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解读 中外合作办学(学校名单——学生出路)

2016-08-18 13:23

学校名单

1、理科

2、文科

如何选择“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到 海外去求学,拿世界名校的文凭,是许多同学和家长梦寐以求的理想。然而,每年至少十余万人民币的高额费用和繁杂的申请手续,令绝大多数考生望而却步。那 么,有没有不出国门就能享受国外教育资源并取得“洋文凭”的途径呢?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目前正方兴未艾的“国内留学”——中外合作办学。

“中外合作办学”以较低的费用取得“洋”文凭的“中外合作办学”模式。而在当前大学生就业市场竞争“白热化”的形势下,中外合作的毕业生越来越显示出很强的竞 争力。这些学生毕业后大多在外资机构或中外合资企业工作,因为他们经过几年的“国内国外留学”,一般都掌握了几门实用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外语能力和电脑 技能几乎是他们驰骋职场的“杀手锏”。

截至目前,全国经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涵盖研究生、本科、专科及中小学等各种办学层次,涉及我国较多的省市是北京、上海、山东、江苏、辽宁、浙江、 天津、陕西、广东、湖北等;合作者外方较多的国家和地区是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英国、新加坡、法国、德国、俄罗斯、韩国等。

从 1995年教育部颁发《中外合作办学暂行条例》,到2003年《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出台,从2006年《教育部关于当前中外合作办学若干问题的意见》,到 2007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外合作办学秩序的通知》,屈指算来,中外合作办学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这四个文件都强调:中外合作办学属于 公益性事业,是中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然而,面对众多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各种各样诱人的招生宣传,如何选择却成了一个难题。同学们在欲填报之前,不妨 多留几个问号给自己。

问号1:办学项目合法吗?

对 考生来说,选择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时必须选择正规的合法项目,否则所获文凭无异于白纸一张。所谓合法,是指经过国家政府主管部门审批的,由教育部颁发的统一 编号的中外合作办学许可证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批准书。这一点,考生可以从教育部官方网站——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和中国留学网直接查阅。

国 内有些民办高校,他们开办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尤其是那种“X+X”的合作项目,有时并没有得到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审批,如果学生和家长在选择时,盲目地 选择读这些项目就可能存在学历无法得到教育部认证的风险。那样的话,你虽然可能拿到了国外院校的毕业证书,但通常会因为你在国内所接受教育的部分没有得到 国家的认可,而无法对你国外学历进行官方认证。也就是说,虽然你花了不少钱,花了不少的时间,也读了个什么国际项目,但最后很可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换来的是一个莫须有的“克来顿大学”毕业证。

问号2:教学质量有保障吗?

中 外合作办学机构在国内一般都有一个名牌“婆家”,这个“婆家”属于二级学院(不是独立学院)的较多,其办学理念、综合实力、校园文化等都会对中外合作办学 产生影响。但如果机构在“婆家”的下属或下下属单位,那你可就要慎重了,因为国内大学的下属层次太多,如果你上学的地点不在“婆家”的院子里,那名牌大学 的资源,如图书馆、教师、教学设备、学习氛围等可就享受不到了。

问号3:录取标准是什么?

按 照规定,颁发中国高等学校学历学位的中外合作办学招生必须纳入国家高校招生计划。而实施外国教育机构学历、学位教育的,也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核定了相应的 招生计划数。录取时,须按照同地区同批次计划内录取,降低批次录取是违反国家规定的。实施外国教育机构学历、学位教育的,其录取标准应当不低于外国教育机 构在其所属国的录取标准。如果一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没有较高的入学要求,只是交钱就可以上,那你自己就应该提高警惕了。

问号4:学生都能到国外留学吗?

有 些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把“出国留学”和“出国交流”混淆在一起。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学生在国内学习期间可以到国外合作院校交流或培训,通常称为“出国交 流”或“出国培训”。但这种交流或培训不能在合作办学学校之外进行。如果学生已经从合作学校毕业,则中外双方都不能组织学生赴境外学习。因为学生毕业进入 更高年级时已经属于自费出国留学范畴,只有合法的出国留学中介机构才能组织,但同时也不得在学校内进行。而一些合作办学机构故意混淆这一差别,误导学生及 家长。

问号5:自己适合走这条路吗?

中 外合作办学机构普遍以培养应用型及复合型人才作为自己的目标,强调“营销意识”和“学生即顾客”的理念,所学课程都是针对市场需求而设,以“优质产品”去 建立市场信誉并寻求最大的利益回报。从近几年中外合作办学的情况看,其本科招生专业按人数多少依次为工商管理类、外国语言文学类、电子信息类、经济学类、 艺术类、教育学类等。考生应该先弄清自己的兴趣所在,确定自己的发展意向,再确定是否报考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中外合作生的培养成本比较高,在“国内留学”时,学费一般在1~3万元左右,相对于国外留学来说,费用要低数倍,但仍比三类本科“独立学院”要高出许多。如果到国外合作院校去学习,费用还会更高,一般在5~10万元左右,所以考生和家长要量力而报。

