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 >

实现非遗与旅游有效链接

日期: 来源:中国旅游报收集编辑:中国旅游报

今年春节期间,从哈尔滨中央大街上的鄂伦春族非遗展示到广东的英歌舞、醒狮表演,网上掀起了一场又一场非遗热潮,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前往观看体验。由此,通过原生态非遗出圈引流外地游客也成为各地文旅工作的重点,大家妙招频出,争相上演各自的非遗“大戏”。在这些文旅融合实践中,虽然实现了“非遗+旅游”的链接,但仅仅将原生态的非遗搬出来进行展示和表演,一旦大众失去了新鲜感,那么这场热潮将无法持续,流量也会很快下降。因此,如何实现非遗与旅游的有效链接,真正将非遗融入旅游发展大格局,实现非遗保护传承与旅游发展共赢,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第一,提升非遗的传播普及水平,增加大众对非遗的认知、认可和情感共鸣。以潮汕英歌舞为例,如果游客只是看一群人在街上跳舞,很快就会产生审美疲劳,但是当游客了解到这个英歌舞的来源,尤其是与水浒英雄相关的故事,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亲切感就会油然而生,英歌舞才会变得对外地游客更有吸引力。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必须加大非遗的传播普及,不仅要加强官方渠道和传统媒体的传播,更要利用当下流行的各种新媒体进行广泛传播,使人们对非遗有全方位的认知。还要积极推动非遗走进课堂、走进社区,让非遗更加贴近普通大众。此外,在传播的方式方法上,不能只是进行简单展示和讲解,还要进行创新和创意,如抖音上就有将英歌舞和其他舞进行对比的视频,将英歌舞与爱国主义教育结合在一起,令人印象深刻。

第二,按照“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的原则,积极拓展非遗旅游新空间和新场景。如将非遗展示和文旅地标相结合,在各地著名的文旅地标展示非遗,不仅可以借助文旅地标的影响力提升非遗的知名度,同时也给文旅地标注入深厚的文化内涵,实现共赢。此外,要重视非遗与非景点的结合。相关数据显示,伴随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和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原有的景区景点旅游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的形势和需求,当前我国旅游结构中,非景点旅游占比达到80%。可将非遗元素融入高铁站、飞机场、高速服务区、饭店、宾馆(民宿)等人口密集的空间和场所中,或者在学校、少年宫、青少年科普中心设置体验中心等,结合时下流行的Citywalk等旅游方式,将非遗和城市基础建设结合起来,通过全域开发,将城市每一个具有本地特色的空间场所都转化为非遗展示地和旅游地。

第三,找到非遗与当下大众心理需求的契合点,并对其进行活化利用。由于非遗是从过去继承而来,容易给现代人一种“落后”“土味”“不实用”的感觉。因此,要做好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必须让其在保持原有“魂魄”的基础上,变得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和精神需求。如对于手工刺绣染织等技艺类的非遗,应在原料质地、设计造型和用途上进行创新突破,提升其作为旅游商品的观赏性和实用性;音乐、戏剧、舞蹈等表演类的非遗,要在内容上与当下的时代背景和时代精神相结合,赋予其新的、能引起大众共鸣的内涵,同时在服装、道具、编排、舞美、曲调、歌词等方面进行合理改编,叠加当前先进的数字科技手段,提升其观赏性和体验性。

第四,完善非遗旅游相关的基础设施和服务,提升大众对非遗的感观体验。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非遗的重视,各种非遗馆的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但是,有些非遗馆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相对比较简易,服务功能不完善,游客只能走马观花看一下,体验不足,要加大力度促进非遗馆的场景化转化升级,重塑非遗体验空间,提升非遗场景体验。此外,一些非遗位于经济相对落后的偏远地区(较少受到外来文化的入侵,因此文化传统不易被破坏),当地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不完善,一旦游客数量增多,当地的接待能力就会不足,因此也要积极推进在吃住行等满足游客旅游基本需求方面的基础设施和服务建设,让游客在非遗旅游中获得愉悦感。(作者: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所 邹开敏;编辑:曹雪文)

相关阅读

  • 促进游客绿色消费理念培养

  •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作为经济发展方式变革和产业
  • “文明旅游 美时美刻”网络宣传活动开展

  • 4月23日,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组织在线旅游企业召开2024年文明旅游工作部署会,正式启动“文明旅游 美时美刻”网络宣传活动。携程、美团、抖音、快手、小红书、飞猪等17家在
  • 2024中国旅游科学年会举办

