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药师来科普“老胃病”患者必备的用药原则

2017-01-01 06:13

经常有人咨询笔者:口服药都要经过胃,多种药物对胃是有刺激性的,胃炎、胃溃疡等胃病患者怎样服药才能保护胃?

“老胃病”患者的用药总原则是合理用药:尽可能避免服用对胃有刺激性的药物,如止痛抗炎药(阿司匹林、去痛片、布洛芬等),还有多种糖皮质激素以及多种抗生素类药、洋地黄类药(地高辛、西地兰等)、抗组胺药(异丙嗪、克敏嗪等),特别是中老年慢性风湿病、关节病患者尤须警惕。

在必须应用这些药物时,该注意什么呢?以下以阿司匹林、红霉素等药物为例,阐述胃炎、胃溃疡等胃病患者怎样用药才能预防和减轻药物对胃的损伤。

慎用胶囊剂,多用肠溶剂

胶囊剂口服后即达胃部,胶囊在胃里溶解会对胃黏膜造成伤害,且胶囊剂的内容物大多为对胃黏膜有刺激作用的粉末或颗粒,可引起胃部不适,重者可致胃出血。故原有胃炎、胃溃疡者应慎用胶囊剂。

而胃溃疡患者,特别是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常要服用一些抗生素、微生物制剂和中成药,这些药物以胶囊类居多,应特别小心。另外,因胶囊的囊壳是由胶质(主要是明胶)制成的,遇水会吸水膨胀,变软、变黏,易附着在食道壁上,造成胃黏膜损伤,甚至溃疡,即药源性胃炎,为避免药物附着,服胶囊剂时至少要饮水300毫升以上。

建议改用肠溶剂,肠溶片服用后在胃部不起任何变化,只在小肠的碱性环境中才溶解,不但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吸收,还能防止对胃的伤害。

不要掰开服药,更不要“剥壳吞药”

胶囊药物大多刺激食道、胃黏膜,不可剥掉胶囊壳吞服药粉(剥壳吞药)。此前“问题胶囊”事件期间,不少人担心胶囊的安全性,把胶囊打开,直接吞服药粉,结果导致咳嗽、嗓子和食道火辣辣地痛、上腹(胃部)隐隐作痛……去医院就诊后方知食道和胃黏膜被灼伤。此即典型的药源性食管炎和药源性胃病。

饭后服药

对胃有刺激的药物,如红霉素类、阿司匹林、消炎痛、补血铁剂、三溴片和氯化铵片及稀盐酸等,应饭后服用。因为胃中的饭菜会对胃黏膜起到保护作用,降低药物对胃的刺激,且饭后服药时药物可被食物稀释,也会减少对胃肠道的不良刺激。

切忌空腹服药,否则这些药物直接与胃黏膜接触,易致胃溃疡和胃出血。但饭后服药并非饭后立即服药,应在吃完饭1~2小时后服药。此时胃已大部分排空,但仍有少量食物,既能部分稀释药物,降低对胃黏膜的刺激,又能使药物较快进入小肠而被吸收。

必要时加服胃黏膜保护剂

为防止药物对胃黏膜的损伤,可加服胃黏膜保护剂(即抗酸剂),为胃肠道再穿上一套“防护衣”。常用的胃黏膜保护剂有质子泵抑制剂(拉唑类)和H2受体拮抗剂(替丁类)等。

临床药学证实,胃黏膜保护剂能明显降低服用阿司匹林(300毫克/天)患者的胃肠道病变发生几率,且不影响肠溶剂阿司匹林的抗凝血、防卒中等疗效。故胃溃疡患者服用阿司匹林之前,最好预防性应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

需长期或终生应用低剂量阿司匹林者,服药最初3~6个月胃肠道副作用的发生率最高,建议此期间联合应用胃黏膜保护剂。

另外,需要提醒的是,部分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应慎用抗酸剂,否则会加重胃的分泌腺体的萎缩,使胃酸分泌更少,食欲更差,腹胀更严重,最终反而加重胃炎。

作者: 陆基宗(江苏省无锡市人民医院主任药师)

文章内容来源:《医食参考》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精彩图片
© 2016 粉丝服务 http://www.fensifuwu.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豫ICP备1002690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