中外合作办学的学校也是纷繁芜杂、参差不齐,考生一定要辨清真伪,把握3个要素:一是资源,办学主体是谁,教育机构是否经权威机构批准或认可;二是课程质量是否有保障;三是师资,项目的教师来源、学术水平等是否与办学层次和要求相适应。

如果你有一定的英语基础(主要采用英语授课)和较好的家庭经济条件(中外合作办学的收费会比一般的学院高一些),而默默平凡的你想从千军万马中出类拔萃,让未来焕发出“洋”光的话,中外合作办学也许真是个不错的出路。

办学方式

一是学历教育项目,必须通过统招考试,填报志愿,毕业后分别获得中外双方学校颁发的文凭(如:清华大学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合作举办管理硕士学位教育项目)

一是非学历教育项目,无须填报志愿,参加学校自己举办的入学考试即可。中方学校修得相应学分后,通过语言考试后再被合作学校录取,毕业后获得外方学校颁发的文凭(如:中国农业大学与荷兰万豪劳伦斯坦瓦格宁根大学(原荷兰劳伦斯坦国际农学院)合作举办园艺专业非学历项目)

注意:就读非学历教育项目的,若该项目未能获得教育部审核认证,即不能承认该项目所获学历。

教育层次

一是本科段教育,也分纳入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统考)和自主招生,(如:中国农业大学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学丹佛分校和健康科学中心合作举办传播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统考和自主招生各占50人。)

二是硕士段教育,参加高校组织的自主招生考试,学生修完全部课程符合毕业条件后,可获外方高校的硕士学位证书;教育部中留服对学位证书可做学历学位认证;中方高校的结业证书。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与美国西雅图城市大学合作举办的MBA学位项目。

还有一种中外合作办学硕士项目是双学位,颁发外方高校硕士学位证书,同时还可以申请国内高校的硕士学位证书,同时教育部中留服还可以做学历学位认证。(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与法国巴黎第一大学、法国国家企业管理教育基金会合作举办企业管理硕士学位教育项目)

三是博士段教育,博士段教育从层次目前只有一种,毕业后颁发外方高校的博士学位证,教育部中留服会做学历学位认证;(如:中国人民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合作举办管理学博士学位教育项目)

办学主体

一是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如:温州肯恩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等大学);

二是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如:北京工业大学与美国新泽西理工大学工程管理理学硕士;北京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合作举办中国社会工作文学硕士学位教育项目);

中国内地与港澳台地区合作办学机构和内地与港澳台地区合作办学项目一般情况下也归为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的审批、评估和管理一般由教育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司进行。

不能获认

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公布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范围显示,有七种证书不能认证:

1.参加外语培训或攻读其他非正规课程(如短期进修)所获得的结业证书;

2.进修人员、访问学者的研究经历证明和博士后研究证明;

3.国(境)外高等院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颁发的预科证明;

4.国(境)外非高等教育文凭、荣誉称号和无相应学习或研究经历的荣誉学位证书;

5.未经中国政府相关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办学机构(项目)颁发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证书或高等教育文凭;

6.通过函授、远程教育及网络教育等非面授学习方式获得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证书或高等教育文凭;

7.国(境)外各类职业技能或职业资格证书。

学生出路

在留学回国人员中,有超过一半的留学回国就业人员(57.94%)期望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地区寻找职业发展机会。

最受追棒的行业是金融业,其次是教育、信息和软件服务等行业。

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是最受青睐的就业机构类型,其次是民营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也有大约三分之一的留学回国人员对就业机构类型没有明显的偏好。

职业发展空间是留学回国人员选择就业机构最优先考虑的要素,其次是就业地区和薪资福利。

在北京地区入职的留学回国人员中,62%的人员来自其他省、自治区或直辖市,以华北和东北地区为主。进入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人数接近一半,其次是国家事业机构和金融机构。

海归内心渴求的收入与无法满意的现实收入之间往往产生落差,主要缘于留学是一项高投资。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在欧美国家留学4年的学习和生活花销,基本相当于在市区买套100平方米的房子。

咱们来算一笔账:以留学美国为例,平均学费为2.5万/年、生活在二线城市膳食和住宿1.2万/年、交通费0.06万/年、书本和必需品0.08万 /年、其他花费0.1万/年。注意,这些费用是用美元标注的,如果折合人民币,一年的花销至少要在25万元左右。这样本科4年留学,不准备好100万人民 币是绝对不敢出去的。

从《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的调查中看到,85%的海归认为在准备留学时,有必要进行相关职业规划;虽然85%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占比,但这仅仅代表有职业规 划意识的学生,真正能够形成科学的职业规划体系的人不足20%。所以,很大程度上来讲,留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只是一种处在萌芽阶段的泛意识,还有待系统 化、科学化的梳理。

对于留学生来讲,职业规划在其决定出国、选择专业的那一刻就开始了。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 粉丝服务 http://www.fensifuwu.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豫ICP备1002690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