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禅诗

佛学经典 饮酒〔东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达摩未来中国时,中国已有佛禅意。此诗表达了作者旷达超脱的胸襟,和对自然契合无间的喜爱,以及悠然自得、会心神远的风致。明代憨山大师说此诗“造乎文字之外”(《憨山老人梦游集》卷三十九),所论极是。此诗堪称是早期禅诗的代表,是真正体现了禅的精神的佳作。诗中无禅字,禅意却最浓。比起大部分禅诗,更有诗情禅意。此诗传达的禅的神髓,有四个方面:一是“心远地自偏”,禅者在喧闹之中,以心转境,定力深厚;二是“悠然见南山”,禅者在自然之中,悠然会心,融合无间;三是“飞鸟相与还”,禅者在功名之中,回归自性,超凡脱俗;四是“欲辨已忘言”,禅者在体验之中,不立文字,冷暖自知。 空手把锄头〔梁〕傅翕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从古至今,对这首诗的解释不计其数。诸如:有人说:手里把着锄头心里不执着锄头,骑着水牛不作骑着水牛想,烦恼天天有,不想自然无。诗人把锄头和水牛比作烦恼,放下了烦恼就轻松无比。手拿锄头却说无,骑着水牛却步行,把一切看空,这是一种洒脱的人生态度。“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用短浅的眼光看,是水流桥不流。若站在一个无限长远的座标上来看,水天天在流,没有什么变化,倒是桥换了一座又一座。并且桥流也罢,水流也罢,都是幻相。实际上,桥也没流,水也没流,是你的心在流。不流的是真理,流动的是妄想。有人说:“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人从桥上过,是说我们的肉身如同一座桥,是无常变迁的。人由少而壮,由壮而老,就是“桥”在流转变化嘛。“水”代表我们的佛性,它是亘古常存,不来不去,不动不摇的。这是一首吟颂主人公的偈子,它的目的是让我们明心见性。有人说:“空手把锄头”是说手上抓住锄头时,你的心不要被锄头占有了,依然要自由自在,好像没有锄头一样。如同你有一栋房子、一辆车子,不要以为它们永远是你的,它们只是暂时属于你。因为连自己的身体都不是自己的,何况是身外之物。“步行骑水牛”是说骑着水牛时,不要执着于非得有水牛让你骑不可,有牛可骑当然好,没水牛骑就步行也很洒脱。“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有些人行色匆匆,东奔西走,跑来跑去,人是一天天老了,流水一类的环境却一直未变。有人说:水喻自性,自性如如不动。在自性之“水”中映现的桥之幻像反而等同于虚空的花,幻生幻灭,毫无实性,所以是桥流水不流。有人说:这首诗充分地诠释了佛教的中道思想,教导我们如何在对立中求和谐,在矛盾中求统一。用平等、包容的心来对待世界,对待万事万物,化解各方面的矛盾。每一种解释都有其道理。但实际的情况是,任何解释,都是费力,都是多余。中止你的惯性思维,从逻辑的路径上一转身,一回头,禅与悟,就在那里等着你了。城外土馒头〔唐〕王梵志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里。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 不论你生前多么富有,死后仍然会像“土馒头”一样被抛弃在城外,孤寂冷清,那么,生时的荣华富贵到底还有什么意义?这坟墓既然是土馒头,坟中的人便是馒头中的肉馅。将来要成为肉馅的显然是死人,而这些死人们现在却“在城里”追名逐利!生命只有一次,不论你爱不爱吃这个“土馒头”,到头来你都得吃上一个,而且这个馒头的馅儿就是你自己!死后你在城外的孤单寂寞,不能与你现时在城里的繁华热闹相比,可纵然“土馒头”内的生活没滋没味,却由不得你选,你必须老老实实,不要嫌它没滋味。这首诗寓意警拔,振聋发聩。追名逐利之辈,读之肝肠俱冷。身是菩提树〔唐〕神秀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心如明镜台”,明镜台就是梳妆台。梳妆台上放着镜子,所以称为明镜台。爱美的女性会把梳妆台整理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这里比喻没有灰尘污染的心。意思是要像保持明镜台的清净一样,来保持心灵的清净。“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用什么来净化我们的身心?污染我们身心的灰尘是贪、嗔、痴三毒,所以要用戒、定、慧三学来净化三毒。佛教说:“勤修戒定慧,对治贪嗔痴。”要不断修习戒、定、慧三学,来净化我们的生命。净化了尘埃的生命,就是纯净的生命,觉悟的生命。菩提本无树〔唐〕慧能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有尘埃。 神秀的偈子重点在用,在教我们怎么修行用功。但是,用渐修的功夫,去污除秽,是求道的境界,不是悟道的境界。而慧能的偈子则是证悟到了大乘佛法的空性,证悟到了空性的体。神秀的偈子是深深海底行,是“万行门中,不舍一法”;慧能的偈子是高高山顶立,是“实际理地,不受一尘”(《沩山语录》)。