在重重雪堆中奋力挖开一条通道,从家门通向院门。再接着从院门继续往外挖。然而挖了两三米就没力气了。于是在冬天最冷的漫长日子里,没有一行脚印能通向我的家……

这段旁白引用自李娟在书中的自序,真挚的情感体验与亲切的言说方式勾连起散文与电视剧的内在脉络,故事在阿勒泰沉静、苍茫的大地上展开。剧中多次用航拍全景镜头表现转场途中人与雪山草甸、森林溪流融为一体、和睦共处的美丽画卷,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让观众忍不住心生向往。

“阿勒泰既有诗情画意,也有自然的严酷、生活的艰辛。因此,阿勒泰的美非常厚重、磅礴,层次丰富。”曾经跟随阿勒泰牧民转场的记者费鸥南说。

夏牧场 阿勒泰地区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供图

为文旅剧打个样

剧版《我的阿勒泰》一共8集,每集40分钟,被称为“迷你剧”,是介于电视剧与电影之间的一种影视形式,比传统电视剧篇幅短。“去爱、去生活、去受伤”,观众被剧情吸引,与人物深深共情,被阿勒泰的辽阔、悠远、深邃打动。不少观众意犹未尽,网上甚至出现“为什么不拍100集”的呼声。

“毫无疑问,剧版《我的阿勒泰》属于‘影视+文旅’的范畴。”在影视从业者孙杰看来,这部剧呈现出阿勒泰层次丰富的美。

孙杰认为,成功的文旅剧,需要对内容精细打磨,走精品化路线。剧中有一个细节:一家小店外面的摩托车广告牌上是刘德华的头像,一头牛正在津津有味地舔他的脸——这是原著中李娟描写的一个场景。为了复原这个场景,剧组花了很长时间和刘德华协调肖像授权。最后镜头只是一闪而过,但对观众而言,忍俊不禁之余,能够感受到剧组的用心、诚意和力出精品的决心。

“文旅剧归根结底是一部剧,以虚构的故事剧情为推动力。在场景和内容上,对文旅进行软植入,让风景、地域文化、非遗等服务于剧情。”孙杰还提到,文旅剧要把主题、内容、营销有机融合在一起,最终目的是让观众萌发探寻这个旅游目的地的愿望。

文旅剧行业相关从业者也提到,文旅不是剧集的背景板,大部分文旅剧做得不接地气,故事性较弱,细节处理粗糙,如果只是一味地宣传旅游资源,无法让观众产生情感共鸣。

“在快餐式速食时代,剧版《我的阿勒泰》为文旅剧打了一个样。”康楠认为,展现目的地的美需要时间和深度,剧版《我的阿勒泰》篇幅不长,用心动情,细节到位,在时间和深度之间取得了平衡。

费鸥南特别提及剧版《我的阿勒泰》中的配乐,风声、水声、马蹄声、羊叫声……“如果你身在阿勒泰,你的感官就会非常敏锐,我现在还经常回想起额尔齐斯河,水流的声音就像一阵风和水缠绕的絮语。”

剧版《我的阿勒泰》作曲高小阳提到,音乐主题的前半部分是典型的电影音乐的旋律,温暖坚定,后半部分是哈萨克族音乐特点的回旋式旋律。“剧集呈现了一个新疆人想说的关于新疆的一切,希望观众能够在剧中体味到这种力量。”

冬季禾木村 中国旅游报记者 陈晨 摄

冷静客观看待热度转化

截至目前,剧版《我的阿勒泰》成为2024年华语电视剧豆瓣评分第一名,“阿勒泰旅游”“这次轮到阿勒泰”等多个词条屡屡登上热搜。

阿勒泰地处阿尔泰山南麓,准噶尔盆地北缘,被称作“金山银水”。栗元浩介绍,“金山”就是阿尔泰山,绵延两千多公里,因山中蕴藏黄金而得名;“银水”是贯通全境的额尔齐斯河,它也是中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

这片11.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辖一市六县,地广人稀,拥有3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分别是喀纳斯、可可托海和白沙湖;还有10多个4A级旅游景区,如乌伦古湖、草原石城等。

“这些天,我们特别担心巴太、李文秀坐过的那棵树。本来就不太牢固,如果很多游客因为看了《我的阿勒泰》来打卡,真怕会彻底断掉。”栗元浩不无幽默,担心的点又很具体实在。

剧版《我的阿勒泰》中,这棵“孤独的树”承载了男女主人公感情的萌发,是情节发展的重要场景。剧集播出后,这棵树也在社交平台上引发热议。不少网友说,知名电影《怦然心动》也有类似的场景,“爱情是坐在树上最美的风景”。最新的新闻是,网友建议给这棵“孤独的树”买保险。

