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神话破灭,内容创作归位 | 2016年终盘点

2017-01-04 12:01

记者 / 刘珍妮

编辑 / 胡涵

编者按:

从寒冬开始,到寒冬结束,2016年,中国创投的第16个春秋。

2016年,泡沫开始退散,风口之下的猪也被证明并不都能飞起来。根据寻找中国创客的统计,2016年,中国投资市场案例数比2015年全年下降6%,但投资总额却增加了27%。这证明,在经历创业泡沫之后,中国的创投市场终于变得冷静和专业。

去泡沫和专业化,是寻找中国创客对2016年的总结。曾被追捧的风口逐渐冷却,IP热在疯狂之后,终于开始失灵,网红创业的拐点也开始到来,人傻钱多的现状不再;这一年,新的玩家也在出现,更多的明星出现在创投圈,但风投却不是;而春雨医生张锐的悲剧,则让创业者的健康问题摆上台前,创业者的隐形成本被公众发现。

从2016年的大事和风口之中,我们总结了七个关键词。七个词汇中,我们一起发现中国创投这一年。

今天,我们推出的第七个关键词是IP失灵。

关键词:IP失灵

入选理由:有热必有冷,2016年的影视剧终于迎来了IP滑铁卢。IP,intellectual property 即知识产权。2015年,多部IP影视剧的火爆,让IP迷信更上一层。

但寻找中国创客统计发现,2016年,IP却频频失灵,今年生产的IP系列影视剧,平均票房只有去年的三分之一,更出现了《爵迹》这样的票房失利。

IP的泡沫是过去中国影视剧非理性繁荣的象征。但IP从来不能绝对制胜,在内容创作领域,创作和诚意意味着一切。2016年,IP失灵告诉我们,靠IP赚粉丝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随着国产电影票房“600亿”梦想的破灭,一个“大IP时代”终于走到了尽头。

据初步统计,2016年改编成影视剧的IP多达275部,但真正成功的IP电视剧也寥寥无几,网剧虽然成为流量的集散地,但曾经“大IP+小鲜肉”的组合已经不被粉丝买账,甚至被嫌弃毁原著。

就在一年前,IP还是票房制胜法宝。2015年,国产电影票房前20名中,有14部来自IP改编,《花千骨》、《琅琊榜》等改编电视剧获得“现象级”的高收视率。一些坐拥千万粉丝的文学内容,被冠以“大IP”的名号瓜分、囤积。

梳理今年的数据和IP改编的作品表现不难发现,“大IP”神话在2016年跌落神坛,“IP致胜”“坐拥万千粉丝=爆款”等法宝失灵。

在政策限制、IP转化实践、观众审美变化等现实原因中,2016年那些盯着IP的睛睛火眼被蒙上了一层迷雾,有待回归理性。

IP电影票房仅有去年三分之一

年初,顶着”2010年起连续5年年增速40%“这一数字,电影从业者和资本市场都对中国的IP开发保持乐观。这种乐观大概来自以下数据:据清科研究中心发布《2016年中国文化娱乐早期投资研究报告》,在2015年的国产电影中,超过30%的票房来自于IP改编电影。而去年国产电影票房冠亚军,均是IP改编。

但一年之后,由郭敬明同名小说改编的《爵迹》,作为被《小时代》带动起来的粉丝电影,最终票房仅为3.81亿元,亏损4亿元。

据刚刚发布的《腾讯娱乐白皮书数据》显示,今年国产IP电影总共96部,是去年的3倍,但质量良莠不齐,部均票房不足去年的1/3。

而另一组数据显示,2015年网络剧Top50中IP改编数量为12部,占比24%; 2016年网络剧TOP50中IP改编数量为21部,比重上升至42%,相应地,今年却没有产生现象级的爆款。

IP、明星小鲜肉、青春爱情、特效等一直被鼓吹的“万灵药”都失效了,观众对IP的消费欲望正趋于理性。一些原先寄望于粉丝经济被奉为大IP的作品被改编成电影后,因剧情脱离原著、演员演技僵硬等纷纷被粉丝吐槽毁IP。