神秀的北宗禅,是修行下手的方便法门;慧能的南宗禅,是顿悟成佛的向上法门。两者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各有千秋,影响深远。过融上人兰若〔唐〕孟浩然山头禅室挂僧衣,窗外无人水鸟飞。黄昏半在下山路,却听泉声恋翠微。终南别业〔唐〕王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沿着溪流,寻幽探胜,一直走到了它的源头;席地而坐,闲看天际云卷云舒。这两句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禅意。禅宗的修炼,就是先从有入空,逆水行舟到源头,逆着贪嗔痴的浊流而上,一直回溯到清明无染的心性源头;再从空入有,欣赏大千世界的云起云灭,鱼跃鸢飞。由于这两句诗富于禅理,历代的禅师们在开堂说法时都很喜欢引用它。“行到水穷处”,是色即是空、从有入空。“坐看云起时”,是空即是色、从空入有。“行到水穷处”,是大智观色成空;“坐看云起时”,是大悲由空生色。辛夷坞〔唐〕王维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酬张少府〔唐〕王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过香积寺〔唐〕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诗人过访香积寺,没有正面描摹,而是通过侧写周围景物,来烘托香积寺的幽深宁静。最后通过潭边禅坐调心,体验修行,点明探访佛寺的收获。全诗洋溢着恬淡安宁的气氛。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酬韦丹刺史〔唐〕灵澈年老心闲无外事,麻衣草座亦容身。相逢尽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 这是一首广为传诵的言简意赅的讽世诗。东林寺是庐山名刹,韦丹是洪州(今江西南昌)刺史,与灵澈为诗友,常有唱和。韦丹曾寄诗给灵澈,表示思归林下之意。灵澈以此诗作答,说韦丹心里虽想着退隐,实际上不可能做到,因为他做不到真正的心闲。退隐之类的话,不过嘴上说说罢了。戏赠灵澈上人〔唐〕吕温僧家亦有芳春兴,自是禅心无滞境。君看池水湛然时,何曾不受花枝影? 唐代禅宗的兴起,进一步推动了自然适意人生哲学的流行。如果认为一个僧人就一定要形如槁木、心如死灰,那就大错特错了。这首诗就写出了禅僧应当具有的自然适意的禅心,写出了禅者既有“芳春兴”,又不滞于“芳春兴”的心境乐道歌〔唐〕明瓒世事悠悠,不如山丘。青松蔽日,碧涧长秋。山云当幕,夜月为钩。卧藤萝下,块石枕头。不朝天子,岂羡王侯。生死无虑,更复何忧。赠别君素上人〔唐〕刘禹锡穷巷唯秋草,高僧独扣门。相欢如旧识,问法到无言。水为风生浪,珠非尘可昏。悟来皆是道,此别不销魂。 “水为风生浪,珠非尘可昏。”这是诗人向高僧问法后感悟到的佛禅真谛。心湖会因为风的吹拂而荡起层层波澜,宝珠却不会因为沾上尘埃而失去其光华。内在的心性受外在境界的影响,会形成种种分别计较的波浪,这在佛家叫做“境风吹识浪”;但每个人的自性的摩尼宝珠,却不会被世俗的灰尘所蒙蔽。寄韬光禅师〔唐〕白居易一山门作两山门,两寺原从一寺分。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前台花发后台见,上界钟声下界闻。遥想吾师行道处,天香桂子落纷纷。诗的前三联对仗工整,六句中连用叠字,环环相扣,贯若连珠,给人以回肠荡气的美感。同时运用了东西南北前后上下八个方位词,令人感受到芬芳美丽的诗情禅韵在绽放流淌。诗中所呈现的圆融境界,感染力极强。当我们吟咏回味的时候,仿佛与之合而为一,化为一脉流泉,一簇白云,一丛野花,一壑钟声。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题鹤林寺僧舍〔唐〕李涉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对于尘缘深重、俗务缠身的凡夫俗子来说,登山不过是偶一为之的兴到之举。一个终日昏昏醉梦间的人,与僧人很难有什么深入的交流,叙谈不过是排遣无聊的内容而已。在暂得闲暇之后,他又会重入红尘,继续着原来的生活。尽管如此,当一个人宦海失意,心情郁闷的时候,来到幽雅脱俗的环境中,总会有所触动有所感染,得到些许精神的慰藉,给麻木、盲目的心灵增添了难得的欢愉。示法偈〔唐〕龙山三间茅屋从来住,一道神光万境闲。莫把是非来辨我,浮生穿凿不相关。洞山禅师一日经过龙山,见溪流中漂有菜叶,便拨开草丛,顺溪而上,遇到羸形异貌的龙山和尚,住在草屋里,双方遂有一场机锋应对。洞山告辞后,龙山和尚吟诵此偈,放了把火烧掉茅屋,隐入深山,不知所终。此诗描写龙山禅师超然物外的开悟境界。游城南〔唐〕韩愈扰扰驰名者,竟无半日闲。我来无伴侣,把酒对南山。 这首诗虽然短小,却含蓄凝炼,精警深刻,意味隽永。与白居易的禅诗《过天门街》如出一辙:“雪尽终南又一春,遥怜翠色对红尘。千车万马九衢上,回首看山无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