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作文造假,家长需要反思

恩施晚报5月8日消息,“妈妈您在哪儿?回家看看我好吗?我每天只吃一餐饭,想用我攒下的钱留住爸爸妈妈不再出远门……”近日,一篇题为《爸妈的爱》的小学生作文在恩施人的“朋友圈”迅速走红。作文以第一人称讲述自己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字里行间透露出对父母无尽的思念,不少网友相互转发并评论:“写得太感人了,这样的留守孩子好可怜!”(5月9日《施恩晚报》)

当前,我国越来越多的人进城务工,随着而来的留守儿童问题日益严峻。大量外出务工人员为我国经济建设作出了特殊贡献,但“决不能让留守儿童成为家庭之痛社会之殇”。因此,留守儿童亟需得到大家的关注,帮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其中家庭教育是较为关键的一环。

近日,一篇题为《爸妈的爱》的小学生作文在恩施人的“朋友圈”迅速走红,不少网友为之感动不已,但通过实地调查,该学生是红土乡中心小学六年级学生,并不是文中所说的“三年级二班”学生,文中所说每天就吃一顿免费的早餐,但该校免费的是午餐。而且也证实,这篇作文中的内容大部分不属实,是被家长指导和修改过的,这个学生只能算是“半留守儿童”,他父亲在外打工,母亲在家中照顾他,家庭条件在当地农村属于较好的,并不是文中所描写的“房前屋后的小草有半人之高,一片凄凉的感觉,这就是我的家”。这就很尴尬了,一篇让人感动的作文竟然出现多处虚构,不符合实际情况,这就值得我们思考背后的原因。

叔本华说过,唯有发自心灵深处的作品才能获得桂冠。的确,作文应该是有感而发,讲述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可以适当修饰和借鉴,但要感情真实、符合实际,该学生写出的作文多处造假,而且这篇作文是在家长指导下完成,也许在有些家长看来,即使作文中出现一些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语句,也无伤大雅,但笔者却不赞同。一是作文是学生自己的作业,不管写得好不好,都应该让学生自己抒发心中最真挚的情感,如果家长过多干预,容易影响学生的正常思维,影响情感的表达。二是学生写好作文后,家长可以适当进行辅导,对于其中完全不符合现实情况和逻辑的地方,家长应该指出来,积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写作,让学生爱上写作。三是容易误导学生,产生错误和消极的影响,往小了说,这是一篇假作文;往大了说,家长的榜样没做好,甚至可以说是家长在教学生如何造假,这对学生以后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可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也许有家长会说,我外出务工是为了子女将来过上好的日子。这话听起来有点道理,但是未成年的学生,如果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正确的引导,对生活的热爱也许会受到影响,外出务工的家长需要常回家看看,给予子女充分的关爱。只要家长肯做,能做的肯定还有很多。

总之,留守儿童作文造假反映的不仅仅是一篇假的作文,更多的是折射出家长的不足之处,需要家长积极反思,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助力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