不久前,爱奇艺联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阿勒泰地区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花城出版社,共同推出《我的阿勒泰》“文旅合作新生态”,倡导“读一本好书,看一部好剧,去一个美丽的地方”。据介绍,多方将围绕共创文化符号、共募生态基金、共设旅游专线、共办线下活动、共建会员机制等五个维度展开合作探索。

阿勒泰会不会成为下一个哈尔滨、淄博?栗元浩对此持谨慎态度。“我们很欢迎各地游客来阿勒泰旅游,但也深知现在的阿勒泰还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产品业态不够丰富,整体的旅游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有待提升。”

据媒体报道,阿勒泰的旅游旺季往年是从6月中旬开始,因为剧集热播,今年已提前到来。另外,阿勒泰地区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计划以“我的阿勒泰”命名大部分线下文旅活动,如赛马比赛、自行车赛等各种赛事,以及民间音乐会、草原舞会和滑雪等。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副教授熊海峰认为:“从影视热度到文旅热度的转化,因地而异,不同地方的转化过程不同。一些已有一定知名度、配套设施较为完备的城市或景区,转化效率较高,反之转化率会低。”在他看来,剧版《我的阿勒泰》带来的热度,更多的是营销热度,关键还是看阿勒泰的旅游核心吸引物。

事实上,阿勒泰一直是新疆旅游热门目的地。阿勒泰坐落在北纬47度世界滑雪黄金纬度线上,是人类滑雪的起源地,被称为“中国雪都”,是众多滑雪发烧友心中的“天花板”,有将军山、可可托海、禾木吉克普林和青格里狼山四大滑雪胜地,初步形成了冰雪产业聚集区。喀纳斯被誉为“人间仙境、神的花园”,童话般的禾木村,因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受游客喜爱。

之前,一曲《可可托海》也让很多人在心中种草阿勒泰。“阿勒泰的旅游热度一直都有,但旅游门槛相对较高。”费鸥南认为,由于交通受限等因素,对于游客而言,去阿勒泰旅游成本较高,而且,阿勒泰地广人稀,旅游基础服务配套不足。在她看来,“剧版《我的阿勒泰》催生的旅游热度,会促使一些旅游者踏上旅途,更多人可能是默默种草,阿勒泰不太可能像哈尔滨、淄博那样出现打卡热。”但那又有什么关系,种草阿勒泰,那是心中一道永远的白月光,在心中留下一个念想和迟早要兑现的旅行计划。

【延伸阅读】

阿勒泰 美无处不在

春天接羔,夏天催膘,秋天配种,冬天孕育。在新疆阿勒泰广袤的大地上,至今保持着漫长而完整的游牧迁徙路线。其中隐藏着神奇的自然密码,生命也在流动迁徙中新陈代谢、循环轮回。

时值春夏之交,正是阿勒泰牧民转场的季节,马队、驼队、羊群追逐着雪线后退的脚步向阿尔泰山推移。在阿勒泰地区东西宽500公里、南北长500公里的转场地带中,19条牧道聚合又分流着如潮水般奔腾涌动的牲畜。

剧版《我的阿勒泰》中的夏牧场,是故事的主要发生地,在当地人看来是犹如“天堂一般”的存在。一般全家老少都会在夏牧场度过一段日子,年迈的老人和襁褓中的婴儿都不会错过。

盛夏的时候,夏牧场绿油油的草甸子,漫山遍野开满了鲜亮的金莲花,中间夹着紫色小花,之后还会有野罂粟花和金线菊。叼羊、赛马、阿肯弹唱、年轻男女相见一般都是在夏牧场进行。对于牧民来说,这是一年中最惬意的时候。

“哈萨克族没有乞丐,你在阿勒泰牧区,随便走进一个毡房,都会被招待,饿不死。”曾经跟随阿勒泰牧民转场的记者费鸥南说,“走进草原深处的一座毡房,语言不通,几句简单的交流之后就只能沉默着笑。但当我走出去有点距离了,女主人又小跑着往我怀里塞满了奶疙瘩。”

剧版《我的阿勒泰》也描述了类似温暖的一幕。转场途中,沿途驻扎的牧民会准备好奶茶等食物款待路过的人。因此,“朋友问我阿勒泰哪个景区最美,我根本答不上来。就像剧中那棵‘孤独的树’,就是在路边,而不是在某个景区,重要是那个场景和意境对人们产生了情绪价值。”费鸥南说,阿勒泰到处是美景与人文的交融,值得深度探索。景区旅游的概念对阿勒泰而言,太狭隘了。

