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 技术开年:看十位大航道上的一线技术英雄(上)

2017-02-07 18:48

在通信行业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带领的团队,在技术大潮中御风前行;他们戮力的研发,在大连接和网络重构中积极突破;他们获得的成果,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强劲支撑。也许他们不是院士大咖,但他们是行业一线砥砺前行技术人物的代表。

回望2016年,产业沉浮,风云激荡,哪些技术英雄书写下深刻的一笔?《通信产业报》(网)聚焦年度中国信息通信领域的重大创新成果,结合专家意见和网上投票,评选出年度最具影响力的“2016中国通信产业金紫竹年度技术人物”,10位一线潜行的行业技术创新者成为产业热门技术领域的改革创新表率。

十位大航道上的一线工程师

(2016中国通信产业年度技术人物)

(一)刘晓峰:把Polar码写入5G标准

作为下一代通信技术革命的风口,5G从研发之初就备受关注。

刘晓峰2009年加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负责3GPP国际标准化推进工作,研究5G NR(新空口)的研究及标准化,重点推进5G NR编码、URLLC设计、帧结构及Numerology、灵活双工设计等技术。

被誉为“通信技术的皇冠”的编码与调制技术,体现着一个国家通信科学基础理论的整体实力,我国主推极化码成为5G短码编码标准更是把5G研发再次推向了舆论高潮。

刘晓峰作为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负责中国主推的Polar码国际标准化工作。他对Polar、LDPC、Turbo及TBCC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比较,把中国主推的Polar码成功写入3GPP国际标准,对全面推进中国主推5G关键技术的国际标准化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在5G标准化方面,刘晓峰还主推中国5G国际标准化三驾马车,明确了5G中国国际标准化主推的关键技术,并与国际上达成明确共识。在三驾马车框架下,国内企业对5G关键技术进行了分工与合作,为中国引领5G国际标准化起到重要作用。

技术贡献:

作为3GPP国际标准化推进组的重要成员,负责Polar码国际标准化工作把中国主推的Polar码成功写入3GPP国际标准,全面推进中国主推5G关键技术的国际标准化。

(二)张光辉:推动NB-IoT国际标准化

张光辉作为长期从事移动通信相关技术研究的专家,在2016年硕果累累。在800M 3G重耕4G方面,牵头完成中国电信800M 3G重耕4G现场试验,解决重耕面临的同异频干扰等众多技术难题,为中国电信打造国内首个低频4G网络奠定技术基础;与中国联通在国际上首次开展并完成了4G现网升级改造RAN共享,并首次成功实现4G共享网与CDMA2000、WCDMA和GSM互操作和与非4G共享网的切换,并解决了共享与非共享边界的切换等业界公认难题。

2016年,张光辉牵头三载波聚合和TDD/FDD载波聚合等4G+关键技术的国际标准立项,引领4G/4G+技术发展,主导中国电信4G+技术方案和规模落地;主导中国电信频率研究和4G+频率申请,使中国电信成为国内第一个全频率使用4G的运营商。

同时,张光辉牵头NB-IoT 3GPP国际立项,解决中国电信部署NB-IoT所面临的NB-IoT和CDMA干扰共存问题,并在国内首个完成面向物联网应用的Cat1技术试验和商用。参与工信部5G推进组的相关工作和测试工作,推进5G相关研究和进展。

技术贡献:

为中国电信打造国内首个低频4G网络和摆脱CDMA产业奠定技术基础;主导中国电信频率研究和4G+频率申请,使中国电信成为国内第一个全频率使用4G的运营商;牵头NB-IoT 3GPP国际立项,在国内首个完成面向物联网应用的Cat1技术试验和商用。

中科大计算机学院本硕博十年的求学经历,为胡云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2011年毕业后,胡云进入中国联通研究院网络技术研究中心无线研究室任高级工程师,两年以后晋主任高级工程师, 2016年初担任物联网技术研发中心总监,负责中国联通物联网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工作:全面负责中国联通物联网整体规划,包括业务规划、网络规划等;负责中国联通NB-IoT/eMTC新技术及业务试点工作;负责中国联通物联网相关新产品新业务的研发,包括了各类物联网终端产品研制等;5G方面,参与中国联通5G未来网络架构以及未来新业务及技术研究相关工作。

