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潼关二:黄河九曲抱关来!

2017-03-06 21:30

西门雄姿·陈诚题额“中流砥柱”

“河出潼关,因有太华抵抗而益增其奔猛”。一代伟人毛泽东在青年时代的读书笔记里,对黄河、华山与潼关的关系作如是说,形象地表达了青年毛泽东“压迫愈沉重,反抗愈强烈”的抗争心态。

黄河进入陕西境内,自北向南滔滔而下,从壶口喷泻而出,一路奔涌,到华山山地受阻,转而折向东流,形成一个90°的极大湾流。

潼关古城如同一颗璀灿的明珠,点缀在黄河大弯流的南岸。洛河与渭水在此汇人黄河,更增加了黄河“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气势。

潼关古城自唐迁至黄河南岸,宋熙宁年间侍御使陈洎奉命修筑撞关城池;明洪武九年 (1376),潼关卫指挥佥事马癸增修城陴,依山势曲折,城周增至十一里七十二步,墙高五丈,南北高加倍;隆庆四年(1570),兵备道范懋和砖砌城堞,规模定型,坚固壮观。

全城周长约5.5公里,城墙高约16米,宽7米,东、西、北三面城墙板筑而成。南与东南一隅,顺山势之高下,削成垛口,最高处的凤凰咀达30多米,把麒麟山、凤凰山、象山、印台山、笔架山等囊括于城中。

根据潼关旧志记载,古城六门,即东门、西门、上下南门、大小北门。门扇全系木胎铁皮,厚重结实,每扇门钉着九九八十一个馒头铁钉,坚固异常。

东门初名“金陡”,虎踞当道,为潼关八景之一。嘉靖十八年( 1539)增修月城,楼名“占紫处”,月门朝东偏北,名“天险”,东门更名“迎恩”,再改“屏藩两陕”。

东门外约三里处,北临黄河,南依高塬,有关门当险而立。入关之后。高塬夹道,仅容单车而行;仰头观望,只见一线青天,俗称“五里暗门”。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十一月,50岁的清圣祖爱心觉罗·玄烨,志得意满地巡视陕西,由山西渡河途经五里暗门,惊叹关山之险,欣然泼墨,门外题额“第一关”,门内题额“金陡关”,行笔丰满圆润,雄浑有力。

西门初名“怀远”,城楼宏制可与西安城楼媲美。 “谯楼晚照”为潼关八景之一。月城楼名“大观亭”,月门朝南,名“地维”,西门后更名“控制三秦”。民国初年,镇嵩军进犯陕西,先头团在潼关遇到阻击,团长王成胳膊重伤险废。西安围解后,王成退驻潼关,欲

泄一箭之愤,下令拆除各城楼。在破坏西城楼时,挖出一块石碑,上刻“敬德监修鲁班盖,王成手中要破坏”的字样,极度迷信的王成惊慌失措,炸毁碑石,放弃毁城,灰溜溜地撤回河南去了。稍有历史常识的人都会看出,这不过是为了保护城楼而预设的妙计罢了。

南开两门,上南门名“凌云”,下南门名“迎薰”,月门朝东。明建文二年(1400)后,先后建造南、北水关,正德七年(1512)建造水关闸楼。南水关闸楼七间,闸洞三孔,气势宏伟。潼水由此入城,穿北水关注人黄河。上南门后更名“麟游”,再改“览山”,下南门更名“凤翙。

北亦两门,大北门名“吸洪”,月门朝西;小北门名“俯晋”。月门朝东。北水关闸楼九间,闸洞五孔。乾隆五十三年(1788)后,先后将北、东、西三面土墙砌为砖墙。

临河北墙外修有护城堤,人称“旱台”堤坝均用条石衬砌,相邻两石用燕尾铁衔接,并用糯米汁浇铸。旱台起自东关四圣宫东角望河楼下,环绕北墙,终至西门绵延数里,堤面约有五尺。数百年来,北城屡遭黄河洪水冲击,依然屹立如故。大北门后更名“霸英”,小北门更名“拱极”,再改“镇河”。

后因三门峡水库蓄水,古城被迫拆迁。一代雄关毁于无奈,成为千古憾事!

古城雄姿虽已消逝,但其蕴含的关门文化却难速朽。古城精神永远刻入潼关人的心碑,呼唤人们去追溯古城历史的年轮,触摸古城文化的脉动,体悟古城雄姿的神韵,竭力还原古城的文脉积淀,弘扬挺拔坚韧、奋发有为、开拓进取、永不言败的古城精神,不断开创新的历史。

从东门进城的车队

潼关东门外景

鲁迅先生1924年在北水关外留影.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精彩图片
© 2016 粉丝服务 http://www.fensifuwu.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豫ICP备1002690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email protected]