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江南贡院,寻找你仕途功名的前世今生

2017-02-17 06:07

到了秦淮河,一定要看看江南贡院,到了这里,就知道了你的功名的前世,也就知道了你的仕途的今生。

江南贡院始建于南宋乾道四年(公元1168年)。在科举兴盛的明清时期,与北京顺天贡院并称为中国古代两大科举考场。又因为江苏和安徽统称为江南省,故从明清时期开始,这里一直是作为苏皖两省士子参加乡试的场所,江南贡院因此而得名。在清代同治末年达到l了鼎盛,比可以看到当年的乡试的号舍,就知道了古人如何十年寒窗一功名,江南贡院一度成为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规模最大的科举考场。

古代考生从寒窗苦读到一路连科青云直上,最终金榜题名的光耀一生,日日读书,夜夜耕耘。“变化鱼龙地,飞翔鸾凤天”,江南贡院是诞生人才的地方,从江南贡院这里走出去日后高中状元的士子数量最多。晚清名臣李鸿章也曾称之为“半甲天下”。

进入大门,官廨上方挂有六块牌匾,分别是案首、解元、会元、探花、榜眼、状元,这些都是科举考试当中的名词,是每一级考试第一名的称谓。中间的是龙门,龙门以前是贡院的第三道大门,据传跨过龙门可以带来好运,寓意鱼跃龙门!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艺上为定乾坤。只有你安心一事,就会安乐一世。在这里你可以看到许多历代乡试的生动故事,从一个瓷片文物上,都会使你看到带有浓重中国古代文化特色的科举小故事,从“渔樵耕读”到“奉旨赶考”,再到“独占鳌头”,无一不将科举文化融入到了日常生活当中。

中国历史上延续达1300年的科举制度,隋炀帝杨广在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创立了进士科,史学上将其进士科的创立视作为科举制度诞生的标志。到了大唐盛世,科举也有许多发展与改革。唐太宗广开科举,招揽天下有志之士,而在这里你会看到历代状元名录,记载了1300年的科举考试中诞生的700多名状元,从唐代到清末。宋代的文天祥,其“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可以称得上是千古绝句;清代的江苏南通籍状元张謇,著名的实业救国家,他也是江苏的最后一位状元等等这些状元虽然不是个个名垂千史,但也都是不可多得的治国贤才。这唐伯虎是在构思他的书画,还是在等她去秋香呢?

我最喜欢的是魁星廊,一些与科举相关的特色民俗和考试程序、考试用具都一一再现。尤其是历代跟科举相关的木雕,砖雕,石雕建筑方面的内容,古人非常喜欢以石雕,木雕这样的方式展现具有强烈民俗特色的传统文化。这些雕刻的内容多是以“金榜题名”,“独占鳌头”,“青云直上”,“二十四孝”等等这样的主题为主。在这里可以看到这样一块“兄弟同榜进士”匾额,一家兄弟二人同时高中在榜是非常难得的事情。在古代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在年龄上是没有任何限制的,所以一家兄弟二人,父子,叔侄甚至是祖孙三人都有可能出现在同一张榜单之上。这样的一块匾额一般多是悬挂在宗祠前过厅堂之上,很多人都以为匾额是朝廷御赐的,但其实并不是如此。考生在高中之后,朝廷会给予他们相应的旗匾银,用以铸造匾额之用。

魁星阁这是夫子庙的一景,也是江南贡院重要的一景,魁光阁也叫文星阁。“奎星”为天上28宿之一,最初在汉代《孝经援神契》纬书中有“奎主文章”之说;东汉宋均注:“奎星屈曲相钩,似文字之划。”由此后世把“奎星”演化成天上文官之首,为主宰文运与文章兴衰之神。历代封建帝王把孔子比作“奎星”,所以奎星阁总是建在文庙之旁,南京夫子庙在当时的江南贡院之侧,也是南京地区的文庙,所以奎星阁就建在了大成殿之前,后又把“奎”化为“魁”,就成了“魁星阁”了。魁星阁肇建于清乾隆年间,道光时期曾重修,是秦淮名胜之一,成了夫子庙一带的标志。

六朝烟雨、民国旧韵、秦淮风流……夫子庙,秦淮人把握住了这些南京特色文化元素,将独属于这座城市的韵味烙印进文化创意产业,成功打造出了“秦淮礼物”系列产品,向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讲述着南京的故事。从六朝文化、民国文化、秦淮文化中挖掘开发出了全新的文创产品“秦淮礼物”。五子登科,“萌萌哒”的礼物 把秦淮风情打包带回家。夫子庙的士子文化享誉天下,周边的衣食住行游都因为科举考试而兴盛,把‘状元’这个元素确定为秦淮礼物的大主题。

爱上秦淮,是因杜牧的《泊秦淮》。几次梦中相见,今日终得实现,当你站在这秦淮河畔静观这江南贡院,回味你的前世的仕途功名,看如今充满金粉味道的诗画梦境里,秦淮应是古往今来绝佳的温柔乡,荡在桨声灯影之间,不曾离开!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精彩图片
© 2016 粉丝服务 http://www.fensifuwu.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豫ICP备1002690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