胡云作为中国联通物联网新技术、新产品研发的带头人,完成中国联通物联网技术演进发展战略及规划,发布《中国联通蜂窝物联网技术白皮书》;负责中国联通物联网专项规划,指导全国物联网业务发展及网络建设。针对窄带物联网业务(NB-IoT),代领团队从技术标准推动、产品研发、业务培育、应用落地,开展全方位的研究和推动;率先实现了上海迪士尼NB-CIoT的试商用,加快标准化的进程;在广州完成国内首个基于标准化的NB-IoT端到端业务的打通,并推进到8个城市业务试点;在福州完成全国首个NB-IoT商用局的开通。

完成中国联通物联网技术演进发展战略及规划,发布《中国联通蜂窝物联网技术白皮书》,推动NB-IoT全国多地商用。

唐洪玉在网络信息安全行业深耕15年,在信息通信安全环境、技术、趋势的不断变革中,提出网络安全领域两大专利,其提出的“云计算安全技术防护体系框架”被广泛引用,成为安全领域的事实标准。身为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北京市总工会专家、北京市职工技术协会网络安全专业委员会理事以及CISSP、PMP、系统分析师,唐洪玉专门负责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安全产品研发及运营。

2016年,他带领核心团队研发中国电信安全帮产品,并正式上线,为企业提供自助、专业、快捷、智能的SaaS云安全服务,涵盖云安全、安全大数据、SDS软件定义安全、威胁情报、态势感知等重要功能,旨在解决企业面临的安全厂商多、安全产品繁、安全投资大、安全人才缺等四大问题,被称为安全领域的“一匹黑马”。

2016年,安全帮产品已为100家企业用户提供自助、专业、快捷、智能的SaaS云安全服务。

特别是其自主研发的SDS调度管理平台,实现了安全设备的云化部署和管理,以及安全能力的封装和业务编排,极大提升了云安全服务效率,为企业解决关键安全问题的同时,实现服务成本降低50%。

2016年,他带领团队研究并发布了《2016年上半年中国网站安全报告》,对2016年上半年网站漏洞、威胁情报、攻击安全、安全事件、安全热点问题、安全管理现状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并给出了网站安全运营管理建议,对网络安全工作提供了权威的数据参考和实践指导,获得了业界的广泛赞誉。

在网络与信息安全态势日益复杂和严峻的今天,唐洪玉带领团队把信息安全技术的自主创新落到实处,用新的思维和技术不断改造安全手段,创新安全人才培养,成为信息安全的“守门人”。

2016年,带领团队开发中国电信安全帮产品并正式上线,为企业提供自助、专业、快捷、智能的SaaS云安全服务,解决企业关键安全问题。

(五)胡森标:突破NFV转发性能

近二十年的职业生涯,胡森标一直与中国的通信行业的发展和变革同步。聚焦柔性网络、SDN和NFV、云计算等多方面的技术和公司产品布局,胡森标多年来奋战在信息通信科技研发一线。

在CT与IT加速融合的背景下,从2010年起,胡森标积极推进云、SDN/NFV的产业化工作,建立起具有丰富CT和IT经验的产品和开发团队,确立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SDN和NFV的技术体系,并推动产品研发和市场开发。2016年,他带领团队以云网融合的理念打造了优秀的云计算产品平台,平台基础上开发赛特斯智慧云产品并获得江苏省优秀软件产品奖提名。

在科技创新方面,结合流媒体技术、SDN技术、云计算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创造性地完成了云计算架构下的流媒体业务保障方案,并获得南京市科技进步奖。

2016年,胡森标带领团队攻关,开发出令业界瞩目的NFV数据转发性能上的重大突破,实现了纯虚拟化平台BRAS设备单CPU 120G转发性能突破瓶颈。

胡森标以积极的态度推动公司产品研发定位,以开放的态度和积极的实践来促进构建一个健康良性的生态,从而促进整个产业的发展。

技术贡献:

作为国内SDN/NFV的先行者,带领团队以云网融合的理念打造了优秀的云计算产品平台。2016年,在技术上带领团队攻关,开发出令业界瞩目的NFV数据转发性能上的重大突破,实现了纯虚拟化平台BRAS设备单CPU 120G转发性能突破瓶颈。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精彩图片
© 2016 粉丝服务 http://www.fensifuwu.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豫ICP备1002690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