去年6月初,百万阿勒泰羊转场文化旅游节转场仪式在阿勒泰地区福海县沙尔布拉克转场文化旅游小镇举行,牧民身着当地特色服饰,赶着牲畜,沿着古老的牧道向水草丰沛的高山夏季牧场转移,蔚为壮观。

如此宏大的场景营造出一个盛大的节日,会被摄影爱好者和资深旅行者一边拍照、记录,一边沉浸式感受其中的美好、喜悦,以及不可阻挡的生命力。

在阿勒泰,牧民需要不停地迁徙,在不同季节去往海拔高度不同的草场。千军万马的牛羊经过,扬起翻滚的烟尘,生活如此奔波艰辛而扎实饱满,正如剧集中一位蒙古族大妈所说,再颠簸的生活,也要闪亮地过。(作者:中国旅游报记者 曹燕;编辑:曹雪文)

相关阅读

  • 来文博,让“顶流”撞见“顶流”

  • 今年,天水麻辣烫、当下热播剧《庆余年第二季》、郭有才带火的山东菏泽、春晚上受热捧的《咏春》等纷纷亮相文博会,让你在展馆内“追遍全国热点”。现场品尝天水麻辣烫去年有淄
  • “影视+文旅”能带火多少个“阿勒泰”

  • 《我的阿勒泰》剧中主演居住的“同款”木屋民宿,位于携程度假农庄(新疆喀纳斯云顶阁联营店)。携程供图 阿勒泰草原风光壮美恬静。携程供图一部剧带火一个旅游目的地,这次轮到
  • “小满”遇上“520”,京产剧中的告白

  • 在影视剧的画面中,总有那么几个刹那,让人心潮澎湃,渴望跨越屏幕,为剧中的男/女主角呐喊出那句深藏心底的“我爱你”。是否曾有那么一段台词,或仅仅是几个字,如春风拂面,如细雨润心,
  • 王跃文:《我的阿勒泰》成功在于真诚的写作

  •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5月19日讯(记者 黄煌) 改编自作家李娟同名散文集的电视剧《我的阿勒泰》近期播出后大获成功,也为散文改编电视剧打了一个样。对此,王跃文怎么看?他又有哪
  • 想去阿勒泰,那里有最可爱的人和最清澈的爱!

  • 璀璨星空、巍峨雪山壮美山谷、茂密森林青青草原、成群牛羊……近日电视剧《我的阿勒泰》火了明净纯粹、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让人心驰神往也将大家的目光聚焦于北疆之北的阿勒

热门文章

  • 一树白梅迎春来

  • 视频制作 记者 胡龙召2月1日,位于宁波市东钱湖陶公岛的一株白梅绽放迎春。这株白梅有20多年的树龄,高约7米,12米左右的树冠像一把洁白的雨伞,清雅美丽。据当地居民介绍,这是东钱
  • 丽江摄影 | 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真的存在

  • 文海——一片隐匿于海拔3180米的玉龙雪山山脊上的湖泊,由古老的冰蚀湖演变而成,被美国《纽约时报》称之为“世外桃源般的村庄”、“少有的人间天堂”。听到这里便已经心动了,跟
  • 夏季最适合老年人旅游的十大旅游圣地

  • 炎炎夏日,你是否也来一场避暑之旅。游览祖国名胜古迹、奇山秀水,漫步在山间小路,容身于翠绿之中,既赏心悦目,又增长见识,强身健体。对于老年人来说真是一举多得的事情。那么哪些地
  • 医院门诊大厅来了“小丑”,孩子们多了欢笑声

  • 极目新闻记者 王永胜视频剪辑 王永胜 2月4日,元宵节即将到来,武汉儿童医院门诊大厅内,小朋友们被“小丑”装扮的男子所吸引。只见“小丑”迈着滑稽的步伐,与人比划石头、剪子、

最新文章

  • 我的阿勒泰 默默种草还是踏上旅途?

  • 改编自作家李娟的同名散文集,8集迷你剧《我的阿勒泰》自播出后反响热烈。剧集中,生长在阿勒泰的汉族少女李文秀在城市追求文学梦想屡屡碰壁后,回到在牧场开小卖部的母亲身边,像
  • 从技术共引到人才共建 高端要素跨区域流动

  • 今日关注:高端要素共引借力一三圈层区域结对联动,武侯和金堂在共建园区联合招商过程中打出优势互补牌,针对目标企业拜访、高端要素共引制定针对性措施,开始靶向发力;成华与蒲江依
  • 青岛市南区44处助餐机构托举助老“大民生”

  • 发展老年助餐服务是重要的民生工程,青岛市市南区连续两年将老年人助餐工作纳入区办实事大力推进,提供更加便捷、暖心的助餐服务,做好“关键小事”,守护好老年人“舌尖上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