  • 4月21日至23日,2024中国旅游科学年会在京举办。本届年会聚焦“理论创新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旨在为政府决策及行业的发展提供智库思想与理论支撑。与会嘉宾围绕理论建构与旅
  • 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活动启动

  • 4月23日,2024年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活动启动仪式暨全国五一文化和旅游消费周主场活动在广东珠海举行。2024年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活动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以“文旅惠民
  • 2024年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活动启动

  • 2024年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活动启动广东将围绕美食、滨海、夜游、演出等消费热点,培育具有广东特色的消费新业态新模式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黎存根4月23日,2024年全国文化和
  • 单县:以文旅融合之力,成经济振兴之势

  • 春风拂过湖西大地,一场文旅盛宴于4月12日盛大开启,单县第六届全域旅游文化节如约而至。市政协副主席、单县县委书记耿振华,县长魏传永等县领导亲临现场,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
  • 旅游 | 繁荣共赴未来,度假区2024火热开年

  • 2024年开年至今,全国旅游度假区整体运行趋势呈现出显著的增长态势。特色活动引领度假出游新潮流,推动了旅游度假区的人气与消费双增长。中短途与长线旅游多点开花,自驾、骑行、
  • 四川绵竹:千人同吃坝坝宴 共赏沿山好春光

  • 不负好春光,赏花正当时。3月19日,四川绵竹市九龙镇棚花村在彩色油菜花种植基地举行了花田喜宴——千人坝坝宴活动,吸引了1000余名游客齐聚一堂,赏花海、看表演、品美食、饮美酒
  • 加强推动环抚仙湖旅游新业态布局发展

  • 为深入落实玉溪市委市政府旅游高质量发展“12346”总体思路,3月15日,玉溪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梁玉浩带队至澄江市调研抚仙湖环湖网红打卡点建设工作,持续深挖抚仙湖周边网红打卡

热门文章

  • 一树白梅迎春来

  • 视频制作 记者 胡龙召2月1日,位于宁波市东钱湖陶公岛的一株白梅绽放迎春。这株白梅有20多年的树龄,高约7米,12米左右的树冠像一把洁白的雨伞,清雅美丽。据当地居民介绍,这是东钱
  • 丽江摄影 | 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真的存在

  • 文海——一片隐匿于海拔3180米的玉龙雪山山脊上的湖泊,由古老的冰蚀湖演变而成,被美国《纽约时报》称之为“世外桃源般的村庄”、“少有的人间天堂”。听到这里便已经心动了,跟
  • 夏季最适合老年人旅游的十大旅游圣地

  • 炎炎夏日,你是否也来一场避暑之旅。游览祖国名胜古迹、奇山秀水,漫步在山间小路,容身于翠绿之中,既赏心悦目,又增长见识,强身健体。对于老年人来说真是一举多得的事情。那么哪些地
  • 医院门诊大厅来了“小丑”,孩子们多了欢笑声

  • 极目新闻记者 王永胜视频剪辑 王永胜 2月4日,元宵节即将到来,武汉儿童医院门诊大厅内,小朋友们被“小丑”装扮的男子所吸引。只见“小丑”迈着滑稽的步伐,与人比划石头、剪子、

最新文章

  • 实现非遗与旅游有效链接

  • 今年春节期间,从哈尔滨中央大街上的鄂伦春族非遗展示到广东的英歌舞、醒狮表演,网上掀起了一场又一场非遗热潮,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前往观看体验。由此,通过原生态非遗出圈引流外
  • 爱我强大海军 百闻不如见一“舰”

  • ▲深圳学子登上舰艇进行参观。 受访单位供图2024年4月23日,是中国人民海军成立75周年纪念日。为庆祝这个特别的“海军节”,近日,第四届“深圳国防教育名家讲”活动以“向海图强
  • 关于相关养老保险政策等,日照官方最新回应

  • 日照12345市民来电热点问题解答 NO.1 进行了失业登记,影响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职工养老保险吗?答复:进行了失业登记,不影响参保!按现行有关政策规定,参保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或
  • 40城共读缀就中国最美书香链

  • ▲七个城市领读人共同参与拍摄的共读宣传片《我愿》在现场播出。 受访单位供图4月23日,2024年粤港澳桂琼“共读半小时”活动在深圳主会场深圳图书馆二楼银树大厅举行。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