爆款几乎全部沦陷,“大IP”的“神话”逐渐走下神坛。

文学IP瓜分殆尽 资本伸手二次元IP

随着《小时代》系列、《匆匆那年》等小说IP改编的电影在市场上大赚特赚后,各大影视制作公司、视频平台开始储备IP资源,囤积IP版权成为近几年的普遍现象。

原创文学网站阅文集团CEO吴文辉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2013年之前,网络小说堆在一起没人买,2014年后开始慢慢卖出,如今已基本卖空。不仅如此,为了抢到IP,甚至催生了预购的形式,“作家还没有开始写,就要预订下来他下一部作品”。

作为IP大户,慈文传媒目前已储备的版权超过40部,其中原创小说(含网络小说)改编权超过20部。欢瑞世纪、华策影视等靠着电视剧制作起家的文化公司储备的IP数量也不容小觑。

随之而来的网文、小说IP价格也开始水涨船高。刘慈欣卖出《三体》版权时,价格不过10万,网络小说作家匪我思存的《迷雾围城》版权续约费已经达到1200万一年,还有一些作家的IP光电视剧的版权费就接近1亿。

但与囤积IP的疯狂现象相反的是IP转化的成功率。据网络剧数据分析营销平台骨朵传媒统计,2016年有近300个IP改编剧项目运作。但能顺利实现转化的不到1/5。

高价囤积后带来的后果除了着急上马、粗制滥造的影视剧外,还催生了版权转授等捞钱的生意,层层转手后带来了收益也爆发了近几年包括《迷雾围城》《鬼吹灯》等一系列的版权官司。

已经在国内培育发展了十年的网络文学IP富矿快被祸祸完后,今年,资本的大手开始伸向二次元市场。

2015年,连载动漫《十万个冷笑话》搬上大荧幕,斩获过亿票房后,越来越多影视、视频平台公司开始和漫画原创公司联姻。

2016年4月27日,童石网络发布公告,宣布与华谊兄弟共同设立合资公司,将每年在大角虫漫画APP上选取10个IP作品进行改编,单个IP授权金额在100至1000万之间,改编内容将覆盖网剧和网络大电影,电视剧,真人电影及动画四种类型。

“二次元大本营”A站、B站也分别划归于阿里、腾讯旗下,有妖气被奥飞收购,光线成立彩条屋。

但已有业内人士指出,能供长远开发的二次元IP不到50个。

北京强国知识产权研究院曾晨撰文分析,二次元以多动画、漫画和游戏等表现形式为主,其最初价值观导向不太严格、故事情节混搭魔幻、软科幻、青春爱情等多种元素,表现手法过于暴力和科幻,这些特点致其二次元IP在过审、改编上均存在难度。

现今文学IP改编的环节上已经出现编剧人才乏力的情况,将二次元IP转化为一部令人满意的影视剧作品同样挑战重重。

有数据预测,2017年,各大视屏平台的自制剧储备高达129部,IP改编自制剧将呈现井喷式发展。

这一数据到底能给IP改编市场带来多大的信心随难以预料,但2016年的大IP失灵现象可能将引发未来资本对IP的重新思考。

IP不万能,IP开发才是关键

IP的火爆,或许是资本的误会。

《2016年腾讯娱乐白皮书》上,62.6%的人表示并不关心剧目本身是否带有IP属性,IP剧的质量才是网友信心的基础。

《琅琊榜》制作人侯鸿亮在去年针对IP热说,创作者首先要知道自己要什么,这个“IP”和自己的诉求是否吻合,才是决定IP作品能否做好的最大因素。

但影视剧市场的火爆,让抢IP成了2015年全年的主旋律。有视频网站负责人曾表示,三四年前《甄嬛传》一集30万,进入2016年,价格涨了10倍,动辄一集上百万的价格稀松平常。

遗憾的是,这些被迷信的IP却让资本失望了。《2016腾讯娱乐白皮书》显示,今年的IP剧只令4%的样本用户满意,40%的观众不买账。能无条件支持IP改编剧的样本用户仅占16%,超七成用户看重剧集质量,IP剧题材的重要度开始呈现高于演员制作班底的变化。

摆在文娱行业面前的是,资本不可能永远疯狂,2017年,诚意和专业远比哄抢IP更重要。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精彩图片
© 2016 粉丝服务 http://www.fensifuwu.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豫ICP备1002690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