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橙西:向死而生——记住你即将死去

美文共赏 2017-03-23 思想精髓“向死而生”,这是德国著名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在“生存论”中提出的一个哲学观点。 海德格尔认为,任何一个人,在一开始的时候,就面临着死亡,“人是向死而存在的”。人只有在面对死亡时,才能抛开外界的一切,领悟生命的真谛,从而进入到“本质的状态”,即返璞归真。人的本质,必须通过“死”才能体验出来。 所以什么叫“向死而生”?我的理解是,每个人最终都要走向死亡,只是死亡的时间、方式有所不同,我们一生经历的所有过程,都是向着死亡行进的过程。只有当我们理解什么是“死”时,才能提前做好死亡的准备,真正珍惜生命的美好,而不是临终才后悔年轻时有太多的事情还没做过。表面上看来,“向死而生”似乎给生命染上了浓厚的悲剧色彩——从一出生就注定了死亡,从一开始就过着“倒计时”的日子,没有什么比朝生暮死更令人悲伤的事了。但仔细想想,正是这种倒计时的生命方式让我们更加注重审视和定位自己的人生。 比如说,如果某一天,你得知自己的生命只有一个星期的时间了,你会怎么做?我相信你肯定会放下一切,去做自己最想做的事。人通常只有在大限将至的时候,才会开始珍惜失去的每一分每一秒,在死亡面前,一切都微不足道。所以我们何不把这个“大限”延伸为一个月,一年,甚至一辈子? “向死而生”不是对稍纵即逝的生命的悲观诠释,反而是对有限生命的积极解读。未知死,焉知生,向死而生才能不怕死,不怕死才能拥有思想上的高度自由,拥有了思想自由便拥有了无限选择。人生就是一盘无法重来的游戏,要玩就玩得尽兴一点,不多多去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就太浪费了。正如罗曼罗兰所说,“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可惜的是,大部分人如果不走到绝境,是很难会回过头去反省和思考自己的生命历程的。备受推崇的“创业教父”李开复在五十二岁的时候才想明白,对他而言,什么是“真正最重要的东西”,什么才是“真正最有价值的人生”,而教会他这一切的,不是名利财富,恰恰是癌症和死亡。 李开复是在五十二岁生日的前不久,被医院告知罹患第四期淋巴癌的。五十二岁之前,李开复一直笃信“付出总有回报”,事实也确实如此:26岁就被美国计算机科学排名第一的卡内基?梅隆大学破格授予教职;曾在苹果、微软、谷歌三家引领世界科技的公司担任华人最高层的职务;被国内誉为“青年导师”、“创业教父”;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影响世界百大人物”之一。 不过这些光鲜亮丽的成功背后,则是以每天透支身体和高压生活为代价,“拼命”成了他的一个标签,也是他最引以为傲的地方。 然而五十二岁的时候,过度操劳的他被宣判得了癌症。自命不凡的李开复痛苦不堪,认为可以改变世界、造福人类的自己为何如此不幸,上天为何对他如此不公。朋友见他精神备受折磨,只好带他到佛光山拜见星云大师。 星云大师问他:“你人生的目的是什么?” 李开复一如既往地回答:“人生的目的就是最大化自己的影响力,所以我不断在做让自己更有影响力的事情,因为这样,我才能够让世界变得更好。” 星云大师摇摇头说:“我们人是很渺小的,多一个我、少一个我,世界都不会有增减。你要‘世界因我不同’,这就太狂妄了!什么是‘最大化影响力’呢?一个人如果老想着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你想想,那其实是在追求名利啊!问问自己的心吧!千万不要自己骗自己……” 从来没有人对李开复说过这样的话,被星云大师一语道破后,他才幡然醒悟,自己过去一直偏执地追求“最大化影响力”、“世界因我而不同”,看似冠冕堂皇娓娓动听,其实就是在追名逐利。对名利的渴望冲昏了他的头脑,让他失去了正确的判断力。他说: “为了追求更大的影响力,我像机器一样盲目地快速运转,我心中那只贪婪的野兽霸占了我的灵魂,最后身体只好用一场大病来警告我,把我逼到生命的最底层,让我看看自己的无知、脆弱、渺小;也让我从身体小宇宙的复杂多变,体会宇宙人生的深邃和奥妙。” 值得庆幸的是,经过反复化疗后,李开复身体里的肿瘤大部分都已清除干净。与死亡擦肩而过的他终于看穿了生命的本质,“我才发现,我这一生最大的错误是,我彻头彻尾地舍本逐末,把最要紧的事搁到最后,却把人生最弥足珍贵的时光,浪费在追逐那些看起来五彩斑斓的泡沫。” 经历了死亡的考验,李开复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生活,他把癌症视为上天对他的警醒,告诫自己不要被无止境的欲望淹没,要懂得释放自己,享受生活。他依然认真工作,但不再强求高效率的成功,不再透支身体,不再企图改变世界,死亡的恐惧让他开始注重饮食起居,花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和朋友,“追随己心,感恩一切,幸福生活”。 李开复无疑是幸运的,上天给了他一次破而后立的机会。如果不是癌症,他可能会循着过去的生活轨迹继续获取更多的成功,继续沉溺于更多的浮躁的快感之中,继续错过更多的生活的美好。 可是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拥有这份幸运,影视歌三栖明星梅艳芳40岁死于子宫颈癌,新闻联播主持人罗京48岁死于淋巴癌,苹果公司联合创办人乔布斯56岁死于胰腺癌......还有无数不为人知的仓促死去的普通人们。据不完全统计,全球每年将近有880万人死于癌症,更不用提死于意外和战争的人数,几乎每1.85秒就有一个人死去。死亡离我们是那么的近,死亡面前人人平等,谁都无法拒绝病痛的到来,谁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悄无声息地从这个世界上消失。当死亡来临时,钱、权、名誉全部化为乌有,99%的人都将被彻被遗忘,成功如李开复也承认对于宇宙而言自己只是沧海一粟。所以又何必那么过分地追求身外之物呢。钱是赚不完的,但人是会死的啊。我认识的一位张阿姨,年轻的时候,因为丈夫爱赌,家里一贫如洗,她和她两岁的儿子有时候要靠娘家人接济才能有饭吃。后来张阿姨实在忍受不了每天过着捉襟见肘的生活,终于逃离了那个男人,带着儿子去了广州跟着别人学做生意。穷怕了的她每天拼命工作,努力赚钱,发誓要让她的儿子过上好生活。这原本应该是一个单亲妈妈自强不息、努力奋斗,最终带着孩子走向幸福的励志故事。然而生活不是电视剧,它总能在不经意间给人致命一击。张阿姨几乎把所有时间都花在了生意上,她的确赚到了很多钱,却忘了她那小小的儿子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陪伴而不是物质上的满足。父亲嗜赌、家庭破碎、背井离乡、孤独无助,这些都足以击垮一个孩子幼小的心灵。等到儿子变得越来越自闭内向,暴躁易怒,甚至不愿意和她说话后,张阿姨才意识到孩子的心理已经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尽管张阿姨带孩子去看过心理医生,也曾极力补救他缺失的童年,但儿子长大后性格依旧内向,与她不亲近,也很少会笑。我不止一次听到她在电话里向我妈哭诉,当初她明明是希望儿子能够过得好才去了广州,为什么最后两个人却变得像仇人。我们没有办法责怪任何一方,只能说有些东西碎掉了真的很难修补回来。当然,这并不是说追求物质和成功就是错的,人倘若不能保障自己的正常生活,不能填饱肚子,又哪来精力去做别的事呢。物质上的满足可以给人带来安全感,工作上的成功可以给人带来成就感,我鼓励大家都去努力工作,去渴望成功,去赚取更好的物质生活,这并不可耻。只是时间有限,我们要学会正确分配比例,不能为了成功而以健康为代价,不能因为赚钱而忽略了对家人的关心。不要忘了,我们赚钱的最初目的,不过是为了让家人和自己过上更好的生活,而过上更好的生活的最终目的,不过是为了寻求幸福。名利只是人生的附属品,是锦上添花,生命中还有许多其他更重要更美好的东西。比如爱,比如自由。人生只有一次机会,我们要抓紧时间让它过得更有意义,更有价值。虽然过得有意义和有价值并没有一个客观标准,但如果你把每一天都当作生命中最后一天去活,向死而生,那么答案就会呼之欲出。 “记住你即将死去”,乔布斯说这是他一生中遇到的最重要的箴言,我想这也应该是每一个人生命中最重要的箴